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二桃杀三士”的《梁父吟》,真是诸葛亮写的吗?诸葛亮为何“好为《梁父吟》”,他十年耕读于隆中,到底学了哪些时务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写“二桃杀三士”的《梁父吟》,真是诸葛亮写的吗

记得中学学《隆中对》时的一句“亮躬耕垅亩,好为《梁父吟》”,翻泽过来就是”诸葛亮亲自耕耘田地,还喜欢吟诵《梁父吟》”。

诗名为《梁父吟》的《三国演义》里也录了一首录于此: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而汉《乐府诗集》也录一首正是写晏子设计“二桃杀三士”的那一首: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冢),田疆古冶子(氏)。 力能排南山,文(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相国)齐晏子

这首《梁父吟》是汉乐府诗,诸葛亮仅仅是爱经常朗读吟诵,而非此首诗的作者。

仅从陈寿《三国志》中的一句“好为梁父吟”中的“为”字就断定为此首的诸葛亮所作是不科学的,也没有其它傍证。应该从上下文字对比终合翻译才对,所以中学时学的翻译是正确的。

至于《三国演义》里录的那一首,小说里说是诸葛亮所作,是小说里托诸葛亮的伪作,不见任何历史资料。

诸葛亮为何“好为《梁父吟》”,他十年耕读于隆中,到底学了哪些时务呢

谢将进酒歌邀答!

问:诸葛亮为何“好为《梁父吟》”?他十年耕读于隆中,到底学到了啥时务呢?

诸葛亮好为《梁父吟》,一方面是他的兴趣,喜欢弹唱和为这一类曲填词抒怀,另一方面也可能表达着他心底对故土的一份眷恋,因为《梁父吟》是山东那方的古曲,诸葛亮生于山东,从小耳濡目染这类古曲,好为中掩映着一种思乡之情。

诸葛亮在隆中十年,首先是在“学业堂”读书,为他的人生奠定了知识与思想的基础,生活能自理后,他在隆中主要做了三件事:白天躬耕陇亩,晚上挑灯夜读,闲暇之际拜会名士,结交朋友。这些都为他以后施展抱负作了积极的铺垫。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