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字帖3500常用字(习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后,习哪个字帖好呢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习王羲之行书《圣教序》后,习哪个字帖好呢

谢邀。在回答问题之前,对题主的标题作一纠正。应该是:

临习《怀仁集王字圣教序》行书字帖后,再临习王羲之那个字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怀仁集王字圣教序》是唐人收集王字,然后刻石而成,不同于《兰亭叙》《丧乱帖》等出自王羲之意愿,並亲力而为。

再一个问题是,题主出题不是从本人实际出发,尤如空穴来风。你是先从《怀仁集王字圣教序》开始学习的书法呢?还是已入手多年,临习过其他名家的字帖?你是把《怀仁集王字圣教序》临习的已非常过关?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到位?既没文字说明,又没图片示人。再者,假设你对此帖临习过关,你是想继续学行书呢?还是想学别的书体?皱眉拭目,不得而知,给指导者的回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当然,前面几位老师也都诚恳地给题主回复了,但对你而言真正对症下药了吗?你的模糊提问,他们只能泛泛而谈,不能根据你的实际,开出妙方良丹。万望你下次出题时一定严谨具体。俗话说,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良言逆于耳而利于行,请凉解我对你太多的批评,也请凉鉴我对学好书法,多交流、同学习,共进步的初衷。

最后,祝愿你在学习王羲之书法上稳扎稳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谢谢!




有那些著名的行楷字帖

谢谢悟空邀请!著名的行楷字帖有很多,东晋二王、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以及后至宋、明、清都有很多大家的作品留传于世,都 是我们临习书法的好碑帖。书体虽分篆、隶、楷、行、草等,但在有些字体间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篆就是大篆、小篆字,涵盖秦朝统一文字之前的所有文字,包括包括甲骨文、籀文、古文、金文、和六国文字.....隶也分有秦隶、汉隶....他们都是对某一范畴同内字体的总称,但在写法上取势相近、而不雷同,对于初学者而言,对于书体概念要有领悟,那什么是行楷呢?它是行书的一种(可分为行楷、行草两类),习惯于把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称为行楷。相对楷书更具有随意性,灵活性,可以说是楷书基础上的简化和快写,用笔点画圆转连带、富于变化,字形静中求动,富有灵动的视觉态势,书写时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多取顺势,一笔带过。具较强容易识读、易容学习的特征,是实用性很强的书体,日常生活学习中,在各种字体中应用最为广泛。

那有些什么好的碑帖可以临习呢?《金石林·绪论》:“行楷如二王诸帖之稍真者,十当八九。僧怀仁等所集《圣教》、《兴福》、《孔庙碑》之类是也。” 的确,古人为我们的书法艺术留下了大量的富贵遗产。后人总结出来的十大行书名帖等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资料。除此这外 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李邕《出师表》.....主要还是要你静得下心,好好去悟去学。

对于喜好行书的朋友,我还推荐这些名帖: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柳公权《蒙诏帖》、张翰《思鲈帖》、米芾《蜀素帖》、黄庭坚《松风阁》、李建中《土母帖》,北宋书法家。当然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去甄选。但学习书法,不论学习哪一种书体,读帖、临帖是必不可少的的功课,都 要在学习中认真、专注,体察帖中点画笔势,领悟其精妙。孙过庭《书谱》中有句名言:“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即,细心观察每个字每个笔画的态势、行笔中的提按、点画结构,形状、质感等等基本要素,,把握其精准(我的头条号,已对自学书法做了相关解析,自己去看看)。你知道还有哪些好的帖子吗,我们可以交流下,毕竟一个人的认知是有限的。

我今天无意中在百度看到了我的几文章,有的还被人收到了资料库,我不认为是盗用,我不在意人家怎么使用,我的目的就是带给更多的学书爱好 者有所启示,大家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学赵孟頫行书选哪一个贴比较好

谢谢邀请!

有书友问我:“学赵孟頫行书选哪一个贴比较好?”我认为选赵孟頫书曹植《洛神赋》比较好。赵孟頫所书《洛神赋》有几个版本,我认为选天津博物馆藏本为佳。

以上是赵孟頫《洛神赋》局部(天津博物馆藏本)。这本《洛神赋》既有王羲之兰亭之遗韵,又吸取了《圣教序》之精髓;既散发出王献之书法之神采,又显现出苏东坡书法之意趣,同时还渗透进赵孟頫自己的情愫,从而形成了赵体行书的面貌。这个本子我认为最大的长处是方圆处理得比较好,不像他有的行书圆笔过多而滑入媚态。所以我极力推荐这本行书《洛神赋》作为学习赵孟頫行书的范本之一。

在临习了一段时日之后,可以临习《与山巨源绝交书》和《书趵突泉诗》以及《行书归去来辞卷》,这几本帖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选择临习的种类及先后次序。

以上是赵孟頫行书趵突泉诗,如果你学习过李邕的书法,这本帖是不错的一个选择。

以上是赵孟頫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局部。如果你学完赵孟頫的行书之后想学习草书,这本帖是一个很好的临摹范本。

以上是赵孟頫书写的《归去来辞》局部。如果你刚学完赵孟頫的楷书想学其行书,这本帖则是首选。

大行书书法临摹什么作品

大行书书法在晚明巨幅较多,王铎的《行书李贺诗帖》可作范本临习。

此帖为清顺治四年(1647年),王铎56岁时所书,墨韵变化丰富,有湿枯变化,饱蘸墨汁,肆意挥洒。有些笔画涨成墨块,加大了笔画粗细对比。结构千变万化,雄强高古,质朴遒劲。

王铎说:“书法之始也,难以入帖,继也,难以出帖″,他是注重在传统名碑名帖中取法的,先集古,再创新。得力于钟繇、颜真卿、“二王″、米芾等。

写大字行书速度不宜太快,舒缓从容下笔才沉劲入骨,有雄浑之势。写大字笔尖、笔肚、笔根都会用上。宜重按笔重行笔。大字不能像小字那样点画精致。强调气势。有大气象。

此帖线条质朴,毛笔前行时,是推着走的,有涩进意味。笔毫和纸面有较大摩擦力。

(上图为王铎行书李贺诗帖)

硬笔行书一般临哪一位书法家的字呢

硬笔行书字帖,推荐吴玉生老师,他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毛笔硬笔兼工,尤擅楷书、行书。特别是他的硬笔行楷书,被遴选为国家语委汉字手写行楷课题规范字形,字形既规范,又容易上手,是学习硬笔书法的优秀范本。

一、他将行书总结为6大书写技巧


1、变长为短,缩短行笔量度

2、变慢为快,调整书写笔顺

3、变大为小,改造笔画形态

4、变直为弧,减少方折顿挫

5、变多为少,连写相邻笔画

6、变繁为简,引用草书写法

二、将汉字通过偏旁部首进行归类,学好例字,一通百通,例如:

宝盖类字头写法讲解:主要由点和横钩组成,左点萦带,横略上斜至末端顿笔出钩,布势一般应宽扁。下面有长笔画,宝盖就小;无长笔画,宝盖就大。

希望以上对练习硬笔行书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欢迎书法同道关注“麓风轩”,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硬笔行书,哪位老师的行书更适合日常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