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深度揭秘《狂飙》诞生记:一次传统手艺的回
发布时间: 2023-07-11

主创深度揭秘《狂飙》诞生记:一次传统手艺的回归

“如果这个世界有如果,我是说如果,我好想回到旧厂街那个鱼档,和弟弟妹妹度过那年的春节。年后,我会把那台准备送给小龙的彩电留下,我会把它放在家中,我要和弟弟妹妹一起看春晚。”

2月1日晚上,演员张颂文在社交媒体发布短文,回答了很多网友问他的那个问题:最喜欢哪个阶段的高启强。电视剧《狂飙》当晚在爱奇艺平台迎来大结局,在他发布短文前不久,观众刚刚见证了高启强的终局:吃了安欣送来的饺子,这位京海市黑恶集团头目被执行死刑。他再也没能回到那个鱼档。

热度持续狂飙的《狂飙》,在2023年初的荧屏上留下了两个具有经典潜质的角色:张译饰演的警察安欣和张颂文饰演的高启强。一白一黑两个人物,被他们演绎得有血有肉,20年惺惺相惜又正邪对立的剧情设计,显示出这部剧集师法经典戏剧和电影的艺术追求。

已经不必赘述这部现象级剧集的火爆程度。春运的火车、上下班的地铁上,人们手机里齐刷刷都是这部剧。从数据来看,《狂飙》超越《赘婿》《人世间》等,成为爱奇艺站内热度最高的剧;CCTV-8电视剧频道黄金档收视率创历史新高。更新大结局那晚,微博热搜前20条里的12条来自《狂飙》。

导演徐纪周(左)在《狂飙》拍摄现场。本文图/受访者提供

作品爆火后引来的各项活动和采访密不透风,让《狂飙》导演徐纪周处于兴奋状态。大结局的两天前,他在制片公司接受专访,屋里并不太热,他上身却只穿着一件黑色短袖T恤,胸前印有“狂飙”的片名。

这部剧到底是如何诞生的?他详细讲述了制作的来龙去脉之后,想起一句观众的评价:老派国产剧的回归。他觉得这句评价很准确,也是很高的褒奖,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在召回这个行业的传统手艺。

沧桑感,唏嘘感

大约三年前,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资深制片人戴莹第一次见徐纪周时,被一阵扑面而来的兴奋劲儿吸引。那一天,徐纪周滔滔不绝地讲着对一个新项目的构思,20年、三幕剧的结构已初见雏形。“我说你不应该是个老导演吗?怎么看上去这么血气方刚,像个少年一样?”戴莹回忆道。

展开全文

1976年出生的徐纪周,是电视剧圈内中生代导演,2004年开始执导作品,保持着几乎一年一部剧的节奏。他涉猎题材广泛,颇受好评的《永不磨灭的番号》《战雷》等都是他的作品,他觉得似乎是命中注定,拍军警题材容易成功。

那次见面是他和戴莹第一次讨论《狂飙》。2019年,留白影视公司找到徐纪周,希望由他执导一部扫黑除恶题材的剧集,这部剧将由中央政法委等相关部门指导,并提供真实案例作为素材。同年,在此类题材上有着丰富经验的爱奇艺也加入了这部剧的制作当中。他们可能都意料不到,这部剧将在三年后成为一部现象级、并很有可能在中国电视剧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剧目。但徐纪周当时心里很清楚,这部剧为他提供了一个机会,能够将他的创作经验、人生经验、对现实社会的认知和对艺术的追求融于一体。毕生所学,只为此刻。

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第一个浮现在徐纪周脑海的画面,是大年夜一个跟同事调班的小警察与一个受欺负的商贩在审讯室相遇,两人一起吃饺子,友谊由此建立。这个画面在他脑海中萦绕不去,往后所有故事都从这里生长出来。

《狂飙》剧照:安欣(张译饰)与高启强(张颂文饰)。

这就是第一集中安欣与高启强相识的场景。

勤快本分的鱼贩高启强,为了保住菜市场里位置极好的摊位,给管理员兄弟送去了一台彩电,但已经有人捷足先登,送了最时兴的等离子电视。除夕当天,高启强去说情,却被羞辱一番后轰出门,电视也被摔得稀烂。高启强火冒三丈,闯进门去,反被一屋子的人打得头破血流。

除夕之夜,鼻青脸肿的高启强被关在审讯室,鼻梁上贴着创可贴,刚入行的年轻警察安欣和李响负责审讯。安欣心软,同情高启强,想给他松松铐、喝口水,而李响则坚持照章办事。屋外,高启强的弟弟和妹妹给哥哥送来一盒饺子,安欣犹豫再三,让他们进了审讯室隔壁的会客厅,收下饺子,调大电视音量,让高启强也能听见春晚的声音,满足了弟妹俩的期望。

在规则范围之内,除夕夜还在值班的小警察,尽力给了这个鱼贩一家一个完整的大年夜。高启强心领神会,满怀感激,举起空纸杯,祝福安欣“新年快乐”。安欣吃着饺子,抬头撞上高启强的笑容,一时竟不知所措,报以羞涩一笑。

这也是张译和张颂文进组后拍的第一场对手戏,《狂飙》尽量按照时间线拍摄,让演员跟随角色成长。拍摄当天,两个演员都加了很多细节处理,飚戏从第一场戏就开始了。

“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演员,你想一招,我也得想一招儿,互相叠加,互相飚戏。”徐纪周说,“演员们都给角色加了很多生活细节,虽然剧情的戏剧性大开大合,但他们的表演让观众忽略了戏剧性。”

《狂飙》拍摄现场。

安欣与高启强在整部剧中有多次吃饭的戏份,每一次都有弦外之音。这些吃饭戏也是徐纪周自己最喜欢的戏,“吃饭是中国最有仪式感的事儿,但其实都不是为了吃饭,都有其他的意思。安欣和高启强的全部交往,都在一顿一顿饭里头。”两人的友情建立于此,崩坏于此,最终又返照于此。

戴莹最受震撼的也是一场吃饭戏。安欣已经抓到高启强的把柄,请高吃面,劝他自首。安欣不断向高套话,高则一边吃面,一边精明而沉着地化解了每一次交锋,赢下了这场心理战。看样片时,戴莹被这场戏征服,高启强的可怕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下显露无疑,“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高启强,他不是一般人,所以才会有这样的人生走向。”这些含蓄隐忍而意味深长的表演,将人性刻画得令人信服。

对于人性的刻画和命运的展现,正是这部剧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得益于剧情设计,也仰赖于精湛的表演。几乎每一位主角和配角,都有着鲜明的性格、明确的动机、合乎情理的转变,更有时代沉浮中的命运感。

徐纪周初次与张译和张颂文聊戏,都告诉他们,希望这个戏能拍出一种“回首岁月的沧桑感和唏嘘感”,这两个词最终成为整部剧浓郁的内在气质。

一系列设计都在强化沧桑感和唏嘘感。

比如首尾对照的两次送饺子,象征的都是友谊。结局虽然是安欣亲手将高启强收入法网,但送饺子的那一刻,两人都想起二十年前的大年夜,正是这种情感的不渝让观众感慨万分,赚取眼泪无数。再比如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结尾,安欣与高启强两次擦肩而过,象征一对朋友终于分道扬镳并反目成仇,高度象征性的形式设计,强化了两人不同的选择和本性。

《狂飙》拍摄现场。

《狂飙》编剧朱俊懿说,这部戏的剧本写了三个层次,表层讲底层“逆袭”的故事,充满紧张的戏剧冲突;中层讲人生百态,每个位置都相互制约,局中人都有不得已;深层则是在讨论追求与命运的问题。

命运感在很多配角身上都有深刻的体现。被收买的刑侦支队队长曹闯,作为公安局资历最深、工龄最长的“老刑侦”,原本可以按部就班升副局长,但时代突然变了,工龄不如学历重要,他失去了优势。腐化的政法委书记赵立冬拉拢他,承诺帮他升上副局长,他答应了,因为他不甘心。高启盛走上贩毒道路并最终毁灭,是因为囤了几十万台小灵通,谁知一夜之间小灵通就被扫进垃圾堆,他转而偷偷贩毒填补窟窿。

如朱俊懿所说,很多悲剧都是源自命运的莫测,人为难以控制。《狂飙》中很多角色的背后,都有一双命运的翻云覆雨手。

现实是最好的编剧

《狂飙》的剧本从2020年开始创作,写了一年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当时临近尾声,一些案件陆续披露,《狂飙》主创得以在一个特定场所看到很多解密的卷宗,只是不能带任何资料出来,也不能拍照或复印。

那些案件令徐纪周感到震惊,尤其是其中隐蔽化的犯罪手法,已经远远不是他20年前见到的那些简单粗暴的方式,常常突破他的想象。他们将真实案例融入剧情中,剧中黑恶势力和腐败案件大多有现实依据可查。

剧中呈现了一个利用强制献血催债的桥段。高利贷放贷者讨债时不用极端暴力手段,而是拉着借贷人去献血,一连献了三家,借贷人已经唇色发黑,当场打电话让父亲卖房还贷。这是发生在广东的真实故事。

还有放高利贷者开了个酒厂,取名“醉茅台”“盖茅台”之类,酒的成本只有几块钱,挂在网上按茅台价格卖。借贷时明面上按正常利率,但暗地里要求借贷人必须买酒,以这种纸面上合法的方式敛财。

《狂飙》拍摄现场。

“这种情节是我们编不出来的,真的得去采访才能知道。”徐纪周说,扫黑剧与一般主打悬疑的警匪剧不同,情节必须接地气,因为案件中发生的事都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一定要让大家相信,这是我身边会发生的事儿,才会有共情。如果大家不信,游离了,那就是来看个乐儿,这事儿我们就失败了。”

《狂飙》三幕剧的时代背景也隐含深意,紧贴着二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变迁。整部剧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十二三集,对应2000年、2006年和2021年,分别围绕徐雷命案、莽村土地工程和调查组办案三个核心事件展开。

千禧年,黑恶势力的行事风格主要还是好勇斗狠,贾冰扮演的徐江就是典型代表,动辄聚众械斗、闹市行凶。但“产业”做得不大,如同《征服》里的反派刘华强,也就是开了一个托运站。那时正在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上学的徐纪周,跟着导演高群书做纪实公安剧,去地方公安局采访,所见多是鲜血淋漓的极端暴力案件。《狂飙》第一单元充斥着械斗、活埋等情节,反映了他关于那个年代的记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