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无私为大私”怎么理解?无私为大私,到底是啥意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道德经》中的“无私为大私”怎么理解

因为自私者的聪明其实是一种愚蠢。因为一个人如果只顾自己不顾他人,那么他们也将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如果一心想着怎么去坑害别人,别人自然也会反过来坑害他。最终可能就成他一个人去对抗一众人。

所以老子号召大家不如效法天地,不是都说天长地久么?因为天和地的一切运作,天覆万物,地载万物,一切都不是为了自己,它们生成万物而不自生,养育万物而不自利,没有长久之心便有长久之事,不为自己生存便有自己的长存。

假如我们都像天地一样,处处不为自己着想,反而处处显出自己,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生命反而能得以保全。所以有时候正是由于处处毫不自私,反而能达到自私的目的。

当然,效法天地要真正效法其无心于长久,效法其无意于“成其私”,如果为了达到长久而矫情的不想去长久,为了存私而假装不自私,那就是真的自私了。

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心头,自然就能赢得大家的爱戴,事事考虑众人的福祉,众人自然就会推举你为头领,只有真心不为自己,才能真的成就大业。

这就是心有他人天地宽。

无私为大私,到底是啥意思

无私为大私,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的第七章,原文是这样的: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长存,是因为它们不是为了自己的诞生成长而存在,所以能够长存。因此,有道的圣人有着天地一样的胸怀,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树立威望,身受推崇;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受到重视,从而保全自身生存。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无私吗?正因此才成就了他的自身。

《道德经》,我国古代这部经典哲学著作,不同的人看都有不同的领会;每个人每次读都会有新的领会。我们祖先的高超智慧造就了我们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明几千年延续不断,不断成就辉煌。

这个问题,让我又重新把《道德经》的第七章仔琢磨了一下,有了些新的领会和想法,写出来,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无私”有大有小。

首先,我们是中国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做损害国家民族的事,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根本。这是每个国人都应该具备的大的“无私”,否则弄不好就会受到子孙后代的唾骂。

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还应该具有小的“无私”。这些小“无私”每个人各不相同,那要看你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是个家庭主妇,能做到尊老爱幼,关爱丈夫,精打细算,那么,这个“无私”将大概率使你收获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如果你是个丈夫,能做到为了家庭奋斗,放弃不良嗜好,关爱家人,那么,也更能收获幸福。

如果你属于一个创业团队,能做到任劳任怨,身先士卒,无私奉献,那你能受到团队的拥护。

如果你是个官员,能做到洁身自好,鞠躬尽瘁,造福一方,那你将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收获一个良好的官声、平坦的仕途、坦荡的心境。

如果你是个国家主席,能做到毛主席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习主席说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那么,你将名垂青史,永生于子孙万代的心中。

无私这个词啥意思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从字面上讲就是心里不考虑自己。无私也就是所做所为都是以国家,人民,他人着想以他人的利益为重。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一般这样的人。无畏不怕权贵,只要对人民有益就不会大胆直言,遇到紧急情况会挺身而出的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