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都说曾巩的《咏柳》写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中如何描述柳树的

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赞美春天垂柳的诗,诗人贺知章借春天的翠柳来讴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第一句就把柳树比喻成用碧玉妆扮成一树高,显得高端大气!第二句把柳枝比作翠绿色的丝带一样,一条一条在树上垂下来就非常有意境!后两句更是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无形而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构思巧妙,而且韵味无穷!




都说曾巩的《咏柳》写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处

大家好,题主好,我是襟亚,就这个问题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曾巩的七言绝句《咏柳》好是好,“都说好”可不那么确切。毕竟大家对曾巩文学成就的肯定,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他的散文!大家知道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知道他长于议论、说理透彻的行文风格;知道他的《墨池记》、《醒心亭记》、《思政堂记》等等散文名篇。但是对于他的诗,却和与他同为散文八大家的韩愈不同,并算不上那么很熟悉。

对柳吟诗(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况这首《咏柳》还和唐朝大诗人贺知章的一首七言绝句“撞了诗”!结果是——问问吧,几个中国人不知道“二月春风似剪刀”?

然而曾巩的这首《咏柳》毕竟的确也是一首好诗,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它到底好在哪里?

1.寓褒贬别善恶

这首《咏柳》乍看是咏物诗,一字一句读过之后就会发现,实质上它是一首讽喻诗。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曾巩在文学上,主张先道德后词章。他的散文“本原六经”,遵循古代散文“重道”的优秀传统,怀有积极修身、济世的情怀。

曾巩画像(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诗,亦是如此。《咏柳》因事而发,咏柳的目的是讽刺当时那些势利小人,讽刺他们得志便猖狂的卑劣行径。

从这层意义上来看,这首诗有很强的社会针对性,是曾巩对于时政、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弊端进行的揭露和干预,说明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文采飞扬,气势顺畅

曾巩在重道的同时,也很重视文采。欧阳修曾经把苏轼做的文章误以为出自曾巩,苏轼文采的汪洋恣肆自是不在话下,由此可见,曾巩的文采自然也是非比寻常啊!

他曾经提出过“蓄道德而能文章”的观点,这个“能文章”就是指的要“文采至美”,他认为“文采至美”是文章得以流传后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本诗开门见山,上去了了数笔就把借着春风的力量狂飞乱舞的柳枝、柳絮刻画的淋漓尽致。一个“乱”字生动的扼住了枝条和飞絮交杂、混乱的张扬画面;一个“狂”字又精准的赋予了这个场景相对应的人格。最后一句“不知天地有清霜”霍然把全诗推向深远的哲理思辨,一个深刻、端正的人生态度就随之呼之欲出了。不仅言之有物,语言还舒展流畅,对仗则工整、稳妥。

柳絮漫飞(图片来源于网络)

3.叙议结合,言之有物。

曾巩的散文一向长于议论。他的文章往往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本诗显然同样也具有这些特点。这首《咏柳》上半部分着力写景,下半部分着力抒发情感并进一步阐发思想认识。章法有条不紊、层次分明,可谓深得曾文的精髓!

小结:

曾巩的诗,现存大约400余首,这首《咏柳》是他诗作中较为有名的。虽然他的“诗名”远不及“文名”,但是对于他诗中传达的那些积极、深刻的思想,还是很值得今天的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因此才不自量力的写了这篇关于他《咏柳》的赏析,不足之处还望好友们批评指正!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喜欢我的回答就请点赞、评论、关注吧!

唐代诗人贺之章在《咏柳》中是如何描述柳树的如何赏析

谢敬!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借问唐代诗人贺之章的《咏柳》来展开赏析!

看那高大伟岸的柳树,扬扬洒洒的柳叶玲珑剔透,吐绿似翠玉,千万条柳枝妖娆妩媚,荡漾着绿堤!好似春眠不觉晓,未知春来早!还是柳叶先动情!裁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织春绣绿柳生情,柳丝垂金缕,多亏了二月早春的清风,似一把巧夺天工的美术刀!雕琢着沉睡的灵魂!万物始于春风!柳柔情!轻盈飘逸灵动的梳剪着柳丝!畅想着春天的脚步已悄然来临!

是多情的柳树一遇春风露笑颜!便孕育出大自然的美好!青柳依春风,大地也暧昧!巧妆一番,景色宜人,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非常喜欢春天,给人带来那无限的遐想!……!犹如春姑娘在向我们招手!!

贺之章!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巧妙的赞扬了柳树,和依恋春风的生动景象!既使春天有多么的温馨美好!但是如果没有春风和杨柳依依的奉献!就不会点缀出春日暖阳浪漫的风情!!美景如画般那优雅迷人!!!…………

(谢悟空!谢阅)!

(原创于4、16)!仅此一例!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勿抄袭!

《咏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春天里什么的样子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诗作,描写的是二月春风中的柳树,突出了柳叶萌发的样子。

《咏柳》诗里是这样写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的大意是:春天来了,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碧玉一样翠绿的新叶,数不清的柳条像绿色的丝带轻轻垂下来。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就像神奇的剪刀,一点一点裁剪出来的。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所用的意象只有柳树和春风,但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出神入化的修辞,把这首诗的艺术效果极度放大了。

诗的艺术效果好,关键是用了三个比喻、一个设问、三个动词。碧玉、绿丝绦、剪刀三个喻象生动而贴切,妆、垂、裁三个动词又给画面赋予了动感,就连无形的春风也显得调皮可爱了。这是一幅完美的春风拂柳图!




怎么提升孩子课堂注意力

文卷观点,许多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要么东瞅西望,要么心不在焉,老师讲的什么全然不知,要提升孩子课堂的注意力,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师采取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才能真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

一、课堂导入的巧妙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前的导入新课,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上课伊始,学生的兴奋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上。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进入本课学习最佳状态。

1.精彩的描述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精彩的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联想和丰富的想象,使学生自然进入要学的文本课程。

譬如,在学习古诗《咏柳》一课,可以这样导入:美好的春天到来了,万事万物开始复苏,美丽的春姑娘开始变幻魔术,使大地处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小草一夜之间悄悄的发芽了,河水慢慢的冰雪消融,柳枝也有了新的变化,究竟柳枝有什么样的变化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贺之章的《咏柳》,看看春姑娘怎样让柳树装扮的。

2.从学生喜欢的歌曲引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歌曲从来都是以优美的旋律,脍炙人口的歌词给人带来愉悦的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