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动不动就屠城,为什么胜利者还总是忌惮当地的士族贵族势力?为什么现代战争很少有屠城的情况发生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古代动不动就屠城,为什么胜利者还总是忌惮当地的士族贵族势力

其实原因很简单,为了更多地榨取这些门阀士族的钱,导致投鼠忌器。

从活人身上能榨出的钱财,要远远多于从死人身上榨出的。

掌势者不是“忌惮”士族,他只是为了要钱。掌势者肯平心静气跟一群待宰羔羊谈条件,无非是因为仗还没有真正打完,天下还没有一统。如果仗彻底打完了,掌势者是不会跟砧板上的鱼肉多说废话的。

你去看,所有的例子,掌势者能跟当地的名流士族谈判,都是因为仗还没打完,军队还需要大量的金钱物资。

他就不能把士族们逼急了,因为死人身上是榨不出来多少油水的。

士族们真被逼急了,把钱财一埋,脖子一抹,反而麻烦了。

掌势者抓住一个财主,不急着杀他,慢慢敲诈,能敲多少钱出来?你把财主逼急了,他在你来之前把财富藏起来,抹脖子了,你拿着他的尸身能换多少钱?

得不到钱财物资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如果军中传开,说士族人家埋葬了一个宝藏,现在士族死绝了,宝藏谁找到归谁……这军队就废了。

全军上下都在玩寻宝小游戏,军心涣散,仗就不用打了,怎么打怎么败。

掌势者之所以拥有屠城的实力却要好言好语安抚那些名流士族,就是怕出现这种情况:把士族逼死了,钱没拿到,还惹得军心浮动战力大减。

说忌惮,那是不存在的。拥有足以屠城的实力,面对一群待宰羔羊有什么可忌惮的?

其实掌势者并不怕把事情做绝。历史上有多少次无差别式的屠城?

只是,掌势者不希望把事情做绝。虽然也有名声等原因,但最重要的差别就是所得利益的多少。

一旦大势已定,就剩你一个顽固不化的,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人为刀俎、你为鱼肉,跟你有什么可废话的?所以历史上才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为什么现代战争很少有屠城的情况发生了

战争最终是为政治服务的,攻城是为了掠地,掠地是为了拥有更多的资源,而人口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资源。古今中外皆然。所以屠城不是战争的目的,固不会选择屠城。

纵观人类战争史,屠城都不是战争的主流,不仅现代,古代更是如此。相对现代,古代人口更是稀有资源,所以屠城更不是首选。战争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建设,把人杀光了,靠谁去生产?

人类归根到底是理性的,战争也有它固有的准则,也要遵循人类共同推崇的道德规范。一支以杀戮为目的的军队是不得人心的,也是不可能生存的,不仅现代,古代亦然。

所以说不仅现代战争很少发屠城行为,就是古代,这种反人类的现也很少发生。甚至越古越少。不信者回去翻翻历史。当然不包括个案,因为人类历史从不乏丧心病狂者。

太平天国为何要屠杀满人

简明扼要的说吧:民族矛盾!

19世纪中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自然是阶级矛盾,满汉之间经过200年已经渐渐同化,矛盾减缓了是不假,但是,这民族矛盾并没有消除!

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的根本原因是尖锐的民族矛盾,但决不能否认,它也是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诉求的。

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目标很明显,其直接就把矛头指向清廷和旗人集团,为了争取更多的革命战友,太平天国自然需要大力宣扬满汉矛盾以撕裂民族关系,“屠满”是政治正确的任务,在《奉天讨胡檄》中,杨秀清就公开宣扬: “誓屠八旗,以安九有。”,而且他还自封为“开国平满大将军”。

而当时中国的满汉关系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和谐,清政府实行“首崇满洲”的国策,对满人提供更优厚的待遇,在各大城市中,八旗有专门的驻防城,俗称“满城”,在平时这是他们的安乐窝,可一到祸起,他们的灾难也来到了!由于居住地过于集中,太平军很容易就能将他们赶尽杀绝;而更糟糕的,平时对他们优厚待遇“恨之入骨”,又被太平军反满宣传鼓动的汉族市民根本不愿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

于是乎,整个江南的满城,从江宁,镇江到杭州,乍浦.......几乎都被太平军屠了个遍。

当然,太平天国由于其思想过于异端,始终无法得到中国主流社会认同,最终被当时几乎所有的既得利益阶层(课本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然而,其“反满”思潮却一直延续下来。一直到辛亥革命时期,很多革命党人仍宣称自己是继承了“反满”思想。

对于历史上满清屠城的行径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屠城之类的野蛮行为,必须一视同仁的批判,不能搞选择性的记忆。

满清入关屠杀汉人,那只能是投降满清的汉人干的。因为满人一共只有十几万,杀几千万人根本不可能。我觉得需要思考的是汉人投降以后为啥替满人去杀汉人呢?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十几次的人口大灭绝,汉人杀汉人比少数民族还狠呢

成吉思汗有没有屠城

蒙古西征时,范延堡久攻不克,成吉思汗的爱孙木阿秃身先士卒,攻打范延堡时,被乱箭射伤,一命呜呼。成吉思汗为了报复,带领10万主力大军御驾亲征。

战斗最惨烈的时候,蒙古人的尸体堆成了小山。而这座尸山,铺垫出一条直通城墙的坡道。顺着尸山,蒙古军终于杀入了让成吉思汗爱孙陨落的范延堡。

破城之后,成吉思汗为了报复,开始屠城,城内30万人,在短短10天内,便杀得1人不剩……

历史上项羽屠城是刘邦写的,有多少真实性

项目屠城应该还是真有其事的。《史记》中一共记录了项羽六次大屠杀:第一次,攻襄城,城破坑杀全城平民;第二次,攻城阳,城破后对百姓大加屠杀,杀光了全城平民;第三次,新安大屠杀;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降卒不计其数,因为大肆的掠杀,甚至还逼反复辟后的齐国百姓;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劝说,才好不容易放弃。

在当时看来,杀降或屠城或许有不得已的原因,比如为了树立威信,或者担心降兵反叛,担心粮食供应不足等等原因,但这都不是涂炭生灵的借口,放在现代,这就是“反人类罪”。

但是其实刘邦也不干净。《史记.高祖本纪》说:“(项梁)使沛公、项羽别攻城阳,屠之。”也就是说,项梁派项羽、刘邦去打城阳,打下来以后,大肆屠杀城中百姓。这次屠杀跟项羽的第二次屠杀是一回事,也就是说,项羽在屠杀百姓的时候,刘邦也非常积极的参与其中了。功过分开来说,如果司马迁先生所言属实的话,其实刘邦也干过屠城这种缺德事。

成王败寇,刘邦称帝后,自然就有人替刘邦洗白,而项羽则留下了嗜血成性,残忍好杀的口碑。

古代屠城是每个人都要找出来处死吗

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有很多“完全”屠城的。

比如清代著名的“嘉定三屠”,《嘉定屠城略》记载,清军“家至户到,小街僻巷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