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中国第二大墓,墓主的来头老大了,盗墓者盗后放火烧地
发布时间: 2023-07-11

陕西神禾原秦大墓的发掘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帝王陵中,魁力最大的应该还是秦始皇的陵墓。秦陵的地宫虽然经过考古钻探,已知道了大概,具体什么样没人见过。

秦陵

但是,新发现的一座被认为是秦国天子级别大墓,让大家对秦陵地宫的认识更近了一步,更直观了。

这座秦国大墓发现于2004年,地点在陕西西安长安区南的神禾原。当年,这里是西安财经学院(现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新划的长安校区,考古勘探队在这里作业,就是因为新校区建设的需要。

这座大墓是勘探中意外发现的。令人吃惊的是,大墓竟然带有4条墓道,一条已探测的墓道长达75米。从勘探绘制的遗迹图来看,墓葬规模相当宏大,气势不凡,是帝王陵级别无疑,有专家当时怀疑是周王陵。

当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派出业务能力出众的考古人员,特别成立了“神禾原考古队”,正式对这座大墓进行勘探和发掘。

听说可能是周王陵,当时主管陕西省文化工作的一位副省长,亲临考古现场,支持考古发掘工作。

展开全文

秦陵陪葬坑发掘现场

到了8月初,周王陵的可能性基本被排除,因为时代应该在战国后期。如果不是周王陵,这么大规模的墓葬主人会是谁?考古队希望从文献记载上,找出蛛丝马迹,终于在司马迁《史记·吕不韦传》中,查到了“夏太后葬于杜东”的记载,与这片地望相符。

夏太后是谁?来头老大了。

她是战国时期秦国孝文王的庶妻夏姬,庄襄王的生母,秦始皇的嫡亲奶奶。庄襄王即王位后,追尊夏姬为“夏太后”。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五月,夏太后去世。

如果这座墓真是秦国夏太后墓,真的太了不起了,将是中国新世纪考古又一重大发现。为此,从省里领导到考古队员,都十分兴奋,抱有很大希望。

鉴于1976年发掘的凤翔南指挥村秦公大墓,前后花了10年时间,神禾原这座大墓的发掘也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出于稳妥考虑,从旁边的陪葬坑先挖。坑内出土的陶器残片再一次显示,这座大墓年代下限在秦朝。

2005年春节后重新上工,便有了大惊喜,陪葬坑中发现是六马一车,这就非常不简单了——天子用车啊!战国时齐国人淳于髡已佚《王度记》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神禾原秦大墓“天子驾六”出土现场

这是陕西和西北地区首次发现最高级别的“天子驾六”,此前在河南洛阳东周王城和湖北九连墩先后发现过。也就是说,神禾原这个“天子驾六”是第三次发现。在后来的发掘中,又发现了数辆“天子驾六”——可以肯定,墓主是帝王或级别与帝王相当的贵族人物。

出土的“天子驾六”车马具均是实用器,为墓主生前所乘坐,用材极高档、做工极精细,体现了高超的工艺制造技术水平,更显示出帝王家气派,为研究大墓及陪葬坑的性质提供了直接材料。

陪葬坑只是试掘,谁想一下子就有这么重要的发现,考古队更兴奋了。

“天子驾六”的出现,吊起了人们的胃口,大家都想知道,天子级别的葬式是什么样。随后从墓道、墓室各个位置,对大墓进行发掘。

墓室上封土挖到地下8米,第二台阶才出现,显示大墓很大。北侧墓道地面上,还看到当年修建大墓时民工踩出的泥泞状痕迹。

再往下挖,就发现了椁室——相当于后世帝陵的地宫。

椁室上面出现了好几个盗洞,曾被反复盗掘过。这让之前打了鸡血性似的考古人员和领导,情绪都凉了下来。

神禾原秦大墓发掘现场

椁室上的填土呈现反常的红色,显然是被大火烧过。怎么会有大火?盗墓者干的事,最有可能是最早一批盗墓者干的。他们在盗走了大量的随葬宝物后,又非常操蛋地放了一把火,把椁室焚烧了。

发掘时看到,当时的大火很猛烈,椁木完全被焚烧了,木结构一无所有,剩下一堆木碳,连填土都被烧成了硫渣。但椁室的大致形状还可以看出来,椁室与墓道的交接结构尚存。

凤翔秦公大墓发掘现场

意外的是,从椁室东南角的早期盗洞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的随葬品,有青铜匜、错金青铜器座、玉圭、陶器、封泥等等,数量多达近百件——从盗洞中出土这么多文物相当少见。

这些随葬品全是当年盗墓者散落下的,由此可以猜想到,大墓当初的随葬品有多么丰富,被盗墓者盗走的随葬品又有多少。

灰陶茧形壶

椁室底部和陪葬坑中,也清理出了随葬器物,有茧形灰陶壶、石磬和一些小件玉器等。其中茧形壶,从一陪葬坑中出土了20多组。茧形壶在其它地方墓葬考古中也有发现,但一次出土这么多,在全国都十分罕见。修复后发现,有的壶身上还刻有弓箭、官署、纪年、地名等文字。

“茧形壶”,因外形像蚕茧故名,也有的称为“鸭蛋壶”。神禾原大墓出土的茧形壶体积特大,高达六七十厘米,可能是用来装水、酒或者粮食的。古代战争中还可兼作地听地工具,效果非常好,可听到很远地方或很深地下传导过来的声音,如远处马蹄声,偷袭挖地道声,以此“窃听”对手,分析敌情。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鸭首形金带钩

出土的随葬品数量众多,且珍贵异常,等级极高。虽然仅是劫后剩下的极少一部分,但已充分显示了墓主尊贵身份和高尚地位。

神禾原大墓连续发掘了两三年,确认这是一坐超级的“亚”字形大墓,在大墓周围总共清理出了13座陪葬坑。陪葬坑有大量的马匹随葬,还有珍禽异兽,但大多在早期被盗掘。

神禾原秦墓出土茧形铜壶

大墓有完整的陵园,布局非常规范,是迄今为止西部发掘过的规模最大的战国陵园遗址。南北长550米,东西宽310米。一条隔墙将陵园分为南北两区,北区是大墓及13座陪葬坑;南区是守陵者的房屋建筑和灰坑的遗迹,地层中散落下大量的云纹瓦当、大型板瓦等遗迹遗物。

由于这里是兴建中的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大墓遗址又非常重要。经过多次专家会议论证,鉴于既要考虑到校园基建,又得满足遗址保护,最后形成统一意见:在陵园核心,即大墓所在区域不得建大型建筑,墓圹回填保护,建筑基址区域回填保护。

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

现在,这座大墓仍埋在西安财经大学长安校区的下面。

神禾原大墓是中国迄今已考古发掘的规模第二大墓葬,最大的是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此墓为研究战国晚期帝王级别的陵墓埋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特别是,大墓的年代早于秦陵,为考察秦陵规制和地宫结构,提供了直观的比照。这什么意思?说白了,秦陵的地宫可能就是这样。

秦陵地宫示意图

最后要指出的是,墓主是秦始皇的祖母夏太后的说法,考古研究结果,并没有出土直接证据证明神禾原大墓是夏太墓。除了夏太后,还有学者往秦二世、秦公子或者周赧王身上考虑。

出土的马具、青铜器等文物上,发现刻有“五十九年”、“左厩”等重要文字。“左厩”,在秦始皇陵园遗址上也曾出土过,这是帝王陵墓中才有的房子,也侧证了神禾原大墓主人的级别极高。

秦二世(剧照)

秦公子(剧照)

周赧王(剧照)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