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何理解“崇善尊道,修身治平”这句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如何认识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治国怎么治?民主与科学是两大支柱。儒家对支柱有何贡献呢?今日的腐儒们都耒说说吧,不要迴避!

如何理解“崇善尊道,修身治平”这句话

我觉得,崇善尊道,修身治平,是为官之道,更是为人道。顺应天地的循环轮回,尊循宇宙万物和生命的发展规律,是坚守正道的智慧和原则。积德从善,修身养性,培养阳刚劲健的正气。可以让邪气在无声无息中消失,可以避免和消灭灾难的发生。

格物、知至、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在中华古典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

谢邀。问: 格物,知至,诚意,正心,修齐治平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处于什么地位? 这一组古文化学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家庭,一个人应具有的思想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精神素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的一系列根本基础,是古文化中的哲学系列。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现实教育意义。个人认为,格物。是体现大自然环境中的应具有的一种品格。凡事有生命鲜活力的一切有生之物,有形之物,无生命之物都有各种各样的规格及体貌特征。例如,大自然中的林木,包括松柏,竹梅,花草等等,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生长规律,各有品格和姿态,显示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美。无生命力的房屋,包括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具等等物体,都有各式样的规格和不同的规格表象。人,更具有人物的各种性格和特征,人格是尊严的,品格是高尚的。知至。人的知识,人的践行,人的思想等等表现,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头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学而至深,行而至远。正心。人的心要正,不念邪,行的端立的正。修齐治平。人要有各种修养,包括文化,道德情操,思想观念等等方面,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修养。有了科学文化及各个方面的知识修养,才能治国,治家,治己。保证生活质量和走上的道路,也才能治平。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更高的发达水平。修正一切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有关规定和条文,增补新的措施,治理好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达到共同发展,强国富民的最大目的。诚意。对一个国,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起码要求,人人讲诚实,人人有诚意。在社会上形成互尊,互爱,互学,互进,互帮的良好社会风气。

儒家经典《大学》告诉我们“修齐治平”,这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有什么文化意义

《大学》里讲的“修齐治平”,说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的人觉得那是古人的规矩与己很远,有的人觉得“修身、齐家”与自己还挨点边,至于“治国、平天下”嘛,那不是俺老百姓的事。其实,仔细想想,这四条与当代人的生活工作都密不可分。

不修身,就无法融入当今社会,甚至会受到惩戒和惩罚。当下的中国是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那些贪官污吏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后来世界观随着权势的升迁发生了偏差,就成了人民的罪人。一些普通百姓,假设不守诚信成为失信人,照样上“黑名单”,因为社会诚信价值体系越来越完善。又有多少醉驾者,置公共安全于不顾,收到法律的制裁。

不齐家,家庭就会出现“木桶效应”。有些人自私自利,对老人不孝,或者有选择的孝;有些人一切向金钱看齐,对子女缺乏良好教育,两辈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时代性的鸿沟,导致父不父子不子;有些人夫妻关系紧张,社会基石不稳。有首歌唱的好,“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

治国,每个人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现在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不应该成为那个拖后腿的人。在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居家隔离,这本身就是一份贡献,就是参与了社会治理!

平天下,我们已经是地球村的主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当今的世界互联互通,地球这边打个喷嚏,那边太平洋就会泛起波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

古老的东方有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作为一名中国人,除了骄傲,就是自豪。疫情之下,更有切肤之感!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