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由贾雨村(而不是甄士隐)来归结《红楼梦》?五十岁的普通人还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为运气不好,是不是很幼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为什么要由贾雨村(而不是甄士隐)来归结《红楼梦》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让人意外。

作者为何以一个反面人物了局呢?

看他起于草莽,一步登天之后胡乱判案,忘恩负义,趋炎附势,还打死了石呆子,是官场现形记的代表人物。

但是,作者慈悲为怀,也写了他有诗才,还娶了娇杏菇娘,最后还写了他被甄士隐点悟,似乎半悟,也没有全盘否定。

其实作者开篇就写了正邪两赋,人生的两面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是原罪,也是忏悔。

甄士隐与贾雨村,恰似人生两面镜子,所以开篇标题是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与贾雨村归结红楼梦,形成对照。

“真事隐”,“假语存”,是作者的设谜,诔石以记。

表面看是宝玉传记,其实是真石隐。

贾宝玉好比顺治,而明朝皇帝,即甄宝玉被一笔带过。

这才是红楼真谜底。

五十岁的普通人还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为运气不好,是不是很幼稚

主观不努力,刻观找原因,是思维和偏见的问题,一个不太普通的人,五十而论天命是普通人的思维,不太普通的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去充实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顺其自然。

把所有的智慧归结为一个字,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

应该是个“圆”吧。从图相来看的意思是 周而复始,说的是轮回。地球是圆的,太阳是圆的,星星是圆的,银河是圆的,分子原子等等都是圆的,它们的运行轨迹也都是圆的(当然由于引力的关系也有椭圆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且都是周而复始的轮回,你只要撑握了事物的发展运行规律,并按照其发展规律办事,就能成功。这就是智慧!

为什么层次越高的人越容易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运气,而层次越低的人越把成功归结于努力

低层次的人格局较小,眼界较低。他们的世界只有方块之地,他们认为成功的就是对的,失败的就是错误的,缺乏辩证思维。而高层次的人群则不一样,他们的思维比较活跃,在他们看来,这个世界只有成败,没有对错!就这一点,两种层次的人的自知,辩知能力就存在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低层次的人把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自己,没有看到别人。而高层次的人就不一样,他们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聪明的人有很多,比自己聪明还比自己努力的大有人在。因此,面对成功,他们认为是靠运气,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同样的,面对失败,低层次的人总是怪别人,认为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而高层次的人则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发现问题,总结教训。两种态度导致两种结果:低层次的人常常失败,,高层次的人最终如愿以偿!

反过来,两种思维产生了两个群体:高层次和低层次。

如果把自己的失败,总是归结于外在因素,对此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回答!

如果把自己的失败,总是归结于外在因素,永远不会成功。自身不努力,环境再好,条件再优越也白费。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要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腿也无法到达。运气就是机会碰巧撞到了你的努力,困难象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自己要有意力,要持之以恒,认准的路,就要坚持到底,意志的力量大于手的力量,看日出必须等到拂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雨别人给你送伞,雨过天晴,还得靠自己独行。不要怨天忧人,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和假设,努力了,争取了,既使不成功,也无怨无悔,失败是成功之母,成者王侯败者寇。成功了是幸中之幸,失败了是命中注定,辉煌了,风光无限,失败了,雪上加霜。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三穷三富过到老,谁也不知道福祸哪个先来,不怨天不怨地,就怨自己不够努力。

社会是难以公平的,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又该归结于谁呢

谢邀: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各方面的因素形成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三国里曹操占尽天时,孙权独占地利,刘备只能取人和,打一幅撮付,才得己三国鼎力。说远了。人的差距的形成,有天生的,比喻家里穷,上辈无文化,无见识,无技术特长,而身体状况差,还导致你自身智力不突出。或生在乡村,办事山高水长。状态也和上述一样,这些都是一种天成条件,是形差距的状态之一。又比喻有些钱,有文化技术,聪明智慧。又如富有却没智慧,没技术,但勤劳。还如富有但懒惰。还有权势,逢机遇等等。这些都是形成差距等级的原因。这些原因一般不能怨社会,不是社会造成的,只能说是天成的,传承的,或人为的。除此之外,还有性格、文化、胆略等等对差距问题往往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所以说差距问题不能归结于谁,只能说是各种因素造成的,是社会必须存在,这就是等级社会,也是我们必须认可的等级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有始以来就是这样。

如何看待“北洋舰队失败”事件发生后,有人把真正失败的原因归结在了中国人身上

世界第九,亚洲第一,这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描述,可是,这是真的吗?

一、吨位   甲午海战爆发前,中国海军由北洋、南洋、福建、广东4支舰队组成,共拥有大小舰船78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83,900吨。   日本海军编成常备舰队和西海舰队(甲午海战时合编为联合舰队),共拥有舰船31艘,鱼雷艇24艘,总吨位61,373吨。   论吨位和舰艇数量,当时的中国海军强于日本,位居当时世界第9位,日本位居第11位。但从主战舰艇的质量来说,日本则明显优于中国。   

请注意,首先这句话中指出,当时从吨位上看,位居世界第9位的是整个中国海军(包括4支舰队),而不仅仅是北洋水师。而在甲午海战与北洋水师交手的则是日本联合舰队,即全日本海军的所有军力。

二、吨位

  从以上的2张表格中对比可以发现,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其余10艘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   反观日本联合舰队,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战舰外,期余9艘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

而且军舰航速18节以上的,中日对比更是达到了2:5,你跑的都没别人快,怎么突进,怎么位移。

三、火力

 装备的大口径火炮数量比较(15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42:43,日本占优。  

 装备的速射炮数量比较(120mm口径以上),中日之比0:97,日本战压倒性优势。

 北洋水师普遍装备的是克虏伯150mm后膛炮和210mm后膛炮,射速为1发/分钟,“定远”和“镇远”的305mm主炮射速更慢,每3分钟才1发。  

 日本联合舰队装备的150mm和120mm速射炮射速为8~10发/分钟。
四、弹药储备

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携带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对日本人最有威慑力的“定远”305mm主炮,当时居然只有3发榴弹,前后主炮各1发。

这次打个鬼,你打不了别人,打中了又不炸,对面炸你一下,你就扛不住。

189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