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花样滑冰为什么不行(中国花滑队对比其他国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中国花滑队对比其他国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中国的花样滑冰和国外的花样滑冰最大的区别在于表现力。花样滑冰的表现力主要取决于现场表演的内容,表演的内容分为:滑行技术、步法衔接、收尾效果、拉滑舞蹈、音乐表演。但在我国,绘画并不是强项,很多选手对于节目内容处于弱势。

花样滑冰是一项微妙的运动。尽量不要一天训练10个小时,而是在你能做到的每一件事上都做到最好。稍微关注一下中国玩家的日常生活,你会发现他们对音乐和时尚相当感兴趣。不是他们没有爱好,而是他们太信任团队,团队甚至从来不给他们话语权。

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花样滑冰和艺术体操领域的主要赢家是俄罗斯和一些西欧国家的运动员。近年来,中国运动员终于出名了。中国在这一领域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如场地条件,观众水平低,缺乏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运动员本身缺乏艺术技巧。

其次,无论是花样滑冰还是艺术体操,都不是单纯的比拼爆发力速度的运动。他们还测试运动员对舞蹈和音乐的理解和肢体表达,需要他们从小日复一日的训练和学习。技能训练可以由教练指导,但肢体表达需要运动员充分感受生活。由于我国运动员的管理体制,他们从小就接受封闭式的训练,生活相对简单。他们在情感表达上还略显欠缺,但在技巧上已经很快赶上了别人。

先说交流程度,比如花样滑冰。十年前,这项运动在南方还不太为人所知,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这些都是全民运动。比如在日本,花样滑冰很流行,有一套选拔人才的制度。还是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歌曲和服装的训练安排都有讲究。

现在花滑女单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花样滑冰中国女单怎么了

现在花滑女单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花样滑冰中国女单怎么了?

俄罗斯名将梅德韦杰娃以完美发挥卫冕成功,并以233.41分打破了韩国选手金妍儿保持的228.56分的女单总分世界纪录。中国新秀李香凝获第14名、李子君则仅获第21名。由于本次世锦赛也是明年平昌冬奥会的资格赛,以中国选手的排名,最终只获得一张平昌冬奥会花滑女单比赛的入场券。

自从“冰上蝴蝶”陈露退役之后,中国花样滑冰女单19年来一直显得比较沉寂,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和韩国女单异军突起,不断涌现世界级明星运动员。中国女单为何一蹶不振?这是中国冰雪人必须反思之处。

中国花滑队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周期请回了曾培养出陈露的著名教练李明珠,着力培养女单希望之星李子君。但是,虽然在世锦赛上李子君挺进了八强,可索契冬奥会仅名列第14位。之后李明珠退隐,李子君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如今想要获得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参赛资格都显得非常艰难。这说明,在平昌冬奥会周期,中国花滑女单没落得更厉害了,基本上失去了国际竞争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人才涌现不足。相比于日本、韩国,中国花滑女单已经多年没有涌现出真正具备较强实力的选手了,最近几年,基本上就是李子君一人在跳独舞。由于缺乏足够的竞争环境,也让李子君缺少了前进的动力。在国内无人可比,但一到国际赛场就名落孙山,李子君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事实上,如果2018年平昌冬奥会周期还是无法跻身世界顶尖高手行列,李子君的职业生涯恐怕也将就此收场,而中国花滑女单的下一个“领军人物”依然让人雾里看花。

与男单和双人滑相比,中国花滑女单在训练管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女单选手从青少年向成年转型时,随着身体发育,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至关重要,当年与金妍儿、浅田真央在青年组比肩的中国选手许斌姝就是因为没能顺利完成向成年组的转型,最终泯然众人。与之形成不良循环的是,因为缺乏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中国花滑女单选手对自己的道路也有些茫然,甚至有时盲目自大。李子君因为在最需要加大训练量的时期有所放松,导致现在体能不足,缺乏演绎高难度动作的基础,说明运动员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教练和家长呵护有加,但严格要求不足,导致比赛成为了平时训练的一面镜子。

竞技体育没有捷径可走,有的是科学实践,有的是团队协作,但运动员本人必须付出与之相应的艰苦努力。虽然有时候付出很多未必能有回报,但不付出肯定是没有回报的。中国花滑女单想要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有所作为,现在开始就必须“重建”,其实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女单:列强突飞猛进中国陷入低谷

如果不是加拿大选手奥斯蒙德在米兰世锦赛意外胜出,本赛季女单自由滑将彻底被俄罗斯姑娘们统治。尽管世锦赛失手,但这丝毫不影响俄罗斯姑娘们未来几年的统治力,因为13岁的特鲁索娃已经能跳4周跳了。

如果不是世锦赛自由滑出现失误,15岁的扎吉托娃将成为花滑界的传奇。世锦赛前,她保持不败,垄断了两站大奖赛及大奖赛总决赛、欧锦赛和平昌冬奥会数个冠军,风头一时超过梅德韦耶娃。

不过,从技术角度看,扎吉托娃和梅德韦耶娃都无法与13岁的特鲁索娃相比。两周前的花滑世青赛中,特鲁索娃成为首位在正式比赛中完成了两个4周跳的女选手,自由滑技术得分历史性达到了92.35分。

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花滑名宿陈露直言,女单将进入4周跳时代,“特鲁索娃的表现只能用惊人来评价,这个难度太高了。可以说,世界女子单人滑正式 进入4周跳时代。从下个赛季开始,会不断有年轻选手做3周半、4周这样的高难度动作。”陈露称,特鲁索娃的这两个4周跳质量相当高,“女单技术难度越来越 大了,这是花滑的一大进步。就像当年金博洋突破勾手4周这个高难度动作,他把整个世界男子技术难度提高了一个台阶。特鲁索娃的这两个4周跳,也让女子单人 来了一个大跨步前进。”

相比之下,中国女单则陷入低谷。李子君淡出后,只有李香凝出战世锦赛和冬奥会。在平昌,李香凝的总得分尚不及扎吉托娃自由滑一项得分,差距相当明显。

为什么中国花样滑冰其他项目不如双人滑强呢

我是从看单人滑开始看花滑的,看完单人滑再看双人滑给我一种很无聊的感觉。因为二人组难度太低,跟单员的难度、艺术张力、表现力真的是无与伦比。换句话说,只要运动员足够强壮,就一定是单人,双人是很多单人无法练习,身体尺寸有限的选择。

同样是金牌,含金量相差很大。但目前国内体育基础差,金牌还是第一。好吧,那就直接让好苗子练双人,赢的几率很大。双人滑冰的中国女孩比单人滑冰的好。也是为了赢得胜利。不用说,我只是觉得很可惜,金博洋很有才华。当打之年四周跳甚至让当时独领风骚的羽生结弦闻风丧胆,平昌奥运会的自由滑难度甚至和羽生结弦不相上下。我想如果中国花滑队像国外一样,把第一位的重视放在最重要的单人滑上,而不是只拿金牌,给金博洋一个更好的教练,更好的队伍,更好的成绩,是不是也能创造中国的奇迹?

对于国内的运动员,尤其是体制内的,费用无所谓,只要排名好就行。所以双人滑更容易突破。但是单人很难依次突破,所以很多教练更愿意在双人滑上有所突破。为什么现成的优势不能用?中国更在乎奥运冠军或者世界冠军。谁在乎你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看看美日韩这样的国家,运动员更关心单人滑的成绩。他们想练就练,想走就走,不考虑伴侣的时间和身体状况。金妍儿、浅田真央和羽生结弦都成了国民偶像。为什么?单人项目组织性强,影响力大。

对于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单个项目的影响力远远高于双项目。在我国花滑的梯队建设中,花滑苗生长期很早就使用国家队机器,组织好的花滑苗进双人滑比赛。相反,花滑强国的双人滑选材来源多为男单或女单,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实现其上限的二级天赋。为了继续他们在花滑上的旅程,他们在一个相对较老的年龄改练双人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