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何能在《史记》中列入帝王本纪?《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死前称呼的故人司马童与项羽到底有何关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项羽为何能在《史记》中列入帝王本纪

《史记》作者司马迁为何把项羽写入帝王本纪呢,标准答案只有司马迁知道。作为历史爱好者,只能根据史料去分析,写出个人的一己之见。正确与否,不得而知。个人认为:首先项羽作为楚汉战争的一翼,项羽是一个悲剧式英雄,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项羽在灭秦过程中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秦朝末年,陈胜武广、项羽、刘邦以及赵国旧势力都是反秦的。项羽在灭秦中有突出的战绩,一是假借项梁名义,杀宋义,取得楚军上将军之权,便于其自主决策反秦策略,二是项羽带2万楚军灭秦救赵战争中,渡河之后,破釜沉舟,持粮三日,自断后路,大战秦军,与秦军九战,绝其甬道,大破秦军,收秦军二万,为防其反水,坑秦军残余2万。其次,对项羽讲信誉是肯定的,鸿门宴不杀刘邦,虽有“妇人之仁”之嫌,但必竟显示了其英雄大度的作为,以鸿沟划定为楚河汉界,项羽便引兵回彭城,而刘邦且乘胜追杀,刘邦在军事上虽没占到便宜,但违约的是刘邦。第三,司马迁有崇敬英雄情结,项羽年少读书、学剑均不成,但喜欢学兵法,不过兵法也没学出成就,但项羽勇猛过人,力能扛鼎。在兵败垓下,四面楚之时,项羽写了催人泪下的一首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美人惜别,可谓是最高境界的爱情悲歌。

《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死前称呼的故人司马童与项羽到底有何关系

项羽临死前所喊司马童,据说,曾是项羽从会稽起兵时部下,在一次战斗中因一次杀了敌军十几人,被项羽调到身边做了马童。到后来项羽做了项王,司马童还是随从,于是,就投降了刘邦。

司马童到了刘邦那里,直接被任命为骑司马,就是骑兵的一个将军。

历史上,这位司马童原名吕马童,陕西人,原是项羽的郎中骑将,后投靠了刘邦,参加了韩信战龙且的战斗,升任骑司马。

公元前203年,吕马童与郎中令王翳,郎中骑马杨喜,吕胜,杨武带军围困项羽,并并追击项羽至垓下。

项羽面对大队汉军,对吕马童道:“你不是我的朋友吗?听说我的人头很值钱,我就把他送给你吧”。吕马童对旁边的王翳说,这就是项王啊。

项羽随即自刎而亡,众人一起将项羽分尸。后来五人均被封侯。吕马童被封中水侯,公元前170年去世。

项羽临死,将自己的头颅送给故人,让其去邀功。《史记》里记录这句话,这个情节,很显然,是为了彰显项羽的英雄气概。说明司马迁也是项羽的粉丝。

为什么项羽被司马迁写入本纪

项羽是舜的后裔?司马迁给了个面子,就把项羽写入本纪了。

项羽是舜的后裔?

本纪,应该只是记录皇帝之事的帝王传记。“纪”的意思是“记”,就是记录的意思。“本”的意思就是由史官把皇帝自己和他身边发生的事记录下来,记录他本来、实际发生的事情,所以“本”与“纪”结合起来就称为“本纪”了。

但项羽并没有真正坐在皇帝的金龙宝殿的宝座上,充其量也就是个“西楚霸王”,那为什么就能录入本纪呢?

司马迁认为:

第一,在军事上。项羽在与秦作战、楚汉相争中,拥有统管三军、臣服诸侯的能力和威猛,让各位诸侯不敢仰目而视之,只能服服贴贴地听其指挥,他指到哪里,诸侯就要打到哪里,绝不敢怠慢,只能唯命是从。

第二,在威势上。项羽的气势威武,具有一代君王的威武之势,谁也不敢小觑于他。

另外,这可能是一个主要的环节。听说项羽生有双重瞳孔,和舜帝的眼睛长的一模一样。是不是项羽就是舜的后裔呢?

鉴于以上认为,项羽既有千军万马的统帅力,又有舜帝皇家血统的传承,司马迁的脑袋一发热,咋地也得给舜帝个面子,所以就把项羽写入了“本纪”了。

哈哈!看来做什么事情,除了自己有点能耐外,更需要有一定的背景,这样才能更快地飞黄腾达。

项羽有这样厚实的根基,咋地就没有称帝?反而让那个土包子刘邦当上皇帝了呢?

1、违背王约,失信用。

楚王令:“谁先破秦进入咸阳者为王”。

这是当时皇上的御旨呀!皇上的命令谁人敢不服从?但有人敢,那就是项羽。

项羽一听说刘邦这小子先把咸阳给打下来了,这心中着急呀。“王”的位置丢了,怎么能不着急呢?于是他就开始耍混、耍赖皮,还把刘邦骗去“鸿门宴”喝酒,准备将刘邦一刀砍了,自己轻轻松松地当“王”。

急什么呀!你就不想想当时你和刘邦的实力,刘邦哪是你的对手呀!别说刘邦不敢自己称王,就是楚王让他称王,介于你项羽的威势,哪个敢去为称王而不要小命啊。所以这一急,急出了毛病,刘邦耍了个小聪明,假装撒尿,一泡尿“尿”回了自己的大本营,再想让他来,那是不可能的了,谁愿意总拿自己的小命做儿戏啊。刘邦一去不复返,把个项羽的计划直接公示了天下。这样,项羽的高大形象在诸侯心里顿时跌落千丈,与项羽离心离德了,没人和项羽玩了。

因小利而失大势,主要还失去了众人的信任,可悲!

2、恋家,失地利。

本来不守信用,就已经把人心失了。紧接着这位项羽老先生估计是让胜利冲昏了头脑,什么地方不能设王府,非要东归把自己的王府设在彭城。王府一定位,离前线战场十万八千里,彻底失去了迅猛进击的优势,把大好的地理让给了他人。

等项羽你真正座在皇位上时,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柔香软玉抱满怀,安安稳稳的多好啊。何必非要在重要的时刻就开始恋家了呢?三岁玩童乎?

人心已失,这可好,好的地利也没有了。

3、过于自信,骄兵必败。

项羽靠着自己的威猛,攻无不破,自然产生了居功自傲,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霸王”的地位已经夯实,所以只相信自己,一意孤行,开始了武力征伐天下,谁要有丁点的反抗,杀无赦。堆堆白骨,让天下黎民百姓对其产生了厌恶。

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正因为以上各种原因,项羽的一生威名,就让坐在角落里一声不响的刘邦钻了空子。项羽最终只能含恨自刎于江边。

能将项羽写入本纪,是因为项羽本身具有一种皇者的风范与威武。最终没有坐上皇位,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的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