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唐玄宗,怎么劝说陈玄礼和侍卫们才能救下杨贵妃?唐朝禁卫军将领陈玄礼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够屡次决定大唐王朝的命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假如你是唐玄宗,怎么劝说陈玄礼和侍卫们才能救下杨贵妃

感谢邀请。我是 小秋


杨贵妃的生死从历史上来说,已经无法挽救了。而在当时局面下,皇帝已经无法控制了。哪怕他是一国之君,哪怕他深爱着杨贵妃,但大敌当前,如此的局势下,只能“牺牲”杨贵妃,来换取士兵的信任和士气。

唐兵是忠于唐皇帝,但他们不希望唐皇帝被红颜祸水所害,其实杨贵妃也可怜,再怎么倾国倾城,也不过云烟罢了。如果理想化的去想,唐玄宗能够为了杨贵妃舍弃皇位,将皇位传给下一代,或许那时的唐兵能否放过他俩呢。

历史已成这样,而唐玄宗就算不谈那些儿女私情,也必须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其身上的责任或许也不能让他“放过”杨贵妃了。

唐朝禁卫军将领陈玄礼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能够屡次决定大唐王朝的命运

陈玄礼是唐玄宗时期将领。最初,在神武军任果毅校尉;之后追随唐玄宗、太平公主起兵讨逆,诛杀意图谋逆颠覆李唐的韦后和安乐公主,并助唐玄宗登基为帝。

唐玄宗登基后,升任禁军龙武大将军,宿卫宫廷,最得唐玄宗信任。

安史之乱爆发后,率领军队护卫唐玄宗、太子李亨、杨贵妃等逃往四川,途中,陈玄礼与太子李亨、权宦李辅国合谋,发动马嵬之变,率禁军诛杀奸相杨国忠等人及杨氏姐妹,并逼迫玄宗缢杀杨贵妃。

马嵬之变后,陈玄礼继续对唐玄宗效忠,护卫玄宗入蜀。此后,李亨称帝,玄宗称太上皇。安史之乱平定后,随唐玄宗回到长安,封蔡国公,食邑三百户。之后辞官病死。

唐将陈玄礼和哥舒翰谁更厉害

陈玄礼和哥舒翰没有可比性。哥舒翰是方面军主帅。天宝末年,官至河西、陇右节度使,是主持西北防务,防御吐蕃的主帅。哥舒翰主兵西北期间,唐军一直对吐蕃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发动石堡城之战,在付出巨大伤亡代价的情况下攻陷这座军事要塞。在当时和哥舒翰地位相当的,只有安禄山。两人一东一西,镇守唐朝北方防御线。

陈玄礼是禁军将领。参与过玄宗发动的唐隆政变,是一位老臣。据史书记载,陈玄礼"淳朴自检",也因此赢得玄宗长期信任,一直在禁军效力,所以没有什么战功。陈玄礼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马嵬之变中出镜较多。其实当时随侍玄宗入蜀的共有四军,分别是左右羽林、左右龙武。陈玄礼只是龙武两军中一军的长官。其他三名长官分别是田长文、张崇俊、杜休祥。史书中只记载了陈玄礼,是因为他在马嵬之变中充当了军方和玄宗之间沟通的联络人。

唐玄宗为何不杀陈玄礼

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绝对亲信,唐玄宗根本不可能杀他,理由如下:

当初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时,陈玄礼是皇家禁卫军的一位果毅,参加了政变。陈玄礼为人淳朴忠诚,此后一路升迁为龙武大将军,全面掌管禁卫军。他在这个位置上非常尽责,为了唐玄宗的安全,甚至敢于拦阻御驾。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叛,率军南下。第二年五月潼关失守,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宰相杨国忠、韦见素、皇太子和高力士等人逃离长安,奔向四川。

走到马嵬驿时,禁卫军将士因为饥饿而群情激愤,陈玄礼趁机把众人的怒火引向杨国忠,并秘密征得皇太子的同意。当初安禄山反叛的口号就是诛杀杨国忠,守卫潼关的大将哥舒翰也图谋除去杨国忠,陈玄礼自己在长安时也曾有过这种想法,现在终于有了机会。

于是禁卫军把杨国忠及其亲信杀死,包括韩国夫人和虢国夫人,并进一步要求处死杨贵妃。唐玄宗被逼无奈,缢杀杨贵妃,把她的尸体摆放在驿站的院子里,让陈玄礼等人进来核实。陈玄礼等人看过,“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玄礼等呼万岁,再拜而出”,整顿队伍继续前进。

综观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政变,陈玄礼借势引导禁卫军除掉了杨国忠一伙,这个没有任何问题。进一步要求除掉杨贵妃,虽然有些过分,但符合逻辑,如果不能斩草除根,大家将来总是不安全。

唐玄宗被逼迫处死心爱的杨贵妃,接受政变的现实,他当然明白陈玄礼在其中搞了小动作,但他选择隐忍,主要是这样一些原因:

首先,局势凶险,只要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一切都可以忍受。

其次,陈玄礼值得信赖,唐玄宗了解陈玄礼的忠诚。对于陈玄礼来说,保障皇帝的安全是第一要务,为了这个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什么杨贵妃、李贵妃,都可以舍弃。抵达四川之后,陈玄礼做了六军兵马使,以后保护唐玄宗返回长安,被封为蔡国公。李辅国开始收拾唐玄宗时,先把他的左膀右臂高力士和陈玄礼调走,可见陈玄礼对于唐玄宗的重要性,他绝不会杀他。

第三,没有替代者。陈玄礼掌管禁卫军多年,在军中极有威严。贸然杀掉他,禁卫军群龙无首,唐玄宗需要自己直接面对大群的低阶军将,局面会失去控制。

总体而言,陈玄礼绝对效忠唐玄宗,他们目标一致,就是不惜任何代价保障皇帝的安全,所以唐玄宗根本不会杀他。

唐代的陈玄礼是个怎样的人

陈玄礼,唐朝时期的禁军将领,因诛杀韦后、安乐公主以及发动马嵬坡之变而名留青史。官至龙武大将军(正二品),受封蔡国公。陈希烈,唐代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南)人,唐玄宗时任左宰相(从二品)。不过这个人后来在安史之乱从贼,与张埠、达奚旬同为伪相,受伪命为中书令。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将陈希烈等七人赐自尽于家。PS:唐朝时,正一品、从一品、正二品包括部分从二品,都是作为荣誉性职务,一般来说正式在位的官员最多到从二品。唐朝的宰相,正式职位一般应该是尚书左右仆射(从二品),有时中书令(正三品)也可以视为宰相。唐朝原本有尚书令(正二品),但是这个职务是李世民担任过的,所以为了避讳,一直是空缺的,因此原本作为尚书令的助手的尚书左右仆射就取代尚书令承担唐朝的宰相职务了。

逼死杨贵妃后,陈玄礼的归宿如何

说到陈玄礼,就不得不提到马嵬驿兵变,陈玄礼逼死唐玄宗最宠爱的杨贵妃,那他的结局归宿如何呢?陈玄礼其实深谙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后来火线辞官,得到了善终。


陈玄礼是唐玄宗的亲信

唐景龙四年(710年),时唐中宗之后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内外勾结把持朝纲,陈玄礼助李隆基除掉韦皇后与安乐公主,玄宗即位后,陈玄礼被任命为禁军龙武大将军,引为玄宗的亲信,在玄宗在位的四十五年里颇受重用,即便率军士哗变,逼迫玄宗挥泪命高力士勒死心爱的杨贵妃,玄宗最后也没有惩罚于他。

天宝十四年(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东都洛阳陷落。第二年安禄山叛军进围西京长安,惊慌失措的唐玄宗,携杨贵妃、杨国忠等人,在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及3000禁军的保护下逃往四川。途中在马嵬驿(即今陕西省兴平),将士饥乏疲惫,怨声四起,大军遂停滞不前。陈玄礼联合太子李亨、太监李辅国谋诛杀杨国忠、杨贵妃兄妹。结果愤怒的禁军将士直接就把宰相杨国忠、太常卿杨暄父子乱刀砍死了,将士们尤不解气,又以枪揭杨国忠首于东门外。陈玄礼又带领禁军士兵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