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还叫什么节日(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那重阳节是什么节日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都会有个来历,出处。像端午节普遍认为是纪念屈原的,而中秋节是为记念嫦娥的。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

重阳节据说来自一个传说。在梁朝吴匀的《续齐谐记》里就有写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也就是说,当年一个收桓景的人山里修真,有天他的师父有天对他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会灾,你快快回去。为师教你一个避祸方法。就是让你家里人带着茱萸,跑到山顶,饮菊花酒就可以了。

那桓景按师父所言,那天带着一家老少跑到山上去了。到了晚上回来发现,家里的鸡牛羊全部都病死了。那从此这个在九月九日那天带着带茱萸登山就成了风俗,一直流传了下来。

当然关于重阳节还有一个说法是,在《易经》中把奇数视为阳数,而”九“又为”极阳“那九月九日是两个”极阳“相遇,所以称作为”重阳“那阳又表示钢,”二钢“相遇自是不吉,因此这天又被称为”厄日“所以要登高和插茱萸来档灾。嗯,听上去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一些。

当然现在重阳节慢慢的演变成敬老,尊老。因为九九谐音”久久“有长寿之间。故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敬老节“了。

那重阳节人们一般有什么活动呢?那从王维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看出,重阳节是家庭团聚之日,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一起爬山登高望远,一起喝酒做乐。

而现代除了沿习了登高望远这个习俗,很多地方还展开了关爱老人的专题活动。

所以大家一定别忘了要敬老哦。

重阳节为什么又叫敬老节

重阳节成为敬老节,是很有寓意很深意义的。天地分阴阳,地阴天阳,人也分阴阳,死阴生阳,什么都可分阴阳,阴阳早成了哲学概念。一分为二,就是阴阳二面。山之北为阴,山之南为阳;水之北为阳,小之南为阴;数之奇为阳,数之偶为阳。一,三,五,七,九单奇是阳,九是奇阳最大,重九是大中再大,对于人,对于年岁寿数,自有长寿之意。九九在深秋,春生夏长,秋熟冬藏,定九九重阳节作为敬老节,其意就在此。

人生生老总有过程,为人当有爱有孝,要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家有一老是一宝。有的人视老为无用垃圾而弃之不管,不知自己也会有老的一天。人是相互的,人当学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视老为宝为对。今天就是九月九重阳敬老节,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敬老传统,现时又进入老龄社会,老人特多,人都长寿了,借重阳敬老,国庆最后一天假期,好好孝敬长辈,孝敬已年迈的父母吧,多陪伴一下也好。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年年敬老,今又敬老,人间都敬老爱幼,那是多么美好!




重阳节 ,古代是什么节日呢

【重阳节在古代被人称之为“登高节”、“踏秋节”、“老人节”、“菊花节”、“茱萸节”、“女儿节”、“重九节”】

重阳节马上就要到了,笔者首先祝天下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吉祥幸福!

中国古代的时候,民间有着登高的习俗,因此重阳节也叫着“登高节”,另外好友菊花节,茱萸节,老人节等。重阳节又被称之老人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中国民间传统“敬老日”。

重阳节最早在战国时期就业已形成了,到了唐朝,这才把重阳正式定为民间传统节日,以后被历朝历代传承至今。

为什么把重阳节被定为每年的九月初九?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之“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的含义,故常在此日进行祭袓与推行崇孝敬老之活动。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还多着呢,笔者就不一、一的叙述了。谢谢!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