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没毛病,为何仍需要更换刹车油?哪些汽车用品比较有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刹车没毛病,为何仍需要更换刹车油

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上,一般都要求刹车油两年或者四万公里就必须更换,我们去4s店保养时,他们也会建议我们及早更换刹车油。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说我的刹车油看起来颜色正常,性状稳定,刹车用起来还是杠杠的,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就要换刹车油啊?这是不是汽车厂家和4s店合起来坑我的钱啊!

其实汽车厂家这样规定是有道理的。汽车上的刹车油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即使外观没有任何变化,其内部物理性状也会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刹车油使用了两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必须更换。

制动液俗称刹车油,是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因为液体是不能被压缩的,所以从总泵输出的压力会通过制动液直接传递至分泵之中,在密封的液体管路中,当液体受到压力时,便会迅速而均匀地把压力传导液体的各个部分。液压制动便是利用这个原理来进行工作的。

由于制动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刹车油是汽车制动系统中传递能量的功能液,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汽车制动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所以要求刹车油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和各种使用条能件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因此,我国现行的制动液标准GB12981-2012《机动车辆制动液》为强制性标准,共有15项技术指标要求,分别是外观、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黏度(100℃、-40℃)、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容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和防锈性能,等等。如果其中的某一项不合格,这样的刹车油就可以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在这个标准中,有两个技术指标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分别是平衡回流沸点和湿平衡回流沸点。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纯净刹车油的沸点(干沸点)和吸附了一定比例的水之后刹车油的沸点(湿沸点),这两个参数越高越好。一般来说,刹车油的干沸点在200°C以上,而湿沸点在160°C以下。实验证明,当刹车油中的水含量达到3%时,刹车油的沸点就会降低25%;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刹车油的沸点会降低50%以上。比如说某种刹车油干沸点是210°C,当含水量超过3%时,沸点已经降低到152°C;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8%,沸点可能已经降低到100°C左右了。

如果湿沸点过低的话,汽车在长时间高强度制动时,比如长距离下坡,频繁紧急制动,会使刹车油的温度急剧升高,当达到刹车油的沸点后,刹车油就会由于沸腾汽化而失去了制动作用,这无疑是非常危险的。另外当刹车油混入水分后,刹车油的低温流动性也会变差,在极低温情况下会凝固,从而导致刹车失灵。还有就是,当刹车油混入水分后,还会锈蚀刹车分泵中的活塞,造成活塞卡死的故障(这种情况在一些后轮采用鼓式制动的车型上特别常见)。

那么刹车油使用多长时间含水量会超标呢?实验表明,一辆新车运行了1 2个月时,它的刹车油可能吸入了大约2%的水;运行 1 8个月时,含水量可以达到3%;运行五年以上,刹车油的含水量会达到7-8%。所以,当刹车油使用两年以上时,刹车油中含有的水分会使刹车油的沸点大大降低,在频繁制动时会使刹车油汽化而失去制动作用。这是刹车油必须定期更换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想要更精确的知道刹车油是否需要更换,最好的办法是检测刹车油的含水量,如果这个值超过了3%,我们就建议更换;如果含水量超过5%,那就必须更换了。

现在绝大多数的车型使用的刹车油都是DOT3等级醇醚型的,它的吸水性相对较强;如果想要更好的制动效果,可以选用DOT4等级酯类合成型的,它具有较强的抗湿能力,能分解所吸收的水份,从而减缓了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它的性能更好,当然价格也更高。一般高档车都选用这个等级的刹车油。另外,水分进入刹车油的途径有空气吸入和分泵渗入,所以如果当地的气候非常潮湿,或经常涉水驾驶,那么就要适当缩短刹车油的更换周期,最好每年更换一次。

所以,刹车油建议两年或者四万公里更换,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4s店故意坑你的钱,而是汽车厂家以最恶劣的使用环境和最严苛的使用条件作为背景,经过严格的理论研究与科学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我们在实践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使用环境和个人的使用条件适当的延长或缩短更换周期。当然,最精确的办法还是检测刹车油的含水量。

哪些汽车用品比较有用

很多车友新买了爱车,但是到底哪些汽车用品应该购买?哪些汽车用品是买来就扔的却不了解,下面给大家说一说,亲身体会!

1、行车记录仪

防止碰瓷的利器,路况复杂,各种突发事件,没有行车记录仪就没办法保留证据,因此,行车记录仪是必备的,行车记录仪没必要买超广角的,140°足够,超过140°因为图像畸变严重,有可能无法作为证据

2、方向盘套(缝制)

买车时,原车的塑料方向盘手感很不好,太细不说,夏天还容易出汗,于是果断购买了某记手缝方向盘套。

3、脚垫、后备箱垫

这个是必备的特别是脚垫,原车的实在是太容易脏了,后备箱垫的作用就是当你拉了一箱鸡蛋破损以后,简单擦擦就ok。

4、车膜

这个必备,前风挡的防晒膜是必备,驾驶位的防晒膜根据情况。

5、隐形车衣

轻微剐蹭的保护车漆利器,当然一旦出现破损,那就没办法了,轻微刮擦,隐形车衣还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6、保险杠护杠

轻微的碰撞可以起到保护保险杠的作用。

7、胎压计、胎压监测、气泵

胎压计或者胎压监测是必备工具,防止胎压过低导致爆胎。

8、点烟器充电器

手机时代,必须有个可以为手机充电的点烟器充电器。

新车轮胎大概能用几年

汽车轮胎一般情况下可以使用5-6年,行驶7万公里左右!

可能有人会说,我的车跑了10万公里还没有换胎,的确,有些车的轮胎很多年、很多公里都没有换,那么是不是不能使用了呢?从安全角度来说,超期使用轮胎不是一定会发生爆胎事故,但是发生事故的隐患和几率会增大!

实际上轮胎到底多久更换,世界上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比如奔驰和日产会提醒用户每隔6年更换,而米其林等一些厂家宣传其生产的轮胎采用特殊配方,可以使用10年,但是提醒车主超过5年以后要每年检查一次。

一般来说,汽车轮胎橡胶的老化时间为5年左右

汽车轮胎是橡胶制品,橡胶在紫外线以及温度高低变化的作用下,会逐渐的老化、硬化、龟裂,现代的轮胎橡胶内一般都会加入防老化剂,包括抗氧剂、热稳定剂、变价金属抑制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光屏蔽剂等,加入这些添加剂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橡胶的老化,而这些防老化剂会随着使用逐渐失效,大概失效周期为5年左右,然后橡胶就会迅速老化、龟裂。老化橡胶的抗压和耐撕扯强度会会迅速下降,在高负荷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导致爆胎。

汽车轮胎都设计有磨损安全标志

由于汽车轮胎行驶的路面不同,磨损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就会形成有些车主跑了5万公里,可是有些车主使用10万也没怎么样,唯一的判定标准就是轮胎磨损标志,当轮胎胎冠磨损到与安全标志接近时,这时候就应该更换了。当轮胎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抓地力下降、轮胎排水性下降,一旦遇到过水路面,就有可能导致侧滑失控。

轮胎侧壁被划伤不可忽视

一般来说,轮胎顶部被扎可以进行补胎处理,但是,轮胎侧壁被划伤,需要额外注意,一旦发现漏出缝线或者缝线断裂,不建议继续使用。

老化轮胎不建议上高速

高速行车,老化轮胎由于轮胎胎质变差,耐压性降低,胎温升高以后容易导致爆胎,而轮胎如果胎压不足有可能导致轮胎侧壁受力频繁,失去支撑力后,容易产生轮胎驻波现象,此时更容易爆胎。

为了减少积碳,发动机保持多少转速比较合适

为了减少积碳这个说法并不严谨,积碳只要不去做专门清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