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天府之国,还是益州疲弊《隆中对》和《出师表》矛盾了吗?诸葛亮的《隆中对》最核心的知识点是什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是天府之国,还是益州疲弊《隆中对》和《出师表》矛盾了吗

《隆中对》和《出师表》都是诸葛亮的杰作,提到的益州虽是同一个地方,但这两篇文章却写于不同时期。因形势需要,目的不同,里面所写的天府之国的益州和疲惫的益州并不矛盾。

《隆中对》是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刘备创业制定的一个战略规划,当时正是207年,刘备还是一个无立椎之地的流浪创业者,急需得到一个可安身发展的地盘,诸葛亮适应刘备的需要,就为刘备献上了这篇隆中对策。《出师表》写于228年,刘备已死,刘禅继位,诸葛亮安五路,平南中,稳定蜀汉局势后,要秉承刘备遗志,北伐曹魏,临出师之际,为刘禅上了这篇出师表。《隆中对》中说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而《出师表》中则说益州疲惫,正值危急存亡之秋。这两篇文章都是在分析当时益州的形势,但因时间变化,分析形势的目的已发生了根本变化。《隆中对》是说给刘备的,目的是促使刘备取益州;《出师表》则是说给刘禅的,目的是教导刘禅要守好益州。因目的不同,为了达到目的,让受众能入心入脑,去接受这一观点,就需要列举出不一样的证据。为了让刘备取益州,就得让刘备了解益州的好处,相信取得益州是创业的最好基地,因此诸葛亮就说益州沃野千里,国富民丰,是很好的创业之基;为了督促刘禅守好益州,就得告戒刘禅当前益州是个什么情况,多么疲惫多么危急,决不可掉一轻心,促使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守好后方益州。正是由于目的不同,诸葛亮才把同一个益州,分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益州在历史上就是四川成都平原一带,早在战国初期,秦国派兵占领了巴蜀之地,还在这里设置郡县,派李冰父子到这里做郡守,加强治理。李冰父子结合成都平原的地势,为了确保平原耕地都能得到灌溉,就大兴农田水利,开发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使整个成都平原的土地都得到了灌溉,从此成都平原成了旱涝保收的沃野之地,也成了秦统一六国的重要粮食保障基地,后来又成了刘邦争夺天下的重要根据地。诸葛亮说益州沃野千里一点儿没有夸张,成都平原一直都是巴蜀的重要粮食产地。在207年以前,益州很少经战火,黄巾起义、中原混战,都基本上没有波及益州,因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随着战乱区人民的迁入,更促进了益州生产的发展。刘璋父子治巴蜀虽暗弱无能,但能因循守制,不大折腾,因此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曹魏,临出征给后主刘禅上了这道《出师表》。这时的益州已不是二十多年前的益州,它相继经历了张鲁入侵、刘备入川、汉中之战、南中叛乱、夷陵之战等战火洗礼。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经历的每一次战争,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成都平原虽沃野千里,也经受不住如此的折腾,因此,蜀汉的人力物力资源都存在着疲惫困乏的情况,在诸葛亮平南中以后,生产虽得到了恢复发展,但仍不容乐观,仍需继续大力恢复,只有这样才能助力北伐。因北伐时不我待,蜀汉等靠不起,诸葛亮等靠不起,北伐曹魏是蜀汉的历史责任,在蜀汉经济尚未完全恢复之际,诸葛亮就迫不及待要北伐,作为后方的益州,自然是支持北伐的坚强后盾。诸葛亮深知益州的经济形势和军事储备,为了激励刘禅在后方励精图治,只能如实告戒刘禅,益州疲惫,正处危急存亡之秋,切不可乐观,要恢宏先帝遗德,精心治理好益州。

《隆中对》和《出师表》两篇文章,都是诸葛亮的千古名文,里面的益州在《隆中对》中确是天府之国,那是战略的需要,也是历史形成的事实;在《出师表》中又确是疲惫之地,是劝戒的需要,更是二十年来战火洗礼的结果。世易时移,行为目的也要随之转变,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抢抓机遇做事。

诸葛亮的《隆中对》最核心的知识点是什么

在20世纪80年代有专家给出了权液的论断说:是关羽破坏了诸葛亮“北拒曹操,南和孙权”的战略思想,和孙权闹僵了关系,以致两面受敌,兵败麦城,丢失荆州,致使诸葛亮隆中对中,分别从荆州和益州两路出兵夺取中原的决策变成只从益州一路单向出兵,从而孤掌难鸣,大事难成!这个说法在学术界的较长时间里得到了认同。几年以后,又有了新的说法,说关羽在荆州时听说马超被降服,竟然写信给刘备要人川与马超比试武艺,诸葛亮为此则写了一封信给关羽,说关羽文武双全,马超等人与他不是一个层次的,因而关羽没有必要入川与马超比试武艺。关羽收到诸葛亮的信以后十分得意,让部下传阅此信,果然不再提要与马超比武了,因而刘备集团减少了一场内耗,但却助长了关羽的骄横气焰。因而大意失荆州,造成了刘备集团最大的战略失误。

这两个看法不无道理,又是专家之言,然而,我个人却不是很认同这种说法,因为上述说法是一个执行问题,并不是决策问题,至多不过是因为执行不力而导致了决策不能落实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包含了重大的决策错误,因为“隆中对”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这里就暗含了今后刘备要建都于成都的思想。

《隆中对》战略中为什么没有考虑东吴背后出击的危险性你怎么看

说到《隆中对》,且不管是真是假,就以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所记载的内容来说吧。

根据题主这个问题,豹眼以为核心的就是传记中的一句话:“。。。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

对于诸葛亮这个提法,可以理解为,外结好孙权是前提,如果与孙权搞不好关系,龌龊不断,不要说“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就是自保、生存下去也是个难事。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如何会去跟刘备讨论防范孙权的事呢?

更重要的一点是,诸葛亮的战略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取得荆、益州二州;第二步等待天下有变再出兵讨伐曹操。

联合孙吴不仅是讨伐曹操的前提,也是取得荆、益的前提,还没有完成第一步计划,就在讨论如何防范孙权的问题,不现实。

《隆中对》仅仅是一个战略规划,就像取得荆、益二州,不会完全像设想的那么发展,孙刘联盟也不会完全像设想中那么牢固而持久。

刘备、诸葛亮也不会傻傻地按图索骥,就按照这个规划去执行,自然会动态的、随时根据局势的发展来调整。

比如,刘表突然病逝、刘琮投降曹操;孙刘联盟在赤壁共抗曹操;湘水划界与孙权妥协,全力对付曹操等等,都是根据时局,随时调整策略,但根本还是在《隆中对》战略基础之上。

时局的发展受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预见的,但在《隆中对》设定的战略基础上,都可以灵活的调整。

其根本的一点,就是把曹魏作为死敌,孙权是联盟、合作的对象。

联盟是为了利益,利益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坚持既定的原则下,妥协、斗争,这才是现实的。

因此,在豹眼看来,《隆中对》没有提及背后孙权袭击的风险,并不等于就不设防,完全信任东吴。同时,不管在何种情况下,孙刘联盟不能破裂,必须坚持。

这是《隆中对》的核心要点,但刘备忘记了初心,夷陵之败,是咎由自取。

这就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不能坚定地执行计划,率性而为,不可能走得长远。

这是刘备留给后世的教训。

郭嘉的《十胜十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较,谁更优秀

战局与时局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面对强大对手,《十胜十败》是战局分析:定战胜方略,解众士疑惑,强主帅信心!

《隆中对》是时局分析,全局眼光,攻守兼备,政军同步,情理共彰!

历史上,时局同战局兼有的战略分析有:毛泽东《论持久战》、林肯的《解放宣言》!

《十战十败》是战局分析标本,曹操视之为宝。但是,曹操后来赤壁之败,司马懿说得中肯,时局不对也,人心向汉是时局,曹操没把握好!才有赤壁之灾!

《隆中对》是高瞻远瞩而又可行的纲领!是得到刘备集团的一致认可的。虽然,刘备在联吴抗曹上走了弯路,但他在临终前还是同意联吴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