潜艇的驾驶仓或者说指挥仓在哪个部位在水下怎么感知敌人?如果潜艇关闭发动机,静卧在航空母舰下方的海底上,能不能被航空母舰发现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潜艇的驾驶仓或者说指挥仓在哪个部位在水下怎么感知敌人

潜艇一般分为6-7个舱段,每一个舱段都会有水密门隔断,而指挥舱一般在指挥围塔下面的这个舱段,也就是潜艇的中前部;至于潜艇怎么感知敌人,道理与战斗机类似,战斗机在空中利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定位敌方战机,潜艇则利用声呐发射声波定位敌方舰艇。
093攻击型核潜艇,指挥舱位于围塔下方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艇艏装备了大尺寸球形声呐

现代潜艇不论是常规动力潜艇还是核潜艇,其艇体结构基本类似,从艇艏至艇艉分为几个相互独立的隔舱,其中指挥舱就唯一潜望镜所在的舱室。指挥舱内集中了潜艇几乎所有信息收集、处理以及潜艇操控相关的系统、设备,经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潜艇指挥员拉下潜望镜查看海面情况的镜头,就是发生在指挥舱。指挥舱是潜艇的神经中枢,一般包括三大功能模块,包括武器操控模块、潜艇操控模块、声呐操控模块,是技术密度最高也是最“脆弱”的舱段。

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结构图,指挥舱位于围塔正下方
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结构图
英国“前卫级”战略核潜艇的指挥舱一角

潜艇最突出的优势就是能够在水下发动隐蔽袭击,而在水下的探测目前主要是利用声呐,各种类型的声呐,现代先进潜艇的声呐系统一般包括艇艏的大口径声呐(圆柱形或者球形阵列)、舷侧阵声呐以及艇艉拖曳阵声呐等。声呐不仅结构形式不同,工作形式也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现代声呐基本都同时具有主/被动两种工作模式),一般情况下潜艇主要依靠被动声呐感知周边环境和敌情,主动声呐只有在双方相互暴露且相互攻击进入胶着阶段才会使用,否则一旦使用主动声呐,那就意味着就像在黑夜中打开手电筒一样,极容易被敌方攻击!
印度租借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核潜艇艇艏被撞出了一个大开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声呐结构
英国“机敏级”核潜艇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都装备了舷侧阵声呐
“阿库拉级”核潜艇尾部的大球就是拖曳声呐收放装置俄罗斯最新的“亚森级”核潜艇尾部的拖曳声呐收房口

现代先进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声呐探测技术已非常成熟,探测距离可达上百公里,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潜艇还可以通过卫星、长波通讯甚至量子通信技术获知反潜机、水面舰艇等对敌方舰艇的探测信息,进而对敌方进行打击。由于反潜的难度极高,潜艇已经成为中小国家海军建设重点发展对象,未来的水下对抗技术将会是争夺的焦点之一。
国产新型常规潜艇下水,下侧的舷侧阵声呐清晰可见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如果潜艇关闭发动机,静卧在航空母舰下方的海底上,能不能被航空母舰发现呢

二战时期,“无限制潜艇战”创造了惊人战果。二战后核潜艇诞生,更是威力无比的进攻武器,在海水的掩护下,比最先进的隐形飞机还隐形。

可即便如此,潜艇面对航母战斗群仍不敢托大,因为矛锋利了,盾也厚实起来。现代航母战斗群堪称立体堡垒,层层防御“针插不进,水泼不透”。

岸基反潜机、反潜直升机、拖拽阵声呐、舷侧阵声呐、UUV无人潜航器、反潜导弹等一系列先进猎-歼装备,单艘潜艇想攻击航母无异于自杀,有诸多困难:

1、藏不住。

以美军航母战斗群为例,不光有“宙斯盾”防空系统,水下也有一张AN/SQQ-89反潜网络。它将各舰的球鼻艏声呐、拖拽线列阵声呐、反潜直升机、火控系统用数据链连在一起。任何闯入网中的潜艇都将暴露无遗。

▲AN/SQQ-89反潜系统

航母战斗群作战队形拉的很大,各舰间相距十几海里,舰尾的拖拽线列阵声纳探测距离远、效果好。若潜艇在航母下方座底,就算航母不发现,周边舰艇也很快发现它。

瑞典“萨博”公司研制的SLWT轻型鱼雷,能像无人潜航器那样在温跃层上下穿行,蛇行机动长时间搜索,能区分礁石、沉船和潜艇的不同,抗干扰能力还很强。在这种立体搜索模式下,潜艇停机座底很难坐得住。

▲SLWT鱼雷搜索座底潜艇

2、追不上,穿不透。

潜艇航速与隐蔽是一对矛盾。高速航行暴露,静音巡航又只有10节左右,想追上20多节航速的航母战斗群根本不可能。

美国“海狼”级潜艇号称20节静音巡航,但实际上15节航速反应堆冷却循环泵就启动了,产生大量噪音。一旦被发现,反潜直升机就迅速赶来,在近距离投下致命反潜鱼雷。

因此,潜艇一般在航母航路前方区域伏击。以正面迎敌,艇艏能屏蔽部分螺旋桨噪声,声呐反射截面也小,有利于隐蔽。

但对手也不傻,航母战斗群会配备1~2艘攻击核潜艇,开辟航道清理威胁。攻击核潜艇会提前出发,沿行进路线搜索,多艘核潜艇时会接力交替。确认安全后,航母战斗群才会前进。到达作战区域,核潜艇也会在周边分区巡逻,保护航母安全。

中近距离上,还有驱逐舰、反潜护卫舰构筑的内层防御圈,潜艇想渗透进去实在太难。所以潜艇打航母,要靠远程导弹饱和攻击和阵地伏击方式。

冷战时期,苏联潜艇强调远程导弹饱和攻击。“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装备 24枚最大射程550~600公里,战斗部重达750千克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在预警机指引下,多艘潜艇数十枚导弹同时发射,吓的美国航母花容失色。

▲“奥斯卡”级和“花岗岩”反舰导弹

美国在航母上配备S-3“北欧海盗”固定翼反潜机,希望凭借其800公里航程,能在“奥斯卡”核潜艇射程外率先攻击。

▲S-3“北欧海盗”

苏联红海军这样的超级高手,也没有足够的底气伏击航母。藏在温跃层上下也不行,同跃层的敌方潜艇能探测到,反潜直升机的吊放声呐也会在不同跃层间探测。

不过事无绝对,也有一种特别的方式效果不错——借海底山峰掩护。海底地形起伏,有高山有深谷。潜艇藏在山峰后面,声波被阻挡,主动声纳也发现不了。当目标进入攻击区,便发射低速线导鱼雷,操纵鱼雷绕过山峰攻击,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只是航母有重装甲防护,还有数千个水密隔舱,硬扛1~2枚鱼雷也不会沉没。

综上,潜艇伏击航母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危险重重。在航母之下座底潜伏不可行,很容易暴露,不如远程导弹饱和攻击靠谱。各国也在积极寻找效率更高的方式,比如弹道导弹打航母等等。

潜艇和航母这对矛盾的较量还将长期进行下去,以战止战不是好办法,世界和平才是主题。

和风漫谈原创文字,欢迎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为什么潜艇的鱼雷发射管不安装在舰尾

我军033型潜艇艇艉的两根533毫米口径鱼雷发射管,编号为7号和8号。
箭头所指为0330型艇艉部的两根鱼雷发射管。

早年间的潜艇在艇艉处都有鱼雷发射管,目的就是攻击尾随而来的敌人反潜舰只,起到“回马枪”的作用,但是包括033型潜艇在内的老式潜艇都是使用的老式直航式鱼雷,这种鱼雷都没有声呐,也没具备线导能力,是先由声呐兵监听到敌舰的远近,再经过测算出敌舰的方位/航速/水流速度,然后发射鱼雷,至于说鱼雷能否击中目标要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发射10枚鱼雷要是有5枚击中敌舰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033型艇的艇艏6根鱼雷发射管,从下到上依次为1~6号管,具备再装填能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潜艇已经不在尾部安装鱼雷发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