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国歌是哪一首?正式的要到1911年才公
发布时间: 2023-07-11

现在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它在1982年12月4日经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确定,被正式立为国歌(之前是代国歌),2004年3月,这个还被写入宪法。

《义勇军进行曲》唱片

那么中国最早的国歌是哪首呢?

这个历史首先肯定不会太久,因为国旗,国歌这本来就是现代国家的概念,晚清之前中国怎么可能有这玩意?但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也融入了世界这个整体,大清驻英国公使曾纪泽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觉得中国也需要有一首,要不在外交场合有时候会很尴尬。

1878年(光绪四年),清朝外交官曾纪泽出使英法,谱写了一首名叫《普天乐》的歌曲,并上报朝廷希望以此为国歌,那这个曲子是不是清朝最初的国歌呢?

这么说吧,可以说是,因为在当时一些外交场合,确实作为了清朝的礼仪曲目,不过清政府没有批准以它为国歌,所以它不正式。

展开全文

曾纪泽

这个歌词是啥呢?具体的已经失考了,但其中包含了“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亡国恨,谈之心寒!”之类的词句,看的出来,这个时候清王朝的一些精英分子已经有了危机意识,想救亡图存。

而且根据记载,曾纪泽还不止写过《普天乐》一曲,他后来还写了一首《华祝歌》,光绪九年(1883年)至十年(1884年)的《曾纪泽日记》是这么写的:“光绪九年(1883年)九月二十日作乐章一首,兼排宫商,以为国调,光绪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录所作国调, 名曰《华祝歌》。光绪十年元月初四日写《华祝歌》,并注宫商节奏。光绪十年(1884年)闰五月初一日巴黎养生会乐工来学《华祝歌》,为之正拍良久。”

由于这两首歌都是曾纪泽写的,加上时间很接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有些人认为 “普天乐”与“华祝歌”可能是同一首歌,不过后来发现其实完全不一样。

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

“圣天子 奄有神州 声威震五洲 德泽敷于九有 延国祚 天长地久 和祥臻富庶 百谷尽有秋 比五帝 迈夏商周 梯山航海 万国献厥共球”

但这两首歌传唱都不广,清朝官方也不认可,很多大臣甚至都没听过。

而后来,又有了传唱比较广的歌。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在欢迎仪式上要演奏来宾的国歌表示礼貌,清方官员根本不知道啥是国歌,于是临时以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曲子则用了李鸿章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作为临时国歌(一说在唱国歌的场合直接唱庐剧唱段)。

它的歌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这个歌曲就稍微正式一点了,至少大清朝廷认这个,它后来被称为《李中堂乐》,不过这歌似乎太简单,也不像话。

到了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觉得这首歌像样一点,就用它取代了《李中堂乐》,还是看看歌词吧。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黄龙旗并不是清朝正式国旗

这个歌虽然也短,但歌词毕竟很有气势(虽然现实中大清早已经烂泥扶不上墙)。1906年之后,清朝在一些外事礼仪场合,都以它为代国歌。

不过刚刚说的这些歌曲啊,都不是正式的国歌,最多只能算是半官方的歌曲,一直到1911年10月4日(清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武昌起义前六日),清政府才正式公布了国歌——《巩金瓯》(意思是国土无缺,江山永固)。

宣统三年(1911年)6月20日礼部衙门奏拟定《国乐办法》,并由摄政王载沣批准

典礼院随即开始了国乐的制定工作,当时参考了由驻外使节提供的英、美、法、德、奥、俄、日等国的国歌。后参照日本、英国(两个有君主的国家)国歌的形式制定了国乐《巩金瓯》。

典礼院认为:现今各国国乐,取义选词不相因袭,以尊扬君主休美为主旨者,英吉利、俄罗斯、奥地利等国是也;以纪念重大兵事之声绩为主旨者,法兰西、美利坚等国是也;以酬祷国运之绵长、夸张国威之强盛为主旨者,日本、德意志是也。我国国乐,义取和平,词无夸饰,足与英、日辉映,增光坛坫矣。

《巩金瓯》由严复作词,溥侗编曲,旋律来自康乾年间的宫廷曲调(由溥侗改写为新式乐谱)。需要说明的是,这首歌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清廷仅称呼为“国乐”,但后来一般用首句“巩金瓯”当作歌名。

它的歌词是什么样的呢?原文是: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翻译就是:国土如金瓯巩固,受天覆庇。民众万物欣悦自得。喜见同袍有幸遇着清平时世。真正兴盛广大,帝国蒙苍穹保佑。天高高,海滔滔。

不过嘛,这歌有点乱立FLAG,帝国可没有苍穹保佑,没几天清王朝就被辛亥革命推翻了,这歌连一年都没用到。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