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金不进攻明朝,后金的结局会怎么样?辽,金,西夏,后金,算不算都是女真族为什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如果后金不进攻明朝,后金的结局会怎么样

如果后金不进攻明朝,那它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

上一次我们说过,如果后金不入关,只是在关外扎根,然后入关劫掠,那一样可以成为一个地域强国,因为只要有庞大的劳动力做支撑,东北丰厚的资源就能得到充分的运用。

但如果后金不去掳掠明朝,那情况就很悲观了。不去攻打明朝,意味着后金只有松嫩平原一地,而无缘已经被高度开放的辽河平原。

当时在长城外围,后金控制的区域虽然不小,但人口是真的少。而且女真刚刚开始从渔猎民族再往农耕民族过度,生产力实在是低下的不行。如果只靠自己生产,根本维系不了强大的八旗军。而没有八旗军做保障,努尔哈赤也就控制不了建州女真之外的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

不去打明朝,努尔哈赤就只能选择去掳掠朝鲜。虽然短时间内可以获得一定的资源,但朝鲜终究是弹丸小国,也是难以支撑努尔哈赤的后金汗国。而且攻击朝鲜,势必会引起明朝的不满,到时候可能会再次重演一场“萨尔浒之战”。只不过这次孰胜孰败,就不一定了,因为如果是出兵援朝,明军肯定不会像萨尔浒一样出兵那么多,而第一战杨镐战败之后,被撤职是必然的。那第二战,指挥官很有可能就换成熊廷弼了,如果明军的大部精锐尚在,评价熊廷弼的指挥,打败还在初级阶段的努尔哈赤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就算是明朝不管后金,后金不惹明朝,双方相安无事。俄罗斯人最后也会渗透进来,然后用他们最擅长的挑唆策略,导致女真各方被削弱的不堪一战,最后只能臣服沙俄。

所以不打明朝,后金根本活不下去。

辽,金,西夏,后金,算不算都是女真族为什么

“辽”,朝代名。公元916~1125年。后梁贞明二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称帝(太祖),国号契丹,建元神册。天显二年耶律德光(太宗)改国号为辽。

辖境东北到今日本海,南到河北、山西,北到外兴安岭、鄂霍次海,西及天山。

其与北宋长期对峙。耶律延禧(天作帝)保大五年为金所灭。

“金”,朝代名。公元1115~1234年。女真族,姓完颜氏;世居于松花江之东,服属于辽。

至阿骨打统一各部,称帝,国号金。为蒙古所灭。

“西夏”,宋时党项羌族建立政权,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公元1038~1227年。

据有今宁夏、陕北、甘肃西北、青海东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其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

按西夏国主为拓跋氏之裔,因镇压黄巢起义军,有功于唐,赐姓李。宋时,又赐姓赵。世为夏州节度使。至(李)元昊称帝,传十主,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见:(《辽史》、《西夏传》。)

“后金”,明末由女真人在东北地域建立的政权,国号金。公元1616~1643年。为别于金朝,史称后金。

太祖(天命),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太宗(天聪、崇德),爱新觉罗皇太极。

“女真族”,系我国少数民族名。乃满族的祖先。

周时称肃慎氏。汉三国.晋叫挹娄,南北朝时叫勿吉,隋唐叫靺鞨,五代时始称女真,后属于辽,因避辽主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

辽天庆四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统一各部,建立金王朝,与宋并立。

辖境北至外兴安领一带,东北至乌苏里江以东滨海地区。

明初,留居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大部,受明奴儿干部司管辖。万历四四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合并各部,建号为(后)金,崇禛九年皇太极改号为清。

其辖区西起贝加尔湖,北至外兴安岭,南至日本海,东达鄂霍次海。于1644入关,不久统一全国。

因清朝改称其族为满洲,后遂简称满族。参阅:(《旧唐书》一零九.《靺鞨传》、《金史》、《清太祖实录》等。)

综上所述:除辽、西夏外,金、后金,均与女真族有本源之系。

高句丽对于隋唐来说,跟后金对于明朝是否一样

高句丽这个国家超级厉害,从东汉一直到隋唐,在公元前37年正式建国,到了公元668年才被唐高宗给灭了。长达700多年的历史,这样的王朝在历史上的确少见。

高句丽的地盘在我国的东北和朝鲜、韩国等地。其实他们对隋唐的威胁,相当于是后来后金对明朝的威胁,基本一模一样。

不过这个高句丽和后来的高丽王朝是完全两个概念。高句丽被灭国以后,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以后,高丽王朝才再次出现,两者虽然都处于那个地区,可是性质完全不同,后者也不是前者的继承。

隋炀帝三次征讨高句丽,消耗巨大。

隋炀帝是个随心所欲的皇帝,他登基以后,看东北那地方好像还不能自由出入,心里就不太舒服了。当年汉武帝为什么能拿下那块地方?凭什么我不能去鸭绿江钓鱼?

以汉王谅为行军元帅,水陆三十万伐高丽。三月乙亥,以柱国杜彦为朔州总管。夏四月癸卯,以蒋州刺史郭衍为洪州总管。五月辛亥,诏畜猫鬼、蛊毒、厌魅、野道之家,投于四裔。六月丙寅,下诏黜高丽王高元官爵。秋七月壬申,诏以河南八州水,免其课役。丙子,诏京官五品已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九月己丑,汉王谅师遇疾疫而旋,死者十八九。---《隋书》

隋炀帝不爽了,后果也就严重了。他带领着百万大军朝着高句丽进发。高句丽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原王朝乱了这么多年,现在又大一统了。

  1. 隋炀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由于找来运粮的百姓太多,导致了民变。而且高句丽严防死守,根本就突破不了,结果这场征讨无疾而终,百万大军只好回家。
  2. 隋炀帝第二次征讨高句丽,本来也是聚集了一百多万人马,结果国内再次发生叛乱,这次叛乱的居然是杨素的儿子杨玄感。事情有点严重,为此隋炀帝只好回去平叛。
  3. 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这个时候隋朝内部的叛乱已经不少了,而高句丽实在是被打得没脾气了,索性就请降了。这是一次诈降,但是隋炀帝为了面子,也只好承认了这一点,因为他得快马加鞭回去平叛了。

可以说在隋炀帝手里,高句丽是完全可以平定的,但是平定高句丽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每次出征都要出动上百万人,这对隋朝的影响太大了。

为此平定高句丽的三次战争,活活把隋朝给拖垮了。等到隋炀帝回去打算平叛的时候,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唐太宗打服了高句丽,却没能灭了他们。

李世民也是个好战分子,高句丽万万没想到,隋炀帝刚走没多久,李世民这样的人才又冒出来了。

李世民灭了东突厥、吐谷浑等国以后,又打败了薛延陀汗国,可以说周围的小国家对唐朝都表示了臣服。

唯独恢复元气的高句丽表示不服气,新罗派来的使臣表示,咱们想来进贡,可是半路上被高句丽给拦住了。高句丽不给李世民面子,那事情可就大了。

李世民在贞观18年,带着张亮、李世绩、李道宗等人,带领6万大军朝着辽东进发。李道宗先发制人,斩杀数千高句丽兵,李世绩又攻占了高句丽的盖牟城,俘虏了两万多人。张亮大军又攻占了卑沙城,俘虏了8000多人。

李世绩是个猛人,他一路打到了辽东城外时,高句丽的四万多援兵也赶了过来,结果被李世绩和李道宗合伙击败。此后他们攻入辽东城,斩杀一万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