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徐洪河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徐洪河是怎么形成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徐洪河也是一条人工开挖的河流,它北起徐州铜山区境,连接大运河,向南经过睢宁县、泗洪县,最后与洪泽湖相通,我们称之为徐洪河。如下图

徐洪最初的设想是为徐州解决涝灾而开挖的。徐州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多在30~5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东部存在着少数丘陵,由于市区东部地势低洼,强降水之后往往出现积水,难以排出,出现涝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人们便设想挖出一条河,解决徐州水患问题,直到1974年遭受一场大雨后,积水不畅,涝灾非常严重,提出开挖徐洪河,将境内的涝水直接排入洪泽湖。

1976年至1979年,徐州地区组织民力在泗洪、宿迁、睢宁、邳州境内开挖河道91公里,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工程停建。

80年代末期,徐州连续出现干旱,给徐州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最干旱时,徐州从长江引水达5亿立方米,但仍然还有35万公顷受灾,为此粮食减产过4亿公斤。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徐州市政府下定决心,开辟水源,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随后开挖沙集以北干河26公里,拓宽疏浚房亭河67公里,挖通至洪泽湖。

近几十年来,徐州地区降水不足,常常出现干旱,调洪泽湖水入徐州来解决旱情。所以说徐洪河主要以调水为主,兼有防洪、排涝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济宁南河段,航运逐渐发展起来,徐州段京杭大运河运力不足,这样徐洪河恰到好处地被利用起来,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复线,航运功能便开发出来,又投资兴建了多处船闸,沿线新建和改造沙集、刘集、单集、大庙4座抽水站和废黄河沿线配套工程。使徐洪河真正成为了一条具有调水为主,增加了航运功能。

华北地区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迫切需要调水至华北平原,解决这里的生态问题,为此南水北调东线开启,除了沿着京杭大运河调水北上外,还把徐洪河也利用起来,又承担起向华北地区送水的任务。

徐洪河全长187公里,上接京杭运河,下通洪泽湖,纵贯睢宁县南北,与京杭运河平行的又一条水运大动脉,对改善苏北地区航运条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承担起南水北调东线送水起到重要作用。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是否在原基础上再度加宽

谢邀,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是我国重大战略性工程,技术要求高、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关于楼主所问“东线二期工程是否在原基础上再度加宽?”这个问题,据最新官方了解目前工程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未审批,预计工程从前期工作到发挥效益还需10年左右时间,从今年开始全面推进东线二期工程建设,到2030年才可正式投入运行。

南水北调东线怎么通过的东平湖向北送水呢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分为到达东平湖之前,与到达东平湖之后。

在东平湖之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有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等可以作为调蓄水库,但是这几个湖的海拔高度,要比位于泰安境内的东平湖要低不少,需要使用泵站提水。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一路北上,江水需要经过13级泵站提水,才能来到山东泰安境内的东平湖,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从长江引水,从长江至洪泽湖,由三江营抽引江水,分运东和运西两线,分别利用里运河、三阳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送水。 

洪泽湖至骆马湖,采用中运河和徐洪河双线输水。新开成子新河和利用二河从洪泽湖引水送入中运河。 

骆马湖至南四湖,有三条输水线:中运河~韩庄运河、中运河~不牢河和房亭河。 

南四湖内除利用湖西输水外,须在部分湖段开挖深槽,并在二级坝建泵站抽水入上级湖。 

南四湖以北至东平湖,利用梁济运河输水至邓楼,建泵站抽水入东平湖新湖区,沿柳长河输水送至八里湾,再由泵站抽水入东平湖老湖区。

东平湖可以称得上是南水北调工程的分水岭,在长江水到达东平湖之后,情况就变了,不需要再逐级提水,因为东平湖的海拔要比北面高,可以实现自流。

东平湖的水,需要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

向北自流到天津的水,需要穿黄,江水流经穿黄隧洞后,接小运河至临清,立交穿过卫运河,经临吴渠在吴桥城北入南运河送水到九宣闸,再由马厂减河送水到天津北大港。

向东流到胶东的水,需要经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工程,西段即西水东调工程;中段利用引黄济青渠段;东段为引黄济青渠道以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