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平阳公主 李渊称帝她明明有很大的功劳 可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并没有她的多少记载呢 还有她是怎么死?电视剧解忧公主最后一集的结局是怎样
发布时间: 2023-07-06

唐朝的平阳公主李渊称帝她明明有很大的功劳可为什么在历史上却并没有她的多少记载呢还有她是怎么死

李渊是566年出生,古代人结婚比较早,大概十五六岁就结婚了,十八九岁就有孩子了。李渊的长子李建成是589年出生,李世民是599年出生。长沙公主(下嫁冯少师)、襄阳公主(下嫁窦诞)、平阳公主(下嫁柴绍)这三位公主很可能比李建成都要年长。按照平阳公主死于武德六年(623年),那么当时她至少也要三十多岁。退一步讲,就算平阳公主比李建成略小,连女中排行第五的长庆公主都是李世民的姐姐,平阳公主肯定也是李世民的姐姐。按照这个算法,她也应该出生在595年左右,那她也将近三十岁才死的。至于她怎么死的,史书没有明确交代。可能是随柴绍军作战,死于途中,也可能死于弓箭之下,也可能是病死。只不过当时平阳公主正当壮年,病死的可能性不大。武德六年四月,吐谷浑侵扰芳州,唐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二十一日,吐谷浑军进扰洮、岷二州。五月初五柴绍岐州刺史奉命率兵前去救援。十五日,吐谷浑及党项侵犯河州,唐河州刺史卢士良将其击败。六月,柴绍军进至岷州。二十九日,柴绍吐谷浑作战,被围困在一山谷中。吐谷浑军据高临下射击柴绍军,箭如雨下,形势危急,唐军将士皆失色。柴绍则临危不惧,安然而坐,让人弹奏胡琵琶,使二美貌女子翩翩对舞。吐谷浑士卒非常奇怪,都放下弓矢驻足观瞧。柴绍见吐谷浑军阵容不整,乘其无备,暗遣精骑绕到吐谷浑军背后,突然袭击,大败吐谷浑军,斩首500余级。八月,吐谷浑归附唐朝。同年柴绍的妻子平阳公主去世。平阳公主(590年代-623年3月14日),姓李,名不详。中国唐朝唐高祖李渊第三女,母窦氏。李建成、李世民同母姐妹。人称三娘子。正史没有记载平阳公主在嫡生子女中的排行,但有记载称贞观年间,李世民曾称呼姐妹中排行第五的长庆公主为姐姐,所以平阳公主是李世民之姊无疑。早年间,李氏下嫁柴绍。李渊起兵之时,李氏与丈夫柴绍在长安,考虑到出逃不便,便让柴绍孤身出逃,自己留在关中。柴绍离开长安后,李氏从长安避居鄠县(今陕西户县),散家财,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数百人,以此响应父亲的起义。又遣家奴马三宝招降地主武装何潘仁,合兵攻下鄠县城。又招降反隋的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部,部众最终达7万人,号为“娘子军”。相继攻下盩厔(今陕西周至)、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武功镇)、始平(今陕西兴平东南)等关中要地。史家称她“勒兵七万,威震关中”。马三宝,本来柴绍的家僮。柴绍娶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李三娘(平阳昭公主),李渊起兵,柴绍从小道逃到太原。马三宝保护李三娘逃到司竹园,说服何潘仁与之连和。何潘仁以百兵为主卫。马三宝自称总管,兵至数万。唐公李渊的大军渡黄河,授马三宝左光禄大夫。李世民至竹林宫,马三宝带兵诣军门,遂从平京师长安,拜为太子监门率。于北山击破叛胡刘拔真。从李世民平定薛仁杲。与柴绍于岷州击吐谷浑,先锋陷阵,斩吐谷浑名王,俘虏数千人,以功封新兴县男。后来唐高祖临幸司竹园,对他说:“汝兴兵处邪?卫青大不恶。”贞观初年,拜左骁卫大将军,进爵为公,贞观三年卒。唐太宗为之废朝,谥号忠。李氏派人报告她的父亲,李渊喜出望外,便派柴绍率军渡过黄河去占领华阴接应。她引精兵万余人在渭河北岸与李世民会师,随后与柴绍分置幕府,围攻长安。李氏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性军事将领,她的起兵,牵制了隋军力量,为李渊西进关中夺取长安扫除了障碍。李渊称帝后,封她为平阳公主。因为她军功赫赫,又为李渊唯一的嫡女,唐朝建国之后,赏赐犹多,诸公主不能与之抗礼。武德六年,平阳公主逝世,葬礼加班剑、鼓吹等军人葬礼的仪仗。谥号为昭,史称平阳昭公主。因为她死时不过二十多岁,而且武德四年她还在驻守娘子关,有人据此认为她是战死而非正常死亡。其子柴令武,娶太宗之女巴陵公主,太宗时为魏王李泰党羽,高宗初卷入高阳公主谋反一案,被斩。她昔日驻守的关隘,至今称为娘子关。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关城分上关、下关,东为上关,镌有“娘子关”横额;西为下关,上有阁楼,题“唐平阳公主驻兵处”,门额书“秦晋屏蔽”。明嘉靖时重修。关城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上有平台城垛;南门为石灰岩砌券,额题”京畿藩屏”,上建“宿将楼”。石柱镌刻有两副著名楹联:“雄关百二谁为最,要路三千此并名”;“楼头古戍楼边寨,城外青山城下河”。关城东南侧,关门前仅有一条四十五度的石坡古道可通过。《旧唐书列传第八平阳公主传》平阳公主,高祖第三女也,太穆皇后所生。义兵将起,公主与绍并在长安,遣使密召之。绍谓公主曰:“尊公将扫清多难,绍欲迎接义旗;同去则不可,独行恐罹后患,为计若何?”公主曰:“君宜速去。我一妇人,临时易可藏隐,当别自为计矣。”绍即间行赴太原。公主乃归鄠县庄所,遂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时有胡贼何潘仁聚众于司竹园,自称总管,未有所属。公主遣家僮马三宝说以利害,潘仁攻鄠县,陷之。三宝又说群盗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率众数千人来会。时京师留守频遣军讨公主,三宝、潘仁屡挫其锋。公主掠地至盩厔、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士,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者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令间使以闻,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遣绍将数百骑趋华阴,傍南山以迎公主。时公主引精兵万余与太宗军会于渭北,与绍各置幕府,俱围京城,营中号曰“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于他主。六年,薨。及将葬,诏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太常奏议,以礼,妇人无鼓吹。高祖曰:“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遂特加之,以旌殊绩;仍令所司按谥法“明德有功曰昭”,谥公主为昭。子哲威,历右屯营将军,袭爵谯国公。坐弟令武谋反,徙岭南。起为交州都督,卒官。令武尚巴陵公主,累除太仆少卿、卫州刺史,封襄阳郡公。永徽中,坐与公主及房遗爱谋反,遣使收之。行至华阴,自杀,仍戮其尸。公主赐死。《新唐书列传第八诸帝公主》平阳昭公主,太穆皇后所生,下嫁柴绍。初,高祖兵兴,主居长安,绍曰:“尊公将以兵清京师,我欲往,恐不能偕,奈何?”主曰:“公行矣,我自为计。”绍诡道走并州,主奔鄠,发家赀招南山亡命,得数百人以应帝。于是,名贼何潘仁壁司竹园,杀行人,称总管,主遣家奴马三宝喻降之,共攻鄠阝。别部贼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各持所领会戏下,因略地盩厔、武功、始平,下之。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帝度河,绍以数百骑并南山来迎,主引精兵万人与秦王会渭北。绍及主对置幕府,分定京师,号“娘子军”。帝即位,以功给赉不涯。武德六年薨,葬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贲、甲卒、班剑。太常议:“妇人葬,古无鼓吹。”帝不从,曰:“鼓吹,军乐也。往者主身执金鼓,参佐命,于古有邪?宜用之。”

电视剧解忧公主最后一集的结局是怎样的

电视剧《解忧公主》大结局剧情:淮天沙战死军须靡病亡匈奴大兵压境,对乌孙都城虎视眈眈。翁归召集将士们齐集城头,慨康激昂阵词,欲与乌孙城共存亡。将士们在翁归的感染下齐声呐喊,士气高涨誓死保护都城。匈奴大军逼到乌孙城下,翁归率军出城迎战,淮天沙肩负搬救兵的重担,在两军交战之时杀出重围,成功逃走。大汉兵力虽强,派兵支援乌孙至少需要几天时间,翁归率领士兵们死守城墙,与匈奴展开胶着战,匈奴兵强马壮,在攻城过程中屡遭重创,始终没有退走。汉朝大军迟迟没有赶来,乌孙的士兵们死伤过半,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淮天沙身伤重伤,最终伤势不治死在冯嫽眼前。淮天沙之死对冯嫽打击很大,冯嫽在解忧一行人的陪伴下埋葬了淮天沙,守在坟前久久不肯离去。大汉援军已经出发,正在前往乌孙的路上,解忧为了拖延时间,出城与匈奴王爷谈判,同意释放长山。匈奴王爷赏识解忧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气,与解忧达成协议,带走了长山。乌孙亡国风险解除,军须靡毒性加重离开人世,解忧眼含泪水与翁归步入大殿,在右将军一行人的追问下沉默不语。军须靡生前把王位传给了翁归,解忧带头单膝跪在地上,直呼翁归为国王。翁归继承军须靡的王位,成了乌孙的新国王,军须靡生前不但传了王位给翁归,而且还把解忧托咐给了翁归。解忧虽然爱着翁归,但不肯与翁归结为夫妻。军须靡刚死不久,两人就操办婚事,未免不合时宜。深夜,翁归欲与解忧一起同房,解忧与翁归保持距离,在其注视下关闭了房门。人死不能复生,军须靡已然长眠地底,解忧心灰意冷不辞而别,往阔别多年的故地赶去。胡姑向往汉人的生活,随解忧一起同行。翁归发现解忧离去,情急之下骑马出城追上解忧,用真情感动了解忧,携其返回乌孙,与其相伴一生,两人守得云开见月明,苦尽甘来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本剧终)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