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风俗及饮食(2月4日,将迎来“立春”节气,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预防哪些疾病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2月4日,将迎来“立春”节气,饮食上吃点啥好又该预防哪些疾病

立春 |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立春,又叫“咬春”,咬的是时令的鲜美,咬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在民间,有吃春饼的习俗。晋代潘岳所撰的《关中记》记载:

“(唐人)于立春日做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

清人陈维崧在其《陈检讨集》中说:

“立春日啖春饼,谓之‘咬春’。”

立春这天吃什么?要应季。

顺时令而食,是中国餐桌上的一大特色,虽然现在不比以前,隆冬腊月里仍能见到四季时蔬,时令对美食的影响日渐趋微,但时令和美食的的完美交融早就印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根深蒂固,无法忘却,已形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寒冷的日子渐渐走过身旁,春意萌发的日子悄然来临,人们的心里是喜悦的,充满了对新的一年四季美好的向往。在这立春的节点吃一顿充满仪式感的春饼,让未来的日子和和美美,顺风顺水!

除了传统的美食,还有以下推荐

春笋

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藏膘,大家最想做的就是甩去这一身赘肉,省得穿薄衣服的时候一身肥肉无处藏身。

而春笋被誉为“素食第一品”,备受美食家的喜爱。春笋的口感特别好,可荤可素,营养丰富,对于那些对身材很挑剔女士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吃一天刮三天油,越吃越瘦。

韭菜

春天的韭菜特别鲜嫩,并且有股其他季节闻不到的幽幽香气,韭菜性温,可以补益肾气,旺盛精力。做一道韭菜锅贴,韭菜盒子,韭菜炒比管,皆是美味,让人食欲大开。

萝卜

万物生长,阳气上升,春季是养肝的季节,多吃一些辛甘发散的食物,而萝卜就是很好的保健品。萝卜生用味辛性寒,熟用味甘性微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素有“萝卜上市,医生没事”的民间说法。

春季是养生的季节,有些疾病也要预防

流感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病毒也很活跃,这个季节要特别做好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多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过敏性鼻炎

每到春季总会有一大波过敏性鼻炎患者深受其害,因为这个季节空气中飘浮着花粉、细菌病毒、尘埃、柳絮等,吸入后造成过敏。为了避免,患者可以戴口罩出门,平时注意通风,保持室内湿润,饮食规律,保证体质。

春困

春困其实也属于亚健康,这个季节多摄入维生素,及时补充蛋白质,保证体力,提高睡眠,保证白天精神状态。

以上是个人浅见,愿在这个春意勃发的季节,春风春水满心田,种出一树花开!

为什么立春日要吃“春饼”有哪些营养学依据

2月4号就是立春了,今年的立春也是大年三十。很多地方都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但很多人都不懂理由,也不懂这其中的营养学依据。超哥今天就来给大家说一说。

为什么立春日要吃“春饼”?

立春日吃“春饼”,主要是传统习俗。

立春吃“春饼”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到了唐代逐渐形成风气。《关中记》中有记载,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并将它互相赠送,取迎春之意。杜甫的诗句“春日春盘生细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就是对唐朝立春吃春饼的一个场景描述。到了宋代已经把春饼做得很精致了,《武林记事》中记载,宋代宫廷的荠菜迎春饼是“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值万钱。”看这描述,宋代的春饼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的。到了明清,春饼分化出了更方便和美味的油炸品——春卷,并被列为满汉全席128道点心之一。春饼甚至也传到了少数民族地区,可以说立春吃春饼是全国性的习俗了。

那立春吃“春饼”有什么营养学依据呢?

不同地区的春饼配菜不同,北京的有酱肉、菠菜、绿豆芽、韭黄、香椿芽、粉丝等等,沿海地区有的加了虾仁等海产品,长沙有的加了当地特产的腊肉,江南一带有的会加新鲜的竹笋丝,四川地区以及潮汕地区有的春饼还是甜的,所以可以说不同地区的春饼都有当地特色在其中。

不同地区的春饼,基本都是由肉、菜、面粉皮这三种食物制作而成的,总体营养成分搭配合理。从膳食金字塔来看,进食量从底层到顶层逐渐减少,依次为谷物、蔬菜水果、各类动物食品、奶类食品,最后一层是油,而春饼最大的优点就是总体营养成分配比合理,我们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各种营养成分都齐全,而且基本符合膳食金字塔结构给出的比例:面粉做的皮——谷物类食品,青菜——春饼中含量比较丰富,优质蛋白——春饼中的猪肉、虾仁等(分量适中),再者,调春饼馅的时候还会放点植物油——这样就补充了植物类脂肪。

春饼的制作工艺分油炸和不油炸的,油炸的春饼通常也叫做“春卷”,利用油脂作为热交换介质,可以使得春饼中的淀粉糊化,蛋白质变性,最终让口感更加酥脆,但是油炸也使得春饼增加了健康风险,这主要来源于油炸有可能产生的丙烯酰胺。丙烯酰胺是2A类致癌物,也就是对人体致癌的可能性较高的物质,研究表明,淀粉含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食物,容易在高温烹饪时产生丙烯酰胺,而春饼恰好就是一种高淀粉(面粉皮为主)、低蛋白(含有较少肉类)的食物,但是一般认为,除非大量食用含高浓度丙烯酰胺的食品,日常膳食的摄入量还不足以引起神经毒性,而对于长期低浓度接触是否会导致癌症,至今尚无定论,总之,立春吃点春饼,对健康危害不大。不油炸的春饼相对就健康点了,但是少了酥脆的口感。

总的来说,立春吃“春饼”是传统习俗,而春饼最大的优点就是营养成分配比合理、齐全,油炸的春饼虽然口感酥脆,但是因为可能产生丙烯酰胺而存在健康风险,不油炸的春饼相对比较健康,但是口感就比较差一点。不管如何,立春吃几个“春饼”,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很小,放心吃吧!

这里超哥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春节快乐,阖家团圆,猪年大吉!

点个头像关注,新一年你会收获更多食品小知识哦!

参考文献

.健康与营养,2014(z1):172.

.中国食物与营养,2006(4):58-60.

作者:廖钰樱 赵力超

老北京立春吃啥

1、春饼

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立春时节的北京往往还看不到什么绿色的春意,便发明了春饼,就像是人们寄予春天的希望,薄薄的两张小饼卷着满满的春意盎然,一口咬下去,讨了个好彩头,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了。

北京人吃春饼是用白面擀成圆形的饼,经烙制而成。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卷着菜吃。

清《调鼎集》记载春饼的制法是“擀面皮加包火腿肉、鸡肉等物,或四季时菜心、油炸供客。又咸肉腰、蒜花、黑枣、胡桃仁、洋糖(白糖)共碾碎,卷春饼切段。”这是清朝的吃法。但现在演变为春饼抹甜面酱,卷洋角葱后食用。

老北京人立春吃春饼与普通的烙饼不一样,讲究用烫面,烙出来不仅要薄,而且一张春饼要能一分为二地揭开。饼里夹上菜,菜样一定要多,要荤素搭配,有驴肉、熏肚、熏肘子、酱口条、酱小肚等肉菜,还要有炒粉丝、炒菠菜、炒豆芽等素菜,老北京吃春饼还讲究有头有尾,就是吃春饼前用羊角葱丝蘸六必居的甜面酱,抹到春饼里,夹上合子菜一卷,从一头吃到另一头,这就叫作“有头有尾”,寓意合家欢乐。

2、炒合菜

在中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地区,吃“合菜”十分讲究。一是节令性强,立春日必不可少;二是吃“炒合菜”需要春饼卷食,方能品出味道。吃过春饼卷合菜,杨柳吐絮,燕语呢喃,春天来临。

《四宝鉴》中曾记载:“立春日,都人(指北京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并有诗云:“咬春萝卜同梨脆,处处辛盘食韭菜”。将韭黄、肉丝、粉丝、豆芽菜、嫩菠菜炒在一起,便是“合菜”,上面若再盖上一张摊鸡蛋饼就是北京名吃“和菜戴帽儿”,北京人则称之为“金银满堂”。

合菜的做法并不复杂,大体是这样的:先把洗干净的瘦猪肉切成一寸来长、火柴棍儿粗细的丝儿,再把粉丝用温水泡成水粉丝。葱花、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