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既然是无用之学,为什么还要学?结合自身实际,请大家分析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哲学既然是无用之学,为什么还要学

什么有用呢?

给你带来万贯家私的东西有用?给你带来万众瞩目的东西有用?给你带来万邦朝贺的东西有用?

可是,越是荣耀的东西越难守住!没有足够才智的人得到守不住的东西与荣誉,损失的不仅仅是地位与财富,很可能身家性命都满意保全了!

所以,即使有了地位与财富,你也需要智慧不是!

这个世界最大的智慧一定在大哲的头脑里,因为大哲是从世界的根本看问题,了解世界!所以,他对这个世界应该是最明彻,最接近真知的人,其解决问题也应该是最彻底,最利索的存在!

哲学无用,是你没有真正的了解哲学,也没有具有用哲学的思维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自身实际,请大家分析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谢谢邀请。每次回复都是一次学习思考的机会。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一下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我个人体会最深,N年前,我做家庭教育公益活动,当时别人都在看我的笑话,我是军转干部,一是不懂专业,二是家庭教育不是工作份内的事,出力不讨好干了别人的活,别人认为我在做秀。私下非议之声很多。我当时的分管领导也是军转,劝我说,家庭教育活动别搞了,家里你孩子也大了,生活上不需要,工作上又帮不上你,这些公益课对你来说没有什么用,别折腾了。我当时也心有触动,只是我并没有听劝,因为我喜欢这项活动,坚持了八年,我硬是把笑话做成了神话,从一个公益讲课的门外汉,做成了全城响当当的知名专家,当年嘲笑过我的人,家庭教育出现问题了,也私下请教我应该怎么办。有用之用,无用之大用在我身上体味最深。感谢信任,关注我们,一起努力成长吧。

《道德经》说“无之以为用”,《庄子》里也说“无用之用”,到底何解呢

所谓“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是说,有形的东西只是实现某种功能,比方说杯子可以用来装水,碗可以用来盛饭。杯子和碗都属于“有”,但是这些有形的东西为什么可以实现自己的功能?则都是因为“无”,比方说杯子是空的,才能用来装水。碗是空的,才能用来盛饭。房子是空的,才能用来住人。所以有和无实际上是事物的两面,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而庄子“无用之用”其实指的是“逍遥”,是一种不受某种特殊用处的解脱。他自己也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木匠和徒弟进山,看到了一棵巨大的树,但是木匠连看都不看径直走去,小徒弟十分不解,说是这么好的木材师父为什么不感兴趣。师父告诉他,这棵树看上去很大很直,其实是一株无用之木,因为其内部早已腐朽,所以“无用”。可是庄子确认为,对于树来说,没有用才是有用,正因为我没有用,才能躲过你们的砍伐。才能保持我自己的形态。

归根结底来说,道家讲有和无,讲道和德,都是辩证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割裂来看。就像事物的阴阳两面“负阴而抱阳”,才能“冲气以为和”。

何谓哲学的“无用之用”

哲学的核心是本元不变的形而上学,它就像一个包含所有一切的超级压缩文件,在解压之前您能咋用?而一旦“解压”,哲学则立马烟消云散,登场的就是形而下那个家伙了。

你怎样理解“无用之用”又是怎样看待它在生活和人生中的意义

题主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无用之用”出自于《庄子 人间世》:“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庄子借栎社树神托梦于匠石阐述了他“无用之用”的思想,这是庄子生命哲学中的重要内容,庄子所说的无用,并不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因为水平差能力小而没有价值的无用,庄子的无用是一种境界:从有用修炼到的无用(大用)。

三重境界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有趣的现象:郑板桥的糊涂——聪明——糊涂;佛家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书画等艺术的无法——有法——无法;日常生活的平淡——繁华——平淡……庄子的无用之用也属于这种情况。栎社树神说得很清楚,他是花了很长时间,历经艰难困苦,多次差点送了命,最后终于修到了“无用”的境界,自己因此而得以长生久存,奇大无比。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热爱生命的哲人,他很重视个体生命的存在状态,希望个体生命能得到充分的自由,得到充分的尊重。庄子看惯了乱世中人们之间的倾轧、利用甚至奴役,对此极为痛心,他认为众生平等(若与予也皆物也),没有理由相互把对方当成工具和可以利用的对象(奈何哉其相物)。

对庄子的无用之用的理解,如果停留在第一重的无用上,那就是真的无用了,会成为一种消极和无能的借口。这是有用之后的一种境界,是对“相物”的一种批判,是庄子对那个病态时代所开的一副良药,就是今天,这副药还在有效期内。

庄子云,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这个无用之用怎么用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虽不有用于此时此刻,但其作用,也不限于一时一地。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怎么理解这句话

回答:为什么说,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这句话是庄子说,意思是没有什么有用无用分别,第一“用”指的是智慧,第二个指的是笼统的称呼,第三个是作用的意思。如果你执着的认为某物无用话,你就会看不到它的用处而不能为你所用。唯有放下我见平等视物,方任自在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如何解读《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和《庄子》中“无用之用”

谢谢邀请!

《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和《庄子》中“无用之用”,虽然讲的都是道家思想“有用”之论,但表达的思想所产生的效果并不一样。应值得论述一下:

《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实际上是反而有用,而《庄子》中“无用之用”,是一种放弃私欲形成的无用,反而自由自在快乐。

先来论述《道德经》中“无之以为用”: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就是做人做事,以貌似消极的方法来达到最积极的目的。如果真以为“无之以为用”“无之”这就大错特错了。这里所说的无之,就是从“阴”入手,实际上就是以阴制阳,以阴胜阳,达到最大的阳为目的。

“常道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这里指的“道”是无为的,但实际上还是无不为的,无不为就是没有什么不可作为,意思也就是有为。同样问题里面“无之以为用”,并不是没有什么不可作用,其实意思就是有用。“无之”其实就是不要乱用,不可滥用,而是按自然法则去做有用的人和事。

“弱者道之用。”做柔弱的人更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柔弱胜刚强,以柔克刚。柔弱,谦虚和忍让才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