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为什么说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为古代统治阶级服务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三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三纲”是指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合称“三纲”。

纲,是提纲总绳,即属于支配地位的意思。就是臣要绝对的服从君主,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这套封建社会君臣、父子、夫妇之道,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过历代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条。

为什么说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为古代统治阶级服务的

一直以来,说孔子的思想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有一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所谓统治阶级,是一个中性词,有好的、进步的统治阶级,也有腐朽反动的统治阶级。如果笼统地说为统治阶级服务,是不准确的。

那么,孔子的那个年代,还是奴隶制的社会,统治阶级当然是奴隶主阶级。当历史进入秦汉以后的历朝历代的封建社会后,汉代提倡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直为以后历代统治阶级所遵从。那么统治阶级又成了封建地主阶级了。

孔子的思想学说都体现在《论语》中,我们研究《论语》,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表面上看,好像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能够长久地统治下去。那么怎样才能长久呢?那就是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的核心是什么?要仁爱,要亲民。不仁爱,不亲民,百姓就会造反,政权就会被百姓推翻。他一生周游列国,向统治者宣讲自己的主张。至于统治者听与不听,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就孔子的思想本身而言,其实是为庶民百姓的。

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表述得更明确:君为轻,民为重。

如果简单地认为孔子思想是为奴隶主,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那我们今天就得彻底抛弃儒家学说,也不会建立那么多的孔子学院。

什么是古代的“三纲”

是中国人都知道,“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最需要部分。浅显的解释是,臣、子、妻都被系在绳子上,只要君、父、夫一拽绳子,你就要无条件的动和服从。

这不过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为了更好的掌控人心,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疯狂进行“洗脑”,残害人性的一种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苛刻的“三纲五常”早已被抛到了爪哇国,但细细思寻,又还能找到具有极力意义的蛛丝马迹。

君为臣纲,上下级的关系。

我们在公司上班,公司就是我们的上级。以公司的利益为上,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便是我们明智的选择。此时的纲,体现的是“忠”。

父为子纲,父与子关系。

时光无情,岁月荏苒,曾经年轻的父母如今步履蹒跚,需要孩子们的关爱和照顾。常回家看看,多花点时间陪陪老人,或者把父母接到身边悉心照顾。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此时的“纲”,体现的是一个“孝”,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美德。

妻为夫纲,亲密的两性关系。

中国的家庭,一般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外辛苦打拼,回到家里了,自然希望多一些妻子的温暖的关怀和爱。妻子处处对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而且毫无怨言,在这里更多的是源于“爱”。

任何一个新思想的出现或新事物的发生,都会有它极积的意义,“三纲”也不例外,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去对待它的过去和现在。

古代的“寡妇”是如何坚持一辈子不再嫁的

关于这个话题,我认为这主要是受古代传统封建礼教束缚的影响,因为古代有“好马不配二鞍,好女不嫁二夫男”的说法。丈夫就是不在人世了,女人也要守寡一辈子,如果女人再嫁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就会受到街坊邻居冷言冷语的嘲讽。所以民间就有了这样一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给扁担抱着走”的说法。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