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当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就知中美对抗不会发
发布时间: 2023-07-11

院士朱云汉,一生致力于政治学研究,曾三度获得国科会杰出研究奖。他曾著书《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对于中美对立有深刻剖析,书中更对许多人忧心,中美两国将全面对抗的悲观预言提出反驳。为何他认为,只要看懂当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历史,就知预言不会实现?以下摘录自朱云汉著作《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2019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他参与会议后,在微信发表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在达沃斯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论坛如此焦虑和不安。这次论坛的气氛之低迷,超过2008年金融海啸高峰时期的2009年会,也超过刚经历川普当选震撼的2017年会。他在启程返国前,收到「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达里欧(Ray Dalio)的一张贺年卡,卡上劲逸的手书写道:「超过所有的一切,今年我唯一的期许,是地球上的和平,愿变动的力量与你同在。」

很显然,这位在华尔街颇受敬重的全球最大避险基金创始人,他在2019年最担心的,不是排外民粹主义、保护主义、中美贸易战、世界经济衰退或金融危机再次爆发这些眼前威胁,而是担忧中美关系掉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中美之间如果爆发全面战略对抗,那将是世界经济的巨大灾难。

达里欧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美国副总统彭斯在纽约哈德逊研究院发表了一篇充满火药味的演讲,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认为,这篇演说形同美国政府吹响了向中国发起冷战的号角。

展开全文

中美能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艾利森是在国际关系与美国外交政策领域享誉五十年的顶尖学者。他的第一本名著,是对甘迺迪政府处理古巴危机的外交决策模式之深刻研究,这本书成为决策模式理论的经典之作,曾经畅销达五十万册。他在2017年发表新书《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立刻洛阳纸贵,成为中美两国外交决策菁英必读之作。

格雷厄姆.艾利森以西元前五世纪的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对摧毁整个希腊世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详实纪录与精辟分析为基础,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理论。他将战争的起因总结为雅典的崛起,以及斯巴达挥之不去的恐惧,使战争不可避免。他把这个理论运用到过去五百年,国际体系的权力平衡面临改变的十六个历史案例,发现其中有12个案例最终无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兴起中的强权与原有的霸权之间,难以避免一场对双方都造成毁灭性伤害的大战。

艾利森教授这几年四处奔波,不断向华府与北京的决策菁英提出忠告,双方都必须汲取历史教训,摸索出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的和平共处之道。或许在核子时代,中美双方都会控管军事磨擦,避免冲突升高引爆人类集体毁灭的悲剧;但即便是中美之间的全面冷战,也足以让全球化大幅倒退,并把世界经济推向大萧条的深渊。他的历史个案分析中非常重要的结论是,两个霸权爆发全面冲突,在多数情况下都不是他们主动挑起或蓄意发动的,而是因为战略盟友的挑衅激起其中一方动手教训,然后另外一方被迫回应,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艾利森曾到访台湾,蓝绿两阵营都拜访过

艾利森教授在2018年12月访问中国大陆之前,特别走访台湾,并与蓝绿各阵营的代表性人士广泛接触。我也出面做东,邀请江宜桦、苏起等多位重量级人士与他餐叙,并主持他在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公开演讲。他提醒听众,源于战略盟友的挑衅,导致中美之间爆发全面冲突有两个比较大的可能:一是北韩发展核子武器导致美国发动奇袭,一是台湾走向独立导致北京决心动用武力。

他不讳言,中美关系目前处于互信基础十分脆弱的阶段,而白宫决策核心又有像波顿(John Bolton)这样具冒进倾向的鹰派参与中枢,台湾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川普政府对北京容忍底线进行战略试探的牺牲品,这让他十分担忧。

他私底下请教我的看法,我很坦率地向他表示,中美应该可以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他所列举以爆发悲剧性军事冲突收场的十二个历史案例,其中十一个都发生在地理上邻近的两强之间,只有日本与美国的太平洋战争是例外。

看懂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事件,就知不会发生

美国对日宣战,乃是日本偷袭珍珠港而引爆,这个悲剧性的决定源于日本政治体系的失灵,而不是国际形势逼迫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这也是日本著名国际关系学者堀田江理(Eri Hotta),根据细致而深入的历史研究后得出的结论。

堀田江理在《日本大败局:偷袭珍珠港决策始末》(Japan 1941: Countdown to Infamy)这本名著中,将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前八个月的历史细节,包括整个计画的决策过程,以及日本政府在1941年面临的两难处境,做了详细的分析。书中提到,日本自1937年入侵中国后,耗尽人力和有限的资源,经济也每况愈下,日本统治阶层在是否继续扩张主义的问题上严重分裂,甚至在军队高层中也不乏质疑者。

军方强硬派内部亦有人认为,如果与美国开战,日本将必输无疑。堀田江理的这本历史名著就是要回答,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军人、文官、外交官以及天皇,要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置于不必要的危难之中?

通过深度剖析许多迄今未公开过的日文第一手资料,她的历史分析描述了那些将国家引向灾难的存疑者、谋划者和所谓的爱国者的动机及作为,展示了当一个强大国家的政治体系失灵时,可能带来的全球性危险,展现出理性是如何被吞没的。

当时每个人都是明白人,但谁都不敢说「不」,都指望别人出头、自己附和,最终酿成集体灾难。例如,以山本五十六大将为代表的日本海军重要将领,均反对日本加入轴心国,发动对美战争,但是陆相东条英机所营造的爱国主义与反美情绪,笼罩了整个日本社会,让所有在决策圈内理智上抗拒对美开战者都不敢公然反对。日本就被这股席卷整个社会精英阶层的非理性情绪,一步步推向战争深渊。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