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修为者是如何理解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修为者是如何理解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大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三十三章。老子名叫李耳,道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思想哺育着炎黄子孙们一代又一代,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

在解柝这句古语之前,我们先看“修为者”,修是训练、培养之意;为是行为之意;合起来之意是训练为人处事的能力和方法。说到为人处事,这是所有人面临的一大学问,怎样才能把人为好,把事做好呢?下面我们就来看这句古语。

知人是掌握和了解别人;智是智慧,自知是自己了解和掌握自己,也就是自己认识自己;明是聪明、明亮之意。合起来的意思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最智慧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智慧比聪明的含义更广范些,也就是层次更深些,智慧的人一定聪明,但聪明的人不一定智慧。

知人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因为每个人每天都要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古语说:“知人不知心。”所以说需要知慧。当然,在为人处事中,要必须学会知人,俗话说:“观其行,听其音。”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对方,认识对方,从而取之人之长,吸取精华,以其道还其身,进而把自己人为好,事做好。

自知同时对自己也很重要,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有多大,性格怎么样?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态度和位置,所谓“蛇有多大,洞有多大。”同时也要敢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走得更远。当然,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难的,人们说:“自己是自己的最大敌人。”,所以说自知者明。

从而,在我们为人处事中,只有深刻的领悟好这句古语,才能把人为好,事处好。俗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理解如何战胜自我

悟空问答:《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理解?如何战胜自我?谢邀请!本人智商低,说不好大道理;暂且理解为:善解人意以致能更好勾通的才算有智慧。能明白自己能力轻重的才算聪明,俗话说,知已知彼,才有努力学习的目标。

孔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何才能做到自知呢

首先说一下,你把这句话的作者张冠李戴了,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是老子说的,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33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了解别人,你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能够认清自己,才是真正明智,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活得很明白,是一个明白人。“胜人”是胜过别人,就是征服别人,是强者击败弱者的过程,奉行的是“多力者胜,少力者负”人生原则。“自胜” 就是胜过自己,征服自己,是自己超越自己,是自我不断提升的过程。“胜人”不过是说明你拥有的“力”多罢了,胜的原因在于“力”,区别在于这个“力”体力、武力、智力、能力等不同罢了。而“自胜”的目的不仅仅是“胜人”,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是一个效法天道、自“强”不息的过程,所以能够“自胜”的人才有资格称为真正的“强”者。

如何做到“自知者明”、“自胜者强”,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是认清自己,明确定位。认清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是什么,给自己准确的定位,根据自己的长处确定人生的目标,恰到好处。如果不顾现实,一味地拔高志向,就会陷入执着,就会偏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当目标难以实现时,要适当地调低一些,用老子的话说就是要“弱其志”。

“弱其志”就是把志向降低,要降低人的欲望,要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要有非分之想。一个人志向要立在现实的土地上,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要太执着。

二是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反省是一个人进步重要方法,通过反省自己作为,检点自己的言行,知道自己作为的利弊,就会发现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错误的地方必须改正,有不足的地方在改进,在觉察、反省中完善自我,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也就是“自胜者力”。

不知这样的答复你是否满意?

需要进一步交流,请找“丁小的时空”。

怎么理解《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曾国藩善于识人,据说有一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见他,恰好他散步去了。四人便在门口等候。曾国藩回来,对三人上下打量一番,一言不发就走了。李鸿章跟上去,问此三人如何?曾说:“左侧之人可用,但只可小用,右侧之人万万不能用,中间之人可用。”其中足可见曾国藩的智慧。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

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能找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却永远看不到自己所犯的一种错误,这才是我们应该悟到的一种道理。也是我们应该掌握的一种人生哲学,处世哲理,看似浅显易懂,实则是老子智慧的结晶。通过外事外物来反观自己,悟出生命本来的一种面目,这就是大智慧。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

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作者:一蓑烟雨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