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朱生豪、冯唐,谁是中国最会说情话的男人?国内翻译莎士比亚翻译得最好的是哪一位翻译家方平朱生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王小波、朱生豪、冯唐,谁是中国最会说情话的男人

王小波、朱生豪、冯唐这三位都是各领风骚的文坛高手,也都是实力撩妹的达人。文字撩妹的功力其实很难做一个特别明确的指标分析,只能说个人更倾向于哪一种口味吧。

就本人胃口而言,可能会对王小波写给李银河的情书比较感兴趣。当然,王小波还有个民间四大情书高手的贺号,和他比肩的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鲁迅、沈从文、徐志摩。可见其影响力。

1977年,李银河见到王小波,本来应该是一场轰轰烈烈相爱,却因为王“长得太丑断了念想”。可是,爱情往往只是始于颜值,后面王小波开始发挥自己的才华,一封又一封的情书最终融化了银河的心,抱得美人归。

比如脍炙人口的那句

“你好哇,李银河”

这一句简单至极、却又那么高级的情话,让人心荡漾又不觉肉麻。

李银河也是幸运,

遇上这般会说情话的情人。

咱们应当在一起,

否则就太伤天害理啦。

我现在不坏了,我有了良心。

我的良心就是你。”

“但愿我和你,是一只唱不完的歌。”

如此种种,除了一些更加私密的不方便分享,今天的大家也可以来感受一下王氏撩妹的魅力。

国内翻译莎士比亚翻译得最好的是哪一位翻译家方平朱生豪

两者各有千秋 年代不同 看法也不一样 译文是翻译者对作品的一种理解与翻译 两者都属于佼佼者

朱生豪和梁实秋谁翻译的哈姆雷特更好

《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中,比较受推崇的有卞之琳译本、梁实秋译本、 朱生豪译本。 近百年来,中国已有多达近二十个不同译本的《哈姆雷特》,诸如邵挺、梁实秋、田汉、曹未风、朱生豪、孙大雨、卞之琳、方平、林同济,以及姜维枫、北塔等翻译家的汉译本。 在《哈姆雷特》几个有代表性的重要译本中,卞之琳的译本几乎是出现得最迟的,却是最被称道的“精品译作”。卞译《哈姆雷特》初版于1956年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他晚年编校定稿的三卷本《卞之琳译文集》(2000年安徽教育出版社)中,他把译名最后确定为《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悲剧》。作为著名的诗人与文学翻译家,卞译《哈姆雷特》的优长,主要是吸取了此前各家译本的长处,用他自己的话说:“曾参考曹未风、朱生豪译本(及其吴兴华校本),加工中发现个别不谋而合处,未加更动,个别受启发处,已另行改进,即使晚近才出版的林同济译本,也在新近校订中用以鉴照。”可谓集思广益。此外,卞译还按照莎剧的原样,剧词有诗体与散文体的区别,而不像别的一些译本几乎全是散文化的。 梁实秋翻译的莎剧,每个剧本的前面都有《序言》,分别概述该剧的故事来源、著作年代、版本历史与舞台历史,以及译本所根据的版本等等,而且梁实秋还是唯一以一人之力完成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全部作品的中国作家。莎剧中原文多有猥亵语,梁译做到“悉照译,以存其真” 。 朱生豪1936年春着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于中国读者阅读,打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作年代编排的次序,而分为喜剧、悲剧、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1941年日军进攻上海,辗转流徙,贫病交加,仍坚持翻译,先后译有莎剧31种,新中国成立前出版27种,部分散失,后因劳累过度患肺病早逝。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朱生豪情书写得好在哪里

朱生豪的情书好就好在核心的两个字:“肉麻”!肉麻得好,肉麻得恰如其分,肉麻得情真意切,肉麻得忘乎所以。朱生豪从认识宋清如,到二人结婚,有情人终成眷属,共给宋清如写情书300多封,封封热情似火,那火似烈焰,燃烧着他自己,也燃烧着宋清如那颗本来冰冷的心。

从1933年,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结识宋清如开始,到他自己1944年因病去世,10年间,朱生豪给宋清如写了300多封信,300多封情书,10年,如唐僧取经的虔诚,如夸父逐日的执著,那凝聚了多少相思啊!

一个男人追求一个女孩子,花十年之功,其心自然是赤诚的,又热烈如此,那情书自然如燃烧的激情,感动了自己,更感动了女孩。这300多封情书,后来结集为《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朱生豪情书集》,也感动了无数后来的读者。

朱生豪的情书好在哪?首先,称呼十分有趣。朱生豪在情书中对宋清如的称呼,不是直呼其名,甚至不称呼名,而改称为亲昵到极度私密的昵称,比现在的网恋称呼还惊人,什么宝贝、傻丫头、宋宋、妞妞、小亲亲、小鬼头儿,什么祖母大人、女皇陛下,什么你这个人、无比的好人、宋神经、昨夜的梦……有趣而有情。

其次是肉麻,虽然不能把肉麻当有趣,但朱生豪给宋清如写的情书,却真的肉麻而有趣,有趣到肉麻,这是摘录其中的一封:

小亲亲:

昨夜写了一封信,因天冷不跑出去寄,今天因为觉得那信写得……呃,这个……那个……呢?有点……呃……,这个……所以,……所以扣留不发。

天好像是很冷是不是?你有没有吱吱叫?

因为……虽则……但是……所以……然而……于是……哈哈哈!

做人顶好不要发表任何意见,是不是?

我不懂你为什么要……你才要什么?

有人喜欢说这样的话,“今天天气好像似乎有点不大十分很热”,“他们两口子好像似乎颇颇有点不大十分很要好似地的样子”。

你如不爱我,我一定要哭。你总不肯陪陪我玩。  

   小瘌瘌头 三月二日

下面摘录一些朱生豪情书中的经典句子或段落,每读一遍,都令人唇齿留香,对这世界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它产生了这么美好的文字: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要是世上只有我们两个人多么好,我一定要把你欺负得哭不出来。

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们对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不须耳鬓常厮伴,一笑低头意已倾

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

寄给你全宇宙的爱和自太古至永劫的思念。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这两天我很快活,而且骄傲。

这里一切都丑的,风、雨、太阳,都丑,人也丑,我也丑得很。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

我不很快乐,因为你不很爱我。但所谓不很快乐者,并不等于不快乐,正如不很爱我不等于不爱我一样。

每天每天你让别人看见你,我却看不见你,这是全然没有理由的。

也许你望着月亮时,我正在想你……

看了《醒来觉得甚是爱你》,都是朱写给宋的,那有没有宋清如写给朱生豪的信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是民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的情书选集。朱生豪,浙江嘉兴人,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书局做英文,从1936年开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战乱连年,贫病交加,依然坚持翻译莎士比亚,先后翻译莎士比亚戏剧31部,后结集为《莎士比亚全集》,其语言之丰美,对话之绮丽,节奏之曼妙,句子之诗情,令人爱不释手,成为莎士比亚翻译最好的中文。

1933年,朱生豪在之江大学幸遇宋清如,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