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每月800块,却被家长用“懂事”裹挟,网友:不想养别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一位女大学生发视频自证:家长认为在大学里,1500元的生活费,可以攒下1000,女同学记录了自己一天的校园生活,从上课到三餐,基本的花销用度。

按照女同学计算,三餐只在学校的食堂吃,只计算住在学校寝室的基本生活用品,每个月的基础开销就有1400元。

而家长却总是误以为,大学生在拿着1500元的生活费到处“鬼混”,真实程度引起在校大学生的共鸣,随后发起了一项统计:你的大学生活费是多少?

根据数据显示,约7.8万的大学生参与到了这次统计中,其中有超过六成的大学生表示,自己的生活费在1000-2000之间。

这个数据是比较真实客观的,也是普通家庭的家长,能力范围内的供给,不过也只能满足日常开销,其他方面的消费很难保证。

不过多数家长的心态是:希望学生上了大学,能养成节约、规划的好习惯,况且大学应该以学习为主,不该把时间和金钱花费到其他享乐中去。

在评论区,在校生和已经毕业多年的网友,对此意见各不相同,有认为几百块也足够,有学生则认为:大学的开销比家长想象的多很多,精神满足不比物质满足次要。

展开全文

而一位家长的评论,却激起了许多学生的不满,家长说:我家的女孩比较懂事,知道爸妈辛苦,一个月800块就够了。

也许是同为大学生,也可能是有过相似的遭遇,许多女同学站出来反驳这位家长:她有你这样的家长,真的很可怜。

女大学生在现在的消费水平下,每个月只有800,如果学校在比较发达的地区,食堂物价也会受到影响,那她一个月800根本不够基本开销,甚至可能连饭都吃不饱。

而就算在二、三线城市,800块钱会让一个女大学生,没有社交,因为聚餐aa都付不起,她甚至连水果都舍不得买,大学生活拮据又心酸。

最令同学们感到愤怒的是:家长还以此为骄傲,认为女儿上大学一个月只花800元,真是太好了。

家长和学生的观念相悖:是学生不知感恩还是家长故意苛待?

评论区有过同样遭遇的女同学坦言:我的家长就是这样对我的,我一点都不快乐,只觉得自己可怜又无助。

更有比较激动的同学认为:这位家长肯定是重男轻女,把钱都给儿子花了,所以才让上大学的女儿过的紧紧巴巴。

对此,部分家长并不赞同,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同,也许这位家长已经尽全力给了女儿最好的,如果他不重视女儿,也就没必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供养女儿读大学了。

有家长认为:现在的社会变了,虽然学生接受的教育水平越来越高,但也变得愈发冷漠了,对家长的付出认为是理所当然。

诚然,每个地区的消费水平不愿一样,也如家长所言,大学生有工作能力,可以找兼职贴补生活,因此少给点生活费是无可厚非。

但笔者以过来人的角度告诉大家:大学的确可以做兼职,可以赚够生活费,但相应的,时间和精力被占用,势必会影响学习成绩。

家长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规划学生的生活费,但也得认清现实:如果你想女大学生自己打工贴补,就要做好她成绩一塌糊涂的准备。

重心偏移,家长给予的压力,会让她认为赚钱才是大学的头等要事,实则学习才是,打工赚钱的机会未来多的是,学习进步的时间却只有这四年。

在该学习的时候逼着学生去打工,本末倒置不说,等到学生毕业了,也会因为学无所成受到更多的阻碍。

写在最后:

教育是一场投资,你投入多少的精力和财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得到多少助力,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多提供给学生一些支持,这份付出是不会被辜负的。

有些家长比较心急,想尽早感受到学生长大了,有能力为父母分忧,但实际上,从高三到大一,这样突兀的转变,只会激化矛盾。

生活费不够用,整日为吃不饱担忧,不能专心学习会导致成绩下降;没有能力社交会导致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低下,不仅没有关系人脉,还可能会成为其他学生眼中的“怪咖”,斟酌对比,这些代价可比每个月省下的那几百块钱沉重多了。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