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作品(王羲之书法作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9

本文目录

王羲之书法作品有哪些

  • 01

    王羲之书法作品有《兰亭序》、《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等。王羲之书法作品中《兰亭序》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

  • 02

    王羲之行书《兰亭序》
    《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这是一幅行书作品,作品当中的字错落有致,不管是章法、笔法、结体都是十分优秀的一幅作品。
    他的创作背景就是曾经在兰亭举办的一场学术交流会,王羲之就用它来描述当时的场景和内心的想法。这幅作品虽然很杰出,但被李世民带进了昭陵,传世的之后摹本。

  • 03

    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
    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 04

    王羲之书法作品《丧乱帖》
    在书法与绘画中,方笔与圆笔同许多笔画因素相贯通。圆笔可涉及逆入、中锋、藏锋、提笔、转笔等;方笔可联系切入、侧锋、露锋、顿笔、折笔等。由用笔之方圆,还直接体现出结构、体势之方圆。因此,人们认为方、圆乃运笔之纲领。

  • 05

    《姨母帖》
    从名字来看就知道,这幅帖子是写给他姨母的,作品总共六行,加起来一共是四十二个字。王羲之和他姨母比较亲,感情比较深厚。
    但是有一天,王羲之突然得知姨母的噩耗,内心是万分悲痛,所以就写下了这幅作品。而现在世间所流传的《姨母贴》是武则天的临摹本,原帖还给了唐朝的王方庆,最终就不知去向了。

  • 06

    《快雪时晴帖》
    这幅作品原本是一封信的内容,全文总共就28个字,他的原帖至今还在,被收藏在故宫博物馆,也是特别珍贵的一件物品。
    当时是大学之后的一个晴天,也是王羲之开始隐居的时候,写给张侯的一封信,但是王羲之是一位大书法家,即便是随手一封信,也足够成为一幅出名的书法作品,流传至今。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是什么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有:

1、《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2、《平安帖》,是王羲之的书法精品力作,曾被乾隆帝盛誉可以媲美“三希堂“瑰宝。

3、《奉桔帖》,王羲之传世书法作品之一。

注意:

王羲之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王览与《二十四孝图》中的王祥为同父异母异兄弟,王览官至大中大夫,王祥官至太保。王羲之14岁时,王氏家族助晋室南渡建立东晋于江南建康(今江苏南京市),与陈郡谢同为东晋著名家族,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有描写。

王羲之早在16岁时就被太尉郗鉴相中为“东床快婿”。初为秘书郎,后由征西将军庾亮荐为宁远将军,改任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因与扬州刺史王述有矛盾,辞官不再出任。

王羲之任江州刺史时(公元345年-公元347年),曾置宅于临川郡城东高坡,名曰“新城”(今抚州市临川区文昌学校内),宅内挖有生活用井和练习书法用的洗墨池,对此南朝刘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临川内史荀伯子的《临川记》和宋朝文学大家曾巩的《墨池记》均有记述。

王羲之自幼酷爱练习书法,由父王旷、叔父王廙启蒙。七岁善书,十二岁从父亲枕中窃读前代《笔论》。王旷善行、隶书;王廙擅长书画,王僧虔《论书》曾评:“自过江东,右军之前,惟廙为最,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军法。”王羲之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当代留美书法新秀刘铎曾赞叹:“好字唯之(之,王羲之)”。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作品有哪些

作品很多,个人了解到的王羲之六大传世名作,供参考。

1、《丧乱帖》

《丧乱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唐摹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此帖创作时,他的老家琅琊正处于兵荒马乱、战火纷飞之际。当身在南方的王羲之得到祖坟一再被毁的消息后,痛苦不堪又无可奈何,只能给朋友写一封短札抒发悲愤沉痛之情。《丧乱帖》先行后草,时行时草,悲伤充斥在字里行间,感情由压抑至激动剧烈变化,最后几行更呈现出爆发之势,似乎作者书写时正情绪崩溃,嚎啕大哭。武侠小说中说剑法的最高境界是“人剑合一”,小新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就是心境和书写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来说,《丧乱帖》堪称精品中的精品。

2、《姨母帖》

《万岁通天帖》原名《宝章集》,是王氏一门的墨宝临摹帖,流传近千年,又两次遭遇火灾,如今仅剩下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荟《疖肿帖》、《翁尊体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献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王慈《柏酒帖》、《汝比帖》,王志《喉痛帖》等七人十帖。《姨母帖》是王羲之为姨母吊丧的信札,帖中文字虽属行楷字体,但仍残留隶书遗意,应为早期作品。王羲之与姨母感情甚笃,得知姨母去世的消息后,心中哀痛,字迹也呈现出凝重、古拙、敦实的面貌。《姨母帖》在王羲之的众多作品当中独树一帜,堪称范本!

3、《快雪时晴帖》

台北故宫有一件国宝级字画,名曰《快雪时晴帖》,据传是王羲之唯一现世的书法真迹(另有说法为唐摹本)。这是一封信札,大意是“雪初晴,祝一切安好。事没成,挺过意不去。信使等不及,不多聊了,再见。王羲之给你磕头了。山阴张侯收。”乾隆帝将《快雪时晴帖》视为稀世珍宝,不仅在养心殿修了一座名为“三希堂”的小书斋,将此帖与王珣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一起珍藏,还在上面加盖了170多处印章,60多处题跋,上方一个大大的“神”字更是将他的喜爱之情展露无遗。

4、《奉橘帖》

《奉橘帖》摹本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虽只有2行12字,但各个不同,有的方折,峻棱毕现,有的圆转,圭角不露,中锋、侧锋并用,聊聊数字,令人回味无穷。1700年前,霜降未至,王羲之优哉游哉给朋友“快递”了几箱橘子,并写信表达了遗憾之情:“奉上橘子三百枚,由于还未到霜降,未能多采摘”。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书后欲题三百颗,洞庭须待满林霜”,正是化用了此帖的典故。

5、《上虞帖》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从仓库废纸筐里捡回来的镇馆之宝——《上虞帖》,这也是件命途多舛的国宝,三番两次被定为赝品,好在最后经书画鉴定大家谢稚柳和软X光透拍技术双重认证,才被断定为唐摹本。说起《上虞帖》,很多人觉得拗口,其实,它还有一个更接地气名字——《夜来腹痛帖》,没错,就是晚上肚子疼的意思。《上虞帖》是一封给朋友的回信,大意是:昨晚突然肚子疼,不能与你见面,深表遗憾;后又说起堂兄弟王胡之(修龄)、妻弟郗昙(重熙)的动向,道尽了离别之苦;最后写道,不知道谢安在哪里云游,对时局有何看法,没有得到他的消息,总让我耿耿于怀。

6、《兰亭序》

提到王羲之,必然绕不开“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传闻,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后爱不释手,遂令当朝临摹高手韩政道、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拓了好几本,其中又以冯承素版本(因卷首有“神龙”二字,又称“神龙本”、“神龙兰亭”)最为有名。永和九年,会稽山阴,王羲之酒醉微醺之际,提笔蘸墨,一气呵成,写出名垂千古的中华墨皇《兰亭序》。全文加落款共21个“之”字,形态各异,无一雷同,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