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李白(李白《望庐山瀑布》其实有两首,为何只有一首出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李白《望庐山瀑布》其实有两首,为何只有一首出名

问题:李白《望庐山瀑布》其实有两首,为何只有一首出名?


前言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两首,其中一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几乎人人都能背诵,另一首篇幅比较长,熟悉的就不多了。

一、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

苏轼去庐山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七言绝句,评价了两首唐朝诗人的庐山诗,苏轼这首诗的题目好长《世传徐凝瀑布诗云一条界破青山色至为尘陋又伪作乐天诗称美此句有赛不得之语乐天虽涉浅易然岂至是哉乃戏作一绝》:

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苏轼非常瞧不起徐凝的这首瀑布诗,对于白居易称赞这首诗表示不解。乾隆十五年御定的《唐宋诗醇》记录了这个故事:

苏轼曰:仆初入庐山,有陈令举《庐山记》见示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诗,不觉失笑。开元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其实徐凝的这首诗也是千古绝唱,只是珠玉在前,苏轼认为徐凝与李白相比未免有些逊色了。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一首小学生也能倒背如流的唐诗。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李白写了两首《望庐山瀑布》。

二、五言古风

另一首是五言古体诗: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中“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极具神韵。还被西游记中的一首五言律化用,西游记第1回《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中,记录了猴子们初次见到花果山水帘洞 :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喊一声,都拖男挈女,呼弟呼兄, 一齐跑来,顺涧爬山。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但见那: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余流润翠微,潺湲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三、为什么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更受欢迎?

后人称杜甫为集大成者,各体兼工,其实李白也是各种诗体都有佳作。与杜甫相比,李白的七言律诗数量较少佳作不多,但是李白的七言绝句与王昌龄媲美,是唐朝七言绝句的双璧,这一点有比杜甫有优势。

除了李白的这首七绝的确出色以外,七绝这种诗体短小容易传抄背诵也是容易流传的原因。否则也不会连小学生么都能背得滚瓜烂熟。

另外,七言绝句在唐朝大多是可以传唱的歌辞,因此也比长篇的古风更受歌手们的喜爱。

结束语

一首诗是否流传,未必在于这首的艺术水平的高低。例如唐诗三百首中有不少诗的质量不算太高,但是因为入选畅销书,所以广为流传。

今天我们推崇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明朝以前默默无闻,除了《乐府诗集》收录以外无人问津。

可见流行的、大家喜闻乐见的,未必是优秀的作品。很多作品不是不好,只是我们不了解。

@老街味道

请问: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绝句还是古诗

问题:请问: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绝句还是古诗?


前言

题主这个问题的意思我能猜出来,是问这首诗是近体诗(格律诗)还是古体诗?但是题主的提问方式并不太准确。

一、绝句既有近体诗也有古体诗

绝句的出现早于近体诗,所以早期的绝句都是古体诗,后来近体诗出现以后,绝句才有近体和古体之分,因此不能简单地把绝句定义为近体诗的一种。

例如唐朝人李白的《静夜思》就是一首古体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而南北朝·萧纲的《夜望浮图上相轮绝句诗》虽然写于南北朝,却是一首近体绝句:

光中辩垂凤,雾里见飞鸾。定用方诸水,持添承露盘 。

萧纲即梁太宗、梁简文帝,是梁武帝萧衍第三子,萧衍是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体诗人之一。

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罕见的近体绝句:平起仄收式样。

齐梁永明体是早期的近体诗,但是他们多数失黏,偶尔有完全符合后来格律的近体诗,多是巧合。

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近体绝句还是古体绝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四句的诗,就是绝句。这首诗是仄起平收的近体绝句,之所以题主会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第二句的”看“字读音:

遥看瀑布挂前川

其句式是【中平中仄仄平平】。如果大家读作kàn,就出律了。所以这里应该读作 kān。

看,读作kān,在今天也有这种读法,例如~护,~押,~门,有守护监视的意思。不过在古代,看见,探看,看望,也可以读作kān。例如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又如《书愤》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当然也有很多读作kàn,例如《秋夕》, 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kàn牵牛织女星。

又如押仄韵的《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後院》, 张先

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结束语

古诗词中平仄两读的字有很多,其中也有区别。

有的字平仄两读意义不同,所以不可乱用。例如中,中箭的中是仄声,念做zhòng;中间的中是平声,念做zhōng。

看、过、听等这一类平仄两读的字意义相同 ,是可以随便用的。例如:

莫听tìng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tīng。

@老街味道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