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败为胜是什么意思(历史上有哪些反败为胜的事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哪些反败为胜的事例

谢谢邀请。

这种反败为胜的战役有很多,群雄混战的时代较多。例如,三国里的官渡之战,春秋时期的槜李之战,战国时期田单的火牛阵破敌等。今天就来讲讲田单的火牛阵吧!

之前,燕国名将乐毅率领五国之师大败齐国,然后燕军又独自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只剩下莒县和即墨两座孤城。即墨的大夫战死,大家便推荐足智多谋的田单为首领,率领全城百姓抵抗燕军。

正当双方相持不下之时,燕昭王去世,其子燕惠王即位。田单知道他和乐毅有过节,于是就派人到燕国去行使反间计,宣称乐毅这么久攻不下这两座城池,其实是想做齐王,如今齐人最担心的就是怕燕惠王换将。

燕惠王马上中计,便派骑劫去代替乐毅。乐毅害怕遭到燕惠王的报复,便投奔赵国去了。燕国的士兵都为乐毅感到忿忿不平,连大将乐毅都这样的下场,谁还愿意为燕惠王卖命呢?田单的这招反间计既逼走乐毅,又动摇了燕国的军心。

田单又心生一计,将城中百姓每日摆放祭品,引得鸟儿时常盘旋在即墨的上空。燕军感到奇怪,田单扬言是神仙下凡要助齐人反击燕军。接着,安排一位士兵冒充神仙,先后放出两则预言。燕军信以为真,先是割掉齐人的鼻子,放在队伍前列,齐人害怕受此刑罚而全力守城;然后又掘坟焚尸,齐人个个义愤填膺,请求出战。

田单隐匿精锐部队,派老弱妇女上城楼防守,又派使者出去谈判投降事宜,另安排有钱人贿赂燕军,要求其放过自己的妻妾,如此一来,燕人对齐人的投降更是深信不疑。燕军看见齐人将要投降,多年来的夙愿终于要达成,顿时懈怠。

田单见此,收集1000多头牛,披上大红蛟龙图案的被服,牛角上绑上尖刀,牛尾上绑上渍满油脂的芦苇,点燃。火牛从提前挖好的城墙洞穴中跑出,发了疯似的冲向燕军。燕军看不清楚来的是何方怪物,顿时惊慌失措,死伤无数。跟在火牛后面的5000精兵趁机杀入敌军之中,老百姓擂鼓呐喊,声势震天。燕将骑劫被杀,燕军大败而逃。

田单乘胜追击,不久便收复了齐国的70多座城池。田单也因此被封为安平君。

田单这场翻身仗打得可谓精彩之至,先使反间计逼走乐毅,又利用燕军激起齐人的斗志,再故意示弱让燕军懈怠,并利用火牛阵突袭燕军,率领愤怒的齐人,杀死燕军主帅,收复齐国城池。没有了乐毅的燕军,在田单层出不穷的妙计下,即使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啊!

历史上,有哪些反败为胜的战役

韩原之战反败为胜,皆因源于细节。

公元前645年,秦国与晋国在韩之原展开大战,秦国反败为胜,俘虏晋君。

一、战争起因

1、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晋国大乱,公子夷吾想继位,派郤芮送重礼贿赂秦穆公,许诺说:“如果得以回国,愿将晋国河西地区割让给秦国。“于是,秦穆公派兵送夷吾回晋国。齐桓公听说晋国内乱,也率领诸侯来到晋国。秦国和齐国共同护送夷吾到晋都,立为国君,是为晋惠公。惠公继位后,立即毁约,不割让土地给穆公。穆公倒也宽厚,没有在意,大概认为不是自己的土地不贪。

2、公元前647年(晋惠公四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向秦国请求购买粮食。

秦穆公询问大夫百里奚的意见,百里奚说:“天灾流行,各国都可能发生,救助灾荒,敦睦邻国,是国家应尽的道义。应该答应晋国。“

邳豹因父亲被晋国所杀,于是请求穆公趁机攻打晋国。

穆公想了想,觉得百里奚讲的有道理,说道:“惠公虽然可恶,但晋国百姓是无罪的。“于是调派船只给晋国送粮。运粮的船队,从秦国都城雍城至晋国都城绛城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3、第二年,没想到轮到秦国闹饥荒了,于是穆公向晋国请求购买粮食。

晋惠公与群臣商量,大夫庆郑说:“靠秦国的力量登上君位,过后便背弃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还借粮食给我们,现在秦国饥荒请求买晋国的粮食,给他们就是,有什么可顾虑的,还要商量?“

晋惠公的舅舅虢射说:“往年上天把晋国赐给秦国,秦国不知道夺取还借粮食给我们。今天上天把秦国赐给晋国,晋国岂能违逆天意?趁机攻打他们。“

晋惠公听取了舅舅的奸计,不给秦国粮食,反而发兵去攻打秦国。

二、战争过程

晋惠公一而再、再而三地背信弃义,挑战秦穆公的底线,穆公也生气了,也发兵讨伐晋国。

1、公元前645年(晋惠公六年,秦穆公十五年)春天,秦国度过灾荒,秦穆公亲率军队,以邳豹为将军大举进攻晋国。

2、晋惠公对庆郑说:“秦军已经接近国境,该怎么办呢?“庆郑说:“秦国曾护送君王回国即位,君王却违背割地的诺言;晋国饥荒时秦国援助粮食,秦国饥荒时晋国却背弃恩义,反而想趁它饥荒进攻它,秦军攻入国境不也应该吗?“

3、晋惠公让步阳驾御战车,让徒担任车右,亲自率军抵御秦军。

4、两君舆论较量:

秦穆公、晋惠公双方军队在韩地相遇, 晋惠公派遣大夫韩简子去下战书,书中写道:“寡人不才,能集合我的部下而不能让他们离散。君如果不回去,我们没有理由逃避军令。”

秦穆公命大夫公孙枝回复,回书写道:“君没有回国,寡人为他忧惧;回国后没有继位,寡人还是担忧。如今君已即位,寡人敢不遵从君的命令!”

这是绵里藏针,谴责晋侯忘恩负义,而又表达的委婉含蓄,理直而辞恭,成竹已在胸。中国古人的语言学、外交辞令水平之高,令人钦佩。

韩简子看到秦穆公的应战书,说道:“我如果能被俘虏、囚禁就是幸运的了。”搞不好就要命丧疆场了。他已经从事理的曲直预见到了战争的胜负。

5、即战之日,秦穆公、晋惠公双方军队在韩地原野上,各自将战车排列成战斗阵形,摆开战场,准备战斗。

晋惠公为鼓舞士气,一车当先,奋勇杀入秦军,然而晋军左、右两翼很快就被秦军击败,溃散而逃。惠公见形势不妙,急忙调转马头,领兵撤退。惠公的小驷马被混乱的战斗场面所惊吓,狂怒嘶奔,陷在泥沼中盘旋不出。秦穆公率领麾下战车,疾驰追赶惠公。惠公慌急中,看到庆郑在不远处迎敌,慌忙召庆郑前来救驾。

庆郑数谏不听,臣子也有不高兴时候。庆郑一边迎战追兵,一边向惠公高声喊道:“刚愎自用,不听劝谏,违背占卜,本来就是自取失败,你又何必逃避呢?”话虽如此说,还是派梁由靡接应惠公。

6、惠公上了梁由靡的战车,梁由靡御戎,虢射为车右,转而迎战秦穆公,穆公反而又陷入数辆战车的包围之中。激战中穆公被铜戈击伤,情形万分危急。

7、细节决定胜负,秦穆公得救。正在秦穆公性命堪忧之时,只听阵外杀声震天,一群农民如旋风般拼命杀入重围,协助穆公杀散晋军,救出穆公。连穆公都不明白哪来的农民救援他?

原来,数年前,穆公丢失了一匹宝马,被岐山下三百多个农民捉住,宝马对农民来说无用,所以干脆杀掉吃马肉了。官吏要治他们的罪,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原因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不喝酒,会伤人。”吩咐赐酒给他们喝,赦免了他们。这次,这三百人听说穆公要去攻打晋国,自愿跟随效命,以报答赐酒、被赦免的恩德。

看来多行仁德、善事还是会有好报的。

8、秦穆公与300农民勇士以及众将士勇气倍增,一鼓作气,杀败晋军,俘获晋惠公,捆绑在战车上,带回秦国。

三、战争后续较量

穆公俘虏了晋惠公回到秦国,向全国发布命令:“人人斋戒独宿,我将用晋君祭祀上帝。”

1、秦穆姬,穆公夫人、晋献公的女儿、晋惠公的异母姐姐、齐桓公的外甥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秦穆姬听到穆公的号令,于是,脱去华丽的宫装,穿上一身丧服,赤着双脚,拉上三个亲生子女——太子莹、次子弘和女儿简璧,母子四人登上高台。命随从在台上、脚下堆起厚厚的柴草,手中拿着火燧。她派遣使者也穿着丧服,前去迎接秦穆公,对穆公说:“上天降下灾祸,让我两国国君不是以玉帛(bo)相见,而是兴动甲兵。如果晋君早晨进入国都,则我就晚上自焚;晚上进入,则我就明早自焚。请君主裁夺。”

这一招厉害吧!非大智大勇之人,是想不出的,即使想的出,也做不出来的,真是羞煞须眉也!谁又能说古人愚昧呢?

穆公感到事态严重,只得把军队驻扎在郊外,暂时把晋侯囚禁在灵台。

2、周天子听说此事,说“晋君是我的同姓”,也派遣使者来到秦国为晋君求情。

3、晋国大臣与秦穆公的较量。

晋国大夫跟在秦军的车后,哭哭啼啼,一路跟随。晋大臣吕省也急忙赶到秦国。

秦穆公问吕省,晋国境内是否和睦?吕省回答说:“不和睦。老百姓担心失去君主而牺牲父母,不怕太子圉(yǔ)即位,都说’一定要报此仇,宁愿奉侍戎、狄’;那些贵族大臣们,则爱护自己的君主而自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