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科创新动能 慧耕田畴产业
发布时间: 2023-07-11

激扬科创新动能 慧耕田畴产业兴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董豪杰

2022年,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经过重构重塑,17个涵盖粮、油、蔬、果、中药材、食用菌和牛、羊、猪、水产等产业的专家团队,围绕核心科技攻关、技术集成推广、种养模式创新、推动绿色生产等方面持续深化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和显著的示范效果,培育了一批技术力量雄厚、经营能力较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为县域特色产业提升、生产应急服务、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小麦产业 新品种新技术促产业化发展

关键技术攻关

体系专家强化小麦种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关,为确保小麦种源自主可控提供强力科技支撑。首次发现DNA甲基化正调控小麦面筋品质,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鉴定出控制抗性淀粉合成和营养元素积累关键遗传位点,为培育功能性小麦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撑。

在育种技术上,体系专家构建了成熟的小麦快速育种体系,可满足1年4代小麦生长发育需求,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建立抗病抗逆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系联合测试体系。

配套技术研发

体系育成品种年应用面积约3500万亩,约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42%。去年,体系专家育成新审定小麦品种33个,为全省小麦持续增产提供了品种支撑,同时研制出小麦生产配套技术24项,为全省小麦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科研成果加速落地

体系创建新品种、新技术百、千、万亩示范方,引领全省小麦生产。在全省各地共创建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方50个,其中万亩示范方8个、千亩示范方19个、百亩高产攻关田23个,实现了育成品种大面积产业化应用。

大力开展优质小麦订单生产示范

展开全文

体系采用“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优质小麦产业化开发模式,培植了延津“中国第一麦”、淮滨“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息县“酒麦之都”等一批知名公共区域品牌,为遂平“小麦加工强县”、温县“国家制种大县”和“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玉米产业 聚焦全产业链技术支撑

2022年,体系根据产业发展需求、政策导向和生产实际,明确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和重点任务,围绕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玉米三大产业链,实施协同科技创新与规模产业化应用。

各岗位专家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技创新,在玉米品种选育与筛选上,瞄准高产优质专用,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生产上,集成推广高产、优质、绿色、高效技术,针对全程机械化难点展开攻关;在储藏加工方面,持续助力籽粒烘干、商品玉米品质、饲料和工业加工利用效率。

依托“一三五五”工作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围绕玉米全产业链开展咨询服务,利用体系搭建的平台优势,集聚体系合力,吸纳其他优势资源,打造团结协作、覆盖玉米全产业链的高水平队伍。

体系新选育的适宜籽粒机收品种“豫单976”入选“2022年度河南农业十大科技突破”。在体系对接服务的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长葛市,凝聚体系内外优势资源,以三大产业链协同科技创新和规模产业化应用为核心,建立高标准示范基地,全力推进实施长葛市科技引领玉米产业发展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全面实现籽粒机收、全株青贮、鲜食玉米三大产业链融通,通过现场观摩、主流媒体宣传,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助推全省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籽粒机收到全株青贮、鲜食玉米的产业化发展,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以对接、服务当地优势企业为抓手,采取规模种植、订单回收、种管收统一技术支持等方式,建立规模化、高标准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户,实现籽粒机收玉米、全株青贮玉米、鲜食玉米亩增收分别超过320元、200元、300元。

以往,镇平县养殖企业的大量原料玉米依靠外地调入,成本居高不下,在体系支持下,当地天顺合作社采取优化玉米品种、改善生产基地土壤条件、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等多项措施,持续提升生产能力,并与当地养殖企业合作实施“籽粒玉米种植+生猪养殖+肥料回施”一体化的农牧循环经济模式,形成“0.6万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1.1万亩高产稳产粮食作物+3.7万头生猪养殖”协同发展格局。

去年,我省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干旱,体系专家及时奔赴全省各地开展调研、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并与对接经营主体和相关区域负责人沟通,根据各地玉米生长情况,提出具体田间管理措施和方案,撰写了“科技支撑抗旱保秋”“高温‘烤’验玉米生产警惕干旱和热害”等管理措施,为全省种植户提供指导。

水稻产业 为品牌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培育优质水稻新品种

打造稻米品牌

近年来,体系专家先后育成、评鉴出“郑稻C42”“新香粳1号”等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并在原阳、濮阳、罗山、息县、光山等地进行布点示范,取得良好效果。体系专家针对性地与当地合作社、龙头企业联合,开展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产业化开发利用,培育了“前康香米”“正礼”“鳅米香”“水牛稻”“刘江庄”等一批稻米品牌。“品种+基地+品牌”成为稻米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用科技为品牌助力

息县“香稻丸”在当地拥有千余年的种植传统,清代时被列为贡米,栽培历史悠久,是我省唯一一个在生产中种植应用延续至今的水稻农家种。

研究“香稻丸”优良基因性状,培育现代新型香稻品种,是息县香稻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科技支撑。2022年,体系在息县建立百亩示范方,示范种植优良食味香型粳稻“郑稻C42”和香型籼稻“香丰占”等新品种。经实地测产,“郑稻C42”“香丰占”亩产均达650公斤,较“香稻丸”农家种增产近1倍,加工的大米香味浓郁、口感更好,深受消费者喜爱。打造“香稻产业”得到息县政府的高度重视。

再生稻再获新发展

商城县鄢岗镇曹寨村再生稻品种“桃优香占”万亩示范方,头季稻亩产678.5公斤,再生季亩产271.4公斤,两季亩产为949.9公斤。

推动豫南再生稻发展,是体系近几年持续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体系专家通过持续攻关,不断优化豫南再生稻栽培技术,落实“四早一高”关键技术,不断提高豫南再生稻的产量优势和效益优势,再生稻两季均衡高产取得重要进展。2022年,信阳全市种植面积发展到61.5万亩,播种面积较2021年增加29.5%。

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保粮又增收

2019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体系实施以“水稻全株青贮技术和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为核心的粮饲结合新型再生稻项目,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入选河南省农业主推技术。

体系栽培岗位专家与信阳综合试验站联合开展粮饲双优双高再生稻集成示范,探索在粮食不减产的前提下,多收获一季饲草的新型再生稻种植模式。光山县百亩示范方测产平均亩产555公斤,最高亩产达641.2公斤,刷新了再生稻种植北界的高产纪录。

科技助力“旱改水”万亩水稻夺丰收

根据南阳市官庄工区耕地提质改造发展水稻生产的技术需求,在2021年指导该区4000亩水稻种植成功的基础上,2022年项目区加大了“旱改水”力度,水稻种植规模扩大到2.1万亩。体系专家团队总结上年度种植经验,从优化品种结构、机械化育苗插秧以及规模化生产技术流程等关键技术环节入手,引进优良品种,制定标准化种植生产操作规程,全程指导项目区水稻种植管理,大面积水稻亩产达600公斤以上,得到当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认可。

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共建工作

体系与商城县密切对接,组建省市县三级完整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围绕绿色生态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关键问题,确立再生稻、稻虾、稻鸭等优质高效生产模式,建立示范基地。体系专家与市县专家分工协作,多次到商城开展技术指导培训。如今,再生稻产业发展继续领跑全市、“水稻+”产业已经成为地方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

甘薯杂粮产业 把好种苗质量关

近年来,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全省杂粮主产区的杂粮新品种联合鉴定平台,开展杂粮新品种的联合鉴定,加速了杂粮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

除品种选育之外,体系专家根据相应研究配套“杂粮绿色高效种植技术”5项。针对甘薯种植对高质量种苗的需求,体系专家采用“科研单位+公司+育苗大户+农民”和“高质量脱毒甘薯两年制高效繁育生产”的模式,大力推广健康种苗生产技术,累计带动甘薯育苗大户扩繁推广高质量脱毒苗1200多万株,累计推广健康脱毒甘薯3000多亩。

体系专家持续为汝阳、临颍、武陟、兰考、祥符区等地多个企业和育苗大户等提供技术服务,建立脱毒甘薯示范基地,提高了本区域健康脱毒甘薯占比及甘薯生产效益。同时为企业和合作社开展甘薯育苗、种植、贮藏、加工等技术服务,延长甘薯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甘薯、谷子作为伊川县特色产业,“岭上硒薯”“伊川谷子”品牌逐步打响,但生产没有规范标准、缺乏高质量品种支持、种薯种苗风险大、群众田间栽培管理技术粗放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健康发展。体系首席专家依托单位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与伊川县政府签订院县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后,进行了“洛薯13”的品种经营权转让,出台了富硒红薯(谷子)生产技术团体标准,从品种、栽培技术、管理规范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在体系专家的帮助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