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权宦是谁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明朝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大

首先明确一下,在大明十二监中,以司礼监权势最大,几乎大家耳熟能详的妖孽,皆出于此。在司礼监中,又有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和提督太监等等。在这些人里面,最有实权的是掌印太监,设一人;秉笔太监权力次之,设有若干名。

假如把司礼监看做一个公司,掌印太监就是总经理,秉笔太监就是副总。掌印说白了就是负责盖章,无论是御批还是圣旨不盖章就是废纸,盖了章就是天大的事情,这个权力在掌印太监手中,他是最后一道审查人员,过了他这一关,就正式生效了;秉笔太监是负责批红的,就是把皇帝的想法写出来,有点秘书的意思,他虽然批完了,但是也没法生效,得等着掌印太监把皇帝的印章盖上去才行。历史中的王振、刘锦和冯保等人都是掌印太监,而出名的秉笔太监貌似只有魏忠贤一个。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太监头都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我们接下来就讨论一下掌印太监和内阁首辅谁的权力更大。

大明的特殊制度

明朝与其他朝代不同,它完全废除了宰相制,把所有权力都归于皇帝一人身上。这里面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工作太繁忙了,大多数皇帝根本吃不消;第二是没了宰相,百官在处理政务上谁拿主意拍板。总不能各个衙门一窝蜂直接向皇帝汇报吧?

针对这两方面的问题,明成祖朱棣成立了内阁,让他们辅助自己理政;后面的明宣宗朱瞻基给了司礼监充分的权柄,让他们制衡文官集团。从此以后,内阁首辅被称作“外相”,而掌印太监则被唤为“内相”。

谁的权力大?

从制度上去看,两者本来就是互相制约的,只是权力各有侧重。总体看,双方实力相当,几乎是一样大。因为无论哪方有不同意见,这件事也干不成。内阁有权利把盖了章的批红驳回,司礼监这群妖孽能假传圣旨制裁百官(前提是皇帝默许)。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双方能打个平手。皇帝也可以从中制衡,让宦官制约文官,同时宦官需要依附皇权,这样无论哪方都得听皇帝的话。假如这种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一方被另一方消灭殆尽,这也是皇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谁更占上风?

虽然双方实力相当,从制度规定上,谁也奈何不了谁,但是双方总会有一方更强势一些。从与皇帝的亲近程度看,一定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更受信任,自然做事也更占上风。

通常能做到掌印太监的人,都是皇帝身边的老人,他们伴随皇帝从小到大,每天陪他玩、伺候他,朝夕相处中建立的感情,自然比外臣要深厚太多了。

从明朝的历史中也能看出,几乎所有的内阁首辅都会忌惮掌印太监几分。拿最有实权的一代名相张居正来说,他当首辅的时候,皇帝才10岁,可以说是权倾天下。他曾经向同僚骄傲的说“我哪里是辅政呢,我就是主政嘛!”,这话有点大逆不道,不过足以说明这位大明首辅的权势,那可是连皇帝手板都敢打的猛人。

尽管张居正如此飞扬跋扈了,但还是不得不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维持良好的关系。张居正对待政敌可以做到看谁不爽就直接打谁板子,但对冯保却是礼遇有加,丝毫不敢流露出文官对太监的鄙视,而且两人是平辈相交,张居正也不会因为自己的能力而对冯保盛气凌人。

连张居正对待司礼监掌印太监都是礼让三分的,何况其他时期的首辅呢?大明国祚276年里,张居正已经是最牛的首辅大臣了。

结语

大家一直有个误区:认为明朝皇帝宠信太监,而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其实任何朝代的皇帝都宠信太监,只不过明朝太监有合法参政权,所以更显眼一些。

比如清代,表面看对太监约束的很严,但他们依旧是皇帝最信任的群体。无论是勤政的雍正皇帝,还是菜市场大妈慈禧老佛爷,他们身边的太监总管地位都非常高,那些大学士、中堂们,都不得不巴结他们。

再举个例子,皇帝出行的时候,围在皇帝身边的从来不会是御前侍卫或者禁军这些个糙汉,而是一群翘着兰花指的太监。这说明皇帝是把身家性命的最后一道保障交给了太监们。你说皇帝最信任谁呢?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历史上最伟大的权宦是谁为什么

如果说司马迁是最伟大的权宦,该没人反驳吧?

公元前99年,此时的司马迁已经继任太史公之职。太史公看似名不见经传的一个“小官”,实际地位高于丞相,甚至独立于皇权之外,沿用子承父业的世袭制,不受皇帝任免。

这样的制度有效保证了史官记载史料的公正性,但也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不少学者认为,司马迁之所以被连坐处死,不是单纯的因为替李陵求情,而是汉武帝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皇权,从而对百官有效控制,才借题发挥采取此招。

从后面司马迁遭遇宫刑,其子全部改名换姓,司马家的世袭制度被打破,太史公的权力被削弱等种种迹象,都可以推测出来。但是由于没有史料作为支撑,只是单纯推测罢了,还是看看正史记载。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领5000人抗击匈奴5万人,经过10余天的浴血奋战,杀敌约1万人。最终援军迟迟不见踪影、粮草补给全部耗完,被迫投降。汉武帝对于降敌之事龙颜大怒,不单是损兵折将,更因将军降敌过于屈辱,严重影响军心士气。

群臣们纷纷附和,义愤填膺地将矛头全都对准李陵,数落种种不是。唯独刚正不阿的司马迁说道:“李陵将军为人忠义,与匈奴作战以寡敌众,依然不落下风,投降只是缓兵之计,实则等待良机再报效大汉。”

汉武帝虽然震怒,但李家三代满门忠烈,没有选择当场进行处置,而是派公孙敖前往打探消息。那时的汉匈关系剑拔弩张,哪能这么容易了解到实情。公孙敖担心无功而返受到牵连,于是污蔑李陵已经背叛大汉,现在正在帮助匈奴练兵。

汉武帝怎能容忍叛徒,直接下令诛杀李陵三族,司马迁也由于为李陵说情受到牵连,被定性为“诬罔之罪”,按律当斩。但当时西汉还是比较“人性化”,死刑犯也有选择不死的权利。要不就是拿钱买命,要不就是用子孙后代的命续自己的命。

生死抉择之时,司马迁已经创作《史记》5年多时间,如果慷慨赴义就将葬送个2代人的毕生理想。在一番权衡和思想挣扎之后,他选择了接受宫刑。顶着旁人异样的眼光,潜心创作,历时14年时间,一部52万字的“史家之绝唱”横空问世。

心血之作完成的同时,司马迁也将再一次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史记》想要流传于世必须经过汉武帝的批准,而《史记》本着实录精神,“原原本本”地记录了汉武帝的一生。(因司马迁遭遇宫刑,不可避免对其有个人色彩)

但在其中,对汉武帝推行的一些政策、选人用人都予以暗讽,甚至还揭露汉武帝残暴虚伪、奢侈纵欲。何等雄才伟略的汉武帝,看见《史记》中记录了太多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被气得当场吐血。

次日便将司马迁召进宫去,司马迁早已下定赴死的决心,并在呈报《史记》前,就叫家人把原稿藏于山林之中。汉武帝问道:“你就不怕我把《史记》销毁了,并杀了你吗?”司马迁答到:“人有人的命运,书有书的命运,我只是完成史官应尽职责。”

汉武帝虽然对司马迁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因为史官记录史料而被杀,不仅会给当时带来很多舆论,还会让后人对他产生更多负面看法。因此他放过了司马迁,但也保留了自己的底线,在世时没有将《史记》推广。一直到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在位时,朝廷清明、善于纳谏,司马迁的外孙才把准时机,将《史记》上书得到批准,“二十四史”之首才得以流传至今。

《史记》为什么这么伟大?网上的评价很多。在我看来,《史记》让我们原汁原味地了解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历史,在读《史记》的同时也增加了自身底蕴和处理事情的经验。

正如有人对历史这么评价:历史是什么?历史就是前人在应对人生、民族、国家等各种层面的挑战,所有成败得失的记录,这里面蕴含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智慧和方法论。

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曾说:“读史就像高人下棋,他们每走一步,都会留下一些历史印记。通过熟读历史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