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到了晚年,才发现:兄弟姐妹已经变成了仇人”你怎么看?那些年轻时抛家弃子的人,到了晚年生活都怎么样了值得同情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些人,到了晚年,才发现:兄弟姐妹已经变成了仇人”你怎么看

这肯定是少数现象,都说兄弟姐妹如手足,手足情深,紧密相连,互相关照,互助终生。有可能在漫长的一生中有互相往来上有很多纠纷或矛盾,但肯定能相互理解包容,毕竟血浓于水,血脉相连,古人云:打虎亲兄弟,战场父子兵。生死与共齐御外敌的情义怎能因生活中的各种利益纠缠而情断义绝?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弟兄姊妹因各种原因有怨结仇,但如果能深明大义,心胸宽广,许多矛盾完全可以化解,让亲情在姊妹弟兄的心里温暖流动,家和才可万事兴!

那些年轻时抛家弃子的人,到了晚年生活都怎么样了值得同情吗

“ 60年前,我哭着喊着要父亲,你拍拍屁股就走了,爹不要了,娘不要了,老婆也不要了,现在老了想要崽了,你养过我吗?你伤别人的心时,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今天?想要我养老,门都没有!”一个中年男人指着一个80岁的老人,咬牙切齿地说出这番话。

中年男子说的这位老人名叫冯德安,今年84岁,前不久,他流落街头,在路边突然晕倒,后来被好心人送到了当地救助站,之后被救助站安置在了社区敬老院,为何80多岁的老人会沦落街头呢?

老人跟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委屈地说,“我的儿女甩包袱把我甩到这里来。”说完还抹了一把泪继续接着说:“我膝下有三个子女,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但是我在敬老院已经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三个子女从没有人来看望过我一次。”

敬老院的人没有办法,只好帮老人联系了记者,希望好心的记者帮忙协调老人与孩子的关系。

于是,记者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那得知,老人在社区属于空挂户,他名下没有家庭成员,也没有房子,仅有一个名字挂在上面。所以,对于老人的家庭状况,工作人员并不了解,为了解决老人的居住问题,社区工作人员和记者找到了冯德安的大儿子冯跃文。

冯跃文告诉记者:“父亲跟母亲离婚的时候,父亲没有要我,母亲也没有要我,我就是一个孤儿。”

这时候不明真相的记者说:“你的意思,就是他没有尽到做父亲的责任?”

冯跃文说:“还责任,不害我都好了!”

于是冯悦文对记者说起了父亲的过往,父亲在自己一岁的时候就与母亲离了婚,父母都不要自己,自己从小就跟奶奶长大,所以对父亲没有丝毫的感情,而且父亲结过三次婚,每段婚姻都生育了一个子女,如今第三段婚姻也失败了,之后跟小女儿生活了一段时间,现在就连小女儿也不愿管这个父亲了,更何况是父亲没有尽到过抚养义务的冯悦文。冯悦文说,这个父亲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个陌生人。

据他描述,父亲在90年代初曾经辉煌过,当地人都称他为“冯百万”,可这样的百万富翁却对子女极其吝啬,如今落魄到住进了敬老院,才想要子女赡养,才主动找到了冯跃文。

冯跃文说,“父亲以前有钱时候走路多横,装大款,现在弄得连条裤子都没有了,知道来找儿女了,早几十年前干嘛去了?”

冯悦文还表示,父亲不止有他一个儿子,如果想要商讨赡养问题,必须要三个子女同时在场,共同协商,否则他不愿单独与父亲见面。

对于儿子这样的态度,冯德安老人十分气愤,他说,虽然当时自己对冯跃文很少过问,但是他每月都会按时支付抚养费,他自认为自己做到了父亲该尽的抚养义务。

在冯德安老人的心里,自己只要给了抚养费,就尽了做父亲的义务,殊不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但需要父母给吃给喝的,也要父母的爱,父母的关怀与呵护。

在记者的劝说下,冯跃文终于同意了,单独与父亲见面。

冯跃文前些年因工作失误落下残疾,如今自己的生活也十分艰难,而此时,几十年不联系的父亲突然上门要求自己给他养老,冯跃文心中自然会有诸多不满,他之所以同意与父亲见面,也是看在父亲已经80岁的高龄。

刚一见面,冯跃文指着父亲的鼻子骂了起来,“当年我年幼去找你的时候,你当着众人的面骂我不要脸,你还记得吗?还说以后老了不会来找我的,这句话也是你说的吧?你伤别人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老的时候,需要人的时候,就算你再有钱,你老了动弹不得的时候,还是需要崽在你床前端水端茶的。当时你心里但凡有半点惦记儿子,也不至于活成今天这个落魄的样子。”

冯跃文把父亲对自己的伤害埋在心里数十年,今天终于能痛快地说出来。同时把自己受过的苦咬牙切齿地说给了父亲听,“你心里根本没有崽,你知道你的崽在外面受过多少苦吗?我那时候10多岁,穿开裆裤去做护工,在外面低下下气,这么小就在外面赚钱,累了一天,才赚一块多钱,你想过我那时的处境没有,哪怕你小时候养我几年,我还会记得你的恩?”

面对儿子的指责,冯德安一言不发,一直表现得十分傲气,从没有与儿子说一句软话,尽管自己已经84岁高龄,但他就是不肯承认自己当年犯下的,面对儿子不肯低头。

儿子指责父亲没有尽过抚养义务,倚老卖老,冯跃文说,他和父亲之间的恩怨长达60多年,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他要求其他几个子女到场后再协商父亲的赡养问题。

冯德安说,自己这个“冯百万”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在90年代初,自己在当地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如今几十年年过去,曾经的财富都烟消云散,只剩下曾经的辉煌和惨痛的回忆,还有三段不堪回首的婚姻。

原来老人与冯跃文的母亲离婚后不久,便与二儿子的母亲再婚,可儿子刚生下三个月,老人就被判入狱八年,入狱期间与妻子离了婚。

随后,三个月大的儿子母亲将他过继给了儿子的舅舅,改名为孙俊波。于是记者拨通了孙俊波的电话。孙俊波说:“他那个人有钱的时候,我听冯跃文这样说的,反正他也不要儿子,他也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以后老了都不靠我们的,他说以后有小女儿就行了。在九几年的时候,赚了几百万,都被他自己糟蹋完了,等于我们是没有吃过他一粒饭。”

大儿子认为父亲死要面子,二儿子认为父亲自私自利,曾经拥有百万家产,却没有给子女置办一点家业,还曾说不需要儿子养老,如今流落街头,老无所依才想到投靠子女,对于这样的父亲,二儿子很是无奈,但是他也表示愿意与姊妹三人坐在一起,共同协商父亲的赡养问题,眼下,两个儿子都已经表态,那么,小女儿冯波会是怎样的态度呢?

冯德安对记者说,他虽然与小女儿共同生活了几年时间,但是两人的关系并不好。根据老人的回忆,记者找到了冯波婆家所在的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与冯德安的亲家沟通后,得知冯德安与冯波的母亲很早就已经离婚了,之后,冯波被判给了母亲。

因此,冯德安与亲家的来往并不多,前几年,冯波的母亲去世了,两亲家之间就彻底断了来往。亲家说,冯波正在跟儿子闹离婚,现在这个案子移交法院了。叫冯德安找其他子女赡养。

听到女儿闹起了离婚,冯德安老人表现得很不安。我和女儿生活的时间最长,感情也最深厚,如今找不到女儿冯波,亲家也避而不见,老人十分难受。

按照老人提供的线索,记者找到了冯波曾经租住过的房子,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终于拨通了冯波的电话。当冯波知道父亲在找自己,她立马就挂断了电话,彻底躲避着父亲,可见,父女之间的关系恶化到了何种程度。

眼下,老人蜗居敬老院,寒冬将至,老人的住所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最终,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对老人提供了帮助。答应会为老人寻找一家居住条件较好的养老院给老人安度晚年,老人的住所问题暂时得到解决,可这件事却远远没有结束。

冯德安年轻时赚到了钱就开始享受,对子女和婚姻都没有尽到责任,导致三个子女对他越来越疏远,最终导致自己的晚年生活成了问题,其实这一切冯德安自己要负主要责任,只能说是自食其果。

话题总结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