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就义时,还有三位烈士也一同牺牲,他们是谁呢
发布时间: 2023-07-17

1929年8月24日下午,由于叛徒白鑫的出卖,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的彭湃,不幸在上海沪西区新闸路被捕。

彭湃被捕后,先后被引渡到上海市公安局和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关押,在那里,他遭到了反动派非人的折磨,但其坚贞不屈。8月30日,蒋介石下达了对彭湃就地处决的命令,同日,彭湃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彭湃是我党早期一位优秀的军政干部,他是我军著名的“农民运动大王”,像大革命时期闻名全国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就是在他的倡议和领导下成立的。彭湃就义前,正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他为红军发展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做了大量且有益的工作,这样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英勇牺牲,实为我党的一大损失。

其实,彭湃在龙华被捕就义时,还有三位烈士也和他一同牺牲,他们就是杨殷、邢士贞和颜昌颐,那么,这三位烈士的经历如何呢?他们在我军中又担任什么职务?

杨殷。杨殷被捕牺牲之前,是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军事部部长,在职务上,他是彭湃的直属上级,属中央核心领导。

杨殷出生于1892年8月,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人,毕业于广州圣心书院,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法运动,历任广州孙中山军政府卫队副官、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中共两广区委监察委员会书记、广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和广州苏维埃政府代主席等职。杨殷资格老,在参加我党之前,他就是中国同盟会的会员,当时,他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是孙先生最信任的副官之一。

和同盟会其他革命者不同,杨殷此人十分善于独立思考,当他看到国民党内部因相互倾轧而无可救药时,他毅然加入了党组织,并坚决与反动派进行斗争。

1922年,组织派杨殷到苏联学习军事,杨殷在学成归国后,投入到了广东工人运动之中,并成为了广州当地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

杨殷在广东工作了有六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他受广东区委的派遣,先后到广州、佛山、惠州和香港等地积极从事工运工作。在广三铁路和广九铁路驻扎期间,杨殷配合刘尔崧等人建立了总工会,极大地增强了我党在广东工人群众中的影响力。

1925年5月,“五卅”惨案发生,为了支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杨殷又和周恩来、罗亦农、谭平山、陈延年等人组成中共广东临时委员会,他协助邓中夏、苏兆征发动广州、香港两地工人大罢工,为省港大罢工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27年,八七会议在汉口召开,杨殷当选为广东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和南方局委员,成为了我党在两广地区的二号领导。

杨殷参加革命的初衷,就是为了推翻军阀,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可随着国民党右派倒行逆施,我广东省委机关却陷入到了危险之中。

1927年12月,为了打倒蒋氏,实现北伐的最终胜利,杨殷联合张太雷、叶挺等人在广州发动了广州起义,当时,他全面负责起义总指挥部参谋团的工作,并为起义军攻占广州市公安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月12日,张太雷不幸在前线牺牲,杨殷代理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主持广州起义的善后工作。

广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极大地震慑了广东国民党反动派当局,这也为我党开展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好了基础。这次起义后,杨殷转入香港工作,后来,六大会议在莫斯科召开,杨殷、李源等人赴苏联参加会议,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常委和中共中央军事部部长。

杨殷担任军事部部长时,彭湃是他的直属下级,这一时期,彭湃任江苏省委军委书记,负责江苏红军的组建,而杨殷呢,则转入到上海工作,与周恩来、李维汉等人共同研究部署各地红军武装斗争和组织发展情况。

1929年8月24日,由于叛徒白鑫的出卖,杨殷、彭湃等四人不幸在上海被捕。

杨殷被捕后,敌人对其进行了残酷的折磨,但杨殷大义凛然,始终没有向敌人透露过一丝信息。眼看劝降无望,8月30日,敌人将杨殷、彭湃等四人秘密杀害于龙华,年仅37岁。

邢士贞。与杨殷、彭湃一同就义的邢士贞,是中共江苏省委军事科的干部,他是彭湃的直属下级,参加过五卅爱国运动。

邢士贞是山西汾西人,他毕业于太原私立新民中学,曾任西北军杨虎城部1师副官处参谋、中央军委兵士科科长等职。邢士贞性格温和,在上海工作之前,他曾长期在山西和河南等地从事兵运工作,像汾西第一个党小组汾西县支部,就是由他和范亳一起创建的。

邢士贞早年在汾西领导过青运和农运,1927年,中央派其到河南开封从事兵运工作,他则在南汉宸的介绍下,进入杨虎城部第1师工作,并成为了该师副官处的参谋。

当时,杨虎城受到蒋氏的威胁,不得不将我党党员礼送出境,在这样的情况下,邢士贞又转入江苏省委工作,遂成为了省委军事科和吴淞区的区委委员。

别看邢士贞只有25岁,他做起革命工作来,却是十分应手,在江苏工作期间,他协助彭湃处理了多个难题,并为江苏红军游击队的组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9年8月,邢士贞不幸在上海沪西区被捕,同月30日,他惨遭敌人杀害,年仅26岁。

颜昌颐。除了邢士贞,颜昌颐也是我们党早期一位重要干部。颜昌颐是湖南安乡人,毕业于长沙明德中学,历任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部长、南昌起义部队11军24师党代表、中共东江特委军委主任和江苏省委军委秘书等职。颜昌颐与我党几位重量级干部关系密切,他是陈毅、贺果的入党介绍人,是张昆弟、李立三的留法同学,是叶挺、聂荣臻在苏联红军学校的战友,还是彭湃的直属下级,资历可谓深厚。

颜昌颐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他的父亲颜永栋,是安乡一个农民知识分子,母亲,亦是一个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的妇女,在其很小的时候,他就被父亲送到私塾上学,后来,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先后进入澧县中学和长沙明德中学就读,并赴法国勤工俭学。

颜昌颐留法期间,主要和蔡和森、张昆弟等人在一块就读。本来,我留法学生有华法教育会的支持,学费充足,可随着北洋军阀的断供,许多留法学生却陷入到了无学可读的境地。为了争取上学权、生存权,颜昌颐和蔡和森、赵世炎等人一起,在法国发动了大规模的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因为法国军警的干涉,颜昌颐与一百多名留法学生被强行遣送回国。

求学运动虽然失败了,但颜昌颐在这次运动中却锻炼了自己,1922年,经邓中夏、陈为人介绍,颜昌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4年,上海党组织调颜昌颐到苏联留学,他又于同年9月奔赴莫斯科,并进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

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是苏联专门培养中国军事干部的学校,颜昌颐在这所军校,系统地学习了军事理论知识,他一有时间,就与同学叶挺、聂荣臻等人探讨军事,他们三位也结为了挚交好友。

1925年9月,颜昌颐从苏联回国,参与筹组中央军事部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先后担任中共湖南区委军事部部长和中央军委委员,领导组织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颜昌颐参加革命的初衷,就是为了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可随着1927年4月“四一二”事变爆发,他不得不转入地下进行斗争。1927年8月,南昌起义爆发,颜昌颐与周恩来、恽代英、谭平山等人共同组成了临时前敌军委,他在叶挺的指挥下,担任了起义军第11军24师党代表,并奉命向广东进发。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主力在广东潮汕一带遭到敌人围攻失利,为了保存革命武装,颜昌颐与时任11军24师70团团长的董朗,率领剩余的1200多人转移至海陆丰地区。在彭湃、杨其珊的支持下,由70团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2师成立,颜昌颐遂担任该师的党代表。

自从来到海陆丰,颜昌颐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创建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不过,由于多次负伤,1928年,他又不得不秘密转入上海进行治疗,并担任了江苏省委的军委委员。

颜昌颐是在1928年11月重回上海进行工作的,当时,彭湃也调入上海,担任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军委书记,颜昌颐在周恩来的授意下,出任彭湃的秘书,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

颜昌颐在江苏省委工作的八个月时间里,为江苏省委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惜,由于叛徒白鑫的出卖,1929年8月,他在上海新闸路不幸被捕。30日,颜昌颐等四人被反动派杀害于上海龙华,年仅31岁。

彭湃、杨殷、邢士贞和颜昌颐,都是我党早期重要的军政干部,像颜昌颐,不仅留学过法国、苏联,还会说一口流利的俄语,他们的牺牲,实为我党我军的一大损失。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