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根本来在兴教办学,打算教育救国,为何却去刺杀伊藤博
发布时间: 2023-07-17

1909年 10月26日9时整,一列专列缓缓停在了哈尔滨站台。

站台上一字排开着俄国军乐队、仪仗队、领事团,中国仪仗队和日本欢迎队。

喧嚣的军乐,日本侨民不断挥着日不落小旗的欢呼声,现场气氛无比热烈。就在这喧嚣阵阵中,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在众人的簇拥下慢慢走出车厢。他微笑着,向站台上等待检阅的军队挥动着手臂。

就在伊藤博文在站台上检阅军队时,侨民队伍中,突然有个年轻人拔出手枪,向他连开三枪。

伊藤博文很快就倒在了血泊中。

一时场面大乱,年轻人不但不趁乱逃走,反而从容不迫地丢下手枪,面对应声而来的俄国宪兵队大声喊了三声:“高丽亚乌拉(意即韩国万岁)!”随后遭到逮捕。

(安重根剧照)

这个年轻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刺杀伊藤博文?他后来怎么样了呢?

经过审讯得知,年轻人名叫安重根,是朝鲜人。

安重根出身于名门贵族顺兴安氏,祖上一直在朝中为官。他父亲高中进士后,曾被政府选为赴日本留学的70名学生之一。

由于朝鲜政权一直由两班把持,吏治昏庸,百姓苦难。为了能改革国政,一些士人发动了甲申政变,企图改变朝鲜的现状。

安重根的父亲就参与了政变。

在朝鲜政府和清廷军力的联合围剿下,政变失败,许多士人因此遭到残杀。

安重根的父亲为了躲避迫害,带着家人隐居在信川郡。

受父亲影响,安重根从小就立下了“以尚武主义,挽回民弱,以扶国危”的志向。

当时的朝鲜,也和清廷一样岌岌可危。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又逼迫朝鲜统治者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后,朝鲜在日俄战争中,成为两国争夺的肥肉。眼看着国家就要灭亡,不愿做亡国奴的安重根焦虑不已。为了能找到救国的办法,他先后到过中国的山东和上海,最终找到“教育救国”的门路。

安重根先是变卖家产,创办学校。同时,他还号召有志气的爱国者兴办学校,开启民智。在他的呼吁下,兴教办学在各地都掀起了一股风气。

(对马海战)

1905年,日俄之间发动对马海战。在这场战役中,日本几乎摧毁了俄国的舰队。获得胜利后,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以统监的身份,在朝鲜把持着外交事务。同时他还规定,朝鲜王在军政方面的决策也要知会他。另外他还对朝鲜官员颐指气使,颇像凌驾于朝鲜王之上的“太上皇”。

这无疑让国民愤怒。安重根等爱国人士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兴教办学的。他们的救国运动,让伊藤博文大为惊慌,于是不断对他们的学校进行破坏。随后,伊藤博文又找借口逼迫不肯听他摆布的高宗退位,随后他又解散了朝鲜军队。并规定官员任免都必须由日本人裁决,同时他还派出大批日本人出任朝鲜官吏。

安重根看到这一切,认为兴教办学实在是任重道远,不能解决朝鲜将要亡国的现实。于是,他再次离家出走,在朝鲜边境的朝鲜侨民中号召大家一定要团结一心,恢复国权。

在他的疾呼中,大家捐钱出力,并积极组织义兵,准备对占据在朝鲜的日本人发起进攻。

1908年,安重根率领50名义兵重回朝鲜,并与当地的义军组合成了一支200人的队伍,先后他们和日军发起了3次战争,打死了约50个日军,但是毕竟兵少将寡,在日军的围剿下,他们死伤惨重,最后只有安重根和3个人突围逃脱。

安重根认为之所以失败,还是因为没有结成团体,力量不大的缘故,于是他又以秘密结社的形式组建了“断指同盟”,一些爱国侨民纷纷断指血书,表示为朝鲜独立,在所不惜。

安重根意识到由于兵力不足,正面和日军冲突改变不了现状,他决定以暗杀日本高层的手段,打击日军在朝鲜国的飞扬跋扈。

他第一个想到的暗杀对象,就是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旧照)

1909年4月,日本决定将朝鲜版图合并在日本版图中。伊藤博文对此非常赞同,随后他辞去了韩国统监的职务,准备回国担任枢密院议长一职。

在归国之前,伊藤博文打算绕道哈尔滨,和俄国财政大臣见一次面。

安重根得知伊藤博文的出行计划后,认为这正是刺杀他的好时机。

为了稳妥起见,安重根和革命战友对伊藤博文将经过的站点多次踩点。最后发现蔡家沟站到处都是俄国宪兵,于是他们还怀疑伊藤文和俄国要人见面的地点,也许会选在蔡家沟站。

为了万无一失,安重庆让两个革命战友在蔡家沟站做刺杀准备,而他则赶往哈尔滨站。

1909年10月26日凌晨,一夜未睡的安重根再次检查了手枪后,看似悠闲地走出了客栈,坐上一辆马车前往火车站。

此时的哈尔滨站,已经被俄国宪兵戒严。不过,他们巡查的主要是欧洲人和中国人,对日本人则一律放行。

安重根的身形和衣饰,都和日本侨民无异,所以他跟着日本人进了候车室。

9点刚到,伊藤博文乘坐的列车就驶进了站台。

安重根混在日本人中,站在站台上迎接着这位日本重臣。

随后,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安重根旧照)

安重根被捕后,为了不连累革命战友,不论日本人对他如何严刑拷打,他始终坚持刺杀是他一己所为。并在审判的过程中,痛斥伊藤博文的罪行,并表示自己是义兵参谋中将,不是普通刺客,所以应该得到战俘该有的待遇。

安重根的言论和观点,更是让日本人非常尴尬。为了不让事情扩散开去,造成不利影响,日本人最后决定判他死刑。

在等待行刑的过程中,安重根在狱中大声疾呼:“中日朝三国理当联手合作,抵御欧美侵略。”为此,他还奋笔疾书,打算写下《东洋和平论》,以让更多的人觉醒。

可惜不等安重根写完,他就被推上了绞刑架。

安重根就义后,朝鲜人都对他的义举表示钦佩。由于朝鲜还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大家不敢公开欢庆,只能“万肩齐耸,各自沥酒奥室,以相庆贺”。

同时,朝鲜人也受安重根的影响,为了夺回朝鲜主权,对日本驻朝高层和朝鲜汉奸多次行刺。

其实不仅是朝鲜人,安重根刺杀事件还影响到了中国。

当时,袁世凯、孙中山等人都被他的义举感动,纷纷提词。后来,中国还将他作为故事原型,编成戏剧以惊醒当时被日军侵略的国民。

(参考史料:《安重根传》)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