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沈氏之所以抬举小邹氏,不满张桂芬,是因为人性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沈家有多么抬举小邹氏?

要知道,张桂芬嫁给沈从兴,已经算是下嫁了。虽然沈从兴是国舅爷,封了威北侯,但是,英国公府可是从开国就屹立不倒,张家一代又一代的人都在军中效力,为了国家尽忠,而张桂芬更是英国公唯一的女儿。

而且,沈从兴迎娶张桂芬的时候,已经娶过妻了,还有了嫡子嫡女,也就是说,英国公独女得给他做填房,要做继母,她的儿子无法继承爵位,这是何等的憋屈。

英国公之所以狠心把爱女许给沈从兴,是因为需要尽忠,需要向新的皇帝表示忠诚。

同样一桩婚事,人张家不乐意,但还是好好履行义务,英国公府的嫡出小姐被个小妾骑在头上,居然张家也一声不来抱怨,强自忍耐,这是为何?人家这是在尽忠!

张桂芬下嫁,已经心理够憋屈了,若是沈从兴知趣点,好好对待老婆,让张桂芬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男人,张桂芬也不会继续纠结下去了。可问题是,沈从兴是个好丈夫,只是,只针对亡妻大邹氏而言。

更离谱的是,沈家为了报答大邹氏的恩情,不仅让大邹氏的妹妹小邹氏给沈从兴做妾,还给了小邹氏诰命。

展开全文

要知道,在古代,诰命可是很难得到的,妾室要想得到诰命,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个是儿子有出息,二是嫡妻已经有了,才轮得到她。

小邹氏连儿子都没有,就因姐姐对皇后的恩情,得到了诰命,这岂不是莫大的抬举?这让嫡妻张桂芬怎么面对这个妾室?

事实上,沈家的人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应了那句“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沈从兴光顾着自己的心情了,怀念大邹氏,不把妻子张桂芬当回事,还任由小邹氏胡作非为,让张桂芬受尽委屈;沈皇后光想着报恩了,丝毫不考虑这么做给张桂芬带来的羞辱和难处。至于小沈氏,她也是自私到了骨子里。

01.小沈氏之所以抬举小邹氏,不满张桂芬,不是因为顾念大邹氏的恩情,而是因为她的奇葩心理;

跟哥哥姐姐一样,小沈氏也亲近小邹氏,不喜欢张桂芬。

一开始,盛明兰以为,小沈氏之所以抬举小邹氏,不满张桂芬,纯粹是因为大邹氏的恩情。

明兰安慰的拍拍她的手:“你也是惦记着前头那位嫂嫂,才会这般厚待邹家,怨不得你。”

然而,小沈氏压根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心理的膈应。原来,在皇帝登基之前,张家本来已经看好了小沈氏的丈夫小郑将军,打算把女儿许配给他。

小郑将军是将门虎子,忠敬侯府家风严谨,公婆和蔼可亲,大嫂虽然严厉但是立身很正,张桂芬要是嫁过去了,小沈氏的好日子就是她的。

可是,新皇登基后,为了坐稳皇位,急需拉拢京城的重臣,于是,英国公府不得不把张桂芬许配给了沈从兴,而沈皇后知道郑家口碑好,也为了拉拢郑家,就这样,小沈氏截胡了张桂芬的老公。

“…我,我不是因前头嫂嫂才厌恶如今嫂嫂的!我故意待邹姨娘好,是因为…在我们来京城之前,张家已和郑家在议亲了,因先皇过世才耽搁。相…相公原本要娶那张氏的!”

小沈氏哭得脸上通红,似乎无限羞惭,“…过门之后,公婆兄嫂都是再好不过的人,相公待我又是……每每想到嫂嫂过得不好,我便觉得如同做了贼一般,心里膈应得厉害……”

她感到心里跟做了贼似的,那就该对张桂芬更好,而不是故意跟张桂芬别苗头,看到张桂芬过得越不好,她反而心理舒坦了,这就叫作什么事情?

抢了人家的姻缘不算,还希望人家过得越来越不好,给人家添堵,这就是小沈氏人性之恶。实际上,小沈氏也的确是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

02.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点,她敢刚进门就跟嫂子过不去,要不是她是皇后的妹子,她在婆家是站不稳脚跟的。

除了故意为难被自己抢了姻缘的嫂子张桂芬外,还有一点可以看出小沈氏的自私自利。

小沈氏自幼失去了父母,被哥哥姐姐宠大,自幼养成了无拘无束、喜欢到处乱跑游玩的性子。

可是,她嫁人了之后,就代表着郑家的脸面,郑大夫人恪守礼法,为了郑家的脸面,要求小沈氏跟其他妇人一样,谨守妇德,不要到处乱跑,并没有错。

说到底,郑大夫人也没怎么苛待她,既没要她立规矩,也没挤兑或冷嘲热讽。不过是,拦着不让小沈氏抛头露面,不叫她缠着小郑将军去外头游玩。

此外,还不时提点她应酬礼节,不叫言行举止出错,免得外头闹笑话。比之一般豪门里,或面和心不合,或勾心斗角,或冷眼看笑话的妯娌强多了。

若是小沈氏不遵守规矩,在外面抛头露面(古代),丢的是郑家的脸面,也不利于小沈氏的名声,可是,小沈氏不管不顾,丝毫不理解嫂子的难处,也不明白做人家媳妇要守规矩的道理,为了让自己快乐一点,就去跟姐姐也就是皇后告嫂子的状。

皇后心疼妹子,打算帮妹子出头,去找郑大夫人。要是真成了,郑大夫人该怎么办?是听皇后的懿旨,不再拦着小沈氏胡作非为,然后让小沈氏败坏郑家的名声吗?还是违抗皇后的懿旨,得罪皇后?

好在,郑大夫人很聪明,抢先一步,以退为进,让皇后不得不打消了念头,也收拾了小沈氏。

未料郑大夫人比她狠,比她光棍,她才在姐姐那儿哭诉完,皇后都还没想好怎么跟郑大夫人说,人家已跪到郑老夫人面前,言道‘妾身卑微,不足为沈氏长嫂’,自请下堂归去。

七老八十的郑老夫人被吓得散了一半魂魄,十几年婆媳,情谊非同一般,她对这这长媳素来满意得很,又兼她生儿育女,操持家务,阖家和美,如何能弃。郑老夫人当即挺着病弱不堪的身子,披挂上全副诰命穿戴,去宫里请罪讨饶。

小沈氏做事情,全然不顾后果,要知道,郑大夫人可是孝敬公婆十几年、为郑家生儿育女、还一手带大了小郑将军的郑家功臣,她得罪了郑大夫人,不就等于得罪了整个婆家吗?别的不说,连丈夫小郑将军都被妻子连累,无法面对兄长和嫂子,在古代,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不是说说而已啊!

小沈氏最惨,不过是小小地告了个状(她自小常干),姐姐训完兄长训,兄长训完太后训,两个太后。发送回夫家后,公婆脸色难看是必然的,连丈夫都老大不痛快的,只连连向长兄赔罪。经此一役,小沈氏老实了。

小沈氏最大的幸运,很有可能就是会投胎了,投胎成了皇帝的小姨子。因为她姐姐是皇后,她是皇亲国戚,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婆家再不喜欢她,也不会为难她。

人,都是趋利的,毕竟,鸟为食亡人为财死。可是,做人,也不可以太过精致利己主义了,不能损人利己,否则,你早晚会失道者寡助的。

END.

今日话题:你对沈家抬举小邹氏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