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有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辛亥革命为何没有直接北伐推翻清朝统治,而是和袁世凯和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有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

在苏轼的诗词中,你认为哪一首最具哲理性?能详细的分析一下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简介一下苏轼,以便了解苏轼为什么会有许多留传千古的哲理诗词。

苏轼(1037年-1101),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人(现四川省眉山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也是历史上的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造诣极高。与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之一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多才多艺,可谓旷世奇才。

苏轼一生创作了许多灿烂辉煌的诗词,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多如繁星,富有人生哲理的诗词,也可以说取之尽。只所以如此,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苏轼少年成才,然而仕途不顺,多处任职,多次遭贬职,最后病死在大赦途中(常州)。这个就不多加介绍了。正是这种多变人生经历,让苏轼的诗词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下面笔者以赏析的方式,简介苏轼三首(一首诗、两首词)颇具人生哲理的诗词。

一:《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这是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我的前半生已在弹指刹那声中过去了。已经有十来年没有见老仙翁了(欧阳修恩师),此时只看到了恩师留在墙壁上的墨迹,有如龙蛇在飞舞。
  • 我在堂前“欧公柳”下写下这首词,悼念扬州太守欧阳修。别说人死后已万事皆空,即使是回过头再活在世上,也还是一场大梦。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恩师欧阳修所作,表还了对恩师无比怀念之情。

该词中最富有人生哲理的话有二句。上半阙“半生弹指声中“,用这六个字,写尽了半生的坎坷,半生中所有的酸甜苦辣,离合悲欢,在弹子一刹那的声中过去了,由此感叹人生之苦短,可谓是字字珠玑。下半阙“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一切都没有了,就是再死而复生又怎么样呢,也不过还是一场梦。这句话虽然是写给恩师的,但实际上是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上、下半阙中的这两句话遥相呼应,由此感収人生之苦短,人生有如梦。

二:《满庭芳·蜗角虚名》。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 这首词大意是:一些微小的虚名薄利,没有什么值得为此而忙碌不停的。名利得失皆有因缘,得者不一定就强,失者也未必是弱。不如趁着空闲在人还没:老的时侯,抛开束缚,尽量放纵自我,轻松而自在。生命中如有一百年的时光,我愿意大醉三万六千次。思来想去,一生中有一半日子是被忧愁风雨干扰。又何必要一天到晚与人说长道短。还不如对着清风与明月,以青苔为,以天上的云为帐,就这样自由自在地生活。江南的生活多么美好,一千钟美酒,唱上一曲优美动听的《满庭芳》。

这首词多半是议论,全词感情丰富,内含许多人生哲理,是词人对自己风雨人生的总结及对人生的大彻大悟。抒情率直,充分体现了词人旷达脱俗的心灵境界和坦然自若、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中,道出了某些很有人生哲理的话,给人以启迪。如:人何必为了争得那些微小的虚名,而忙碌不停呢?即使得了名利,不一定就比别人强,失去名利的人也不一定比他人弱。不要一天到晚与人说长道短,若是这样,还不如对着清风明月,以青苔为忱,以天云为帐,这样自由自在,潇洒地生活着。

三:《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诗意是:从正面看山是一排排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不相同。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庐山之中。

这是苏轼的一首写景诗,通俗易懂,虽是写景,但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人以具大的想象空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要用多种角度来看待问题,而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的人,由于阅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看待某一个相同的事物,其观点也是不一样的,谓之“远近高低各不同“。人只所以看不透事物,是为自己身处在狭小的环境之中。复杂的社会,多变的人生,想要看清“庐山真面目“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如诗中所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一生中写下许多富有哲理的诗词,并想多简介几首,限于篇幅就不多谈了,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辛亥革命为何没有直接北伐推翻清朝统治,而是和袁世凯和谈

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不是一个党,而是一个统称,是对当时所有立志于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者的一种统称。这些人除了在推翻满清政府问题上,是统一的主张外,他们的理想、政治追求、对革命的理解,完全是大相径庭,风马牛不相及。

这就好比《鹿鼎记》里面的云南沐王府、天地会、吴三桂、噶尔丹,这几拨人都主张推翻清朝,但是推翻清朝之后呢?那就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就连沐王府和天地会这两拨人在关于支持谁继承明朝大统这件事上,都存在着你死我活的矛盾。

因此,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只是看似很强而已,但其实四分五裂,没有战斗力。不能把当时的革命党与后来经过孙中山改造之后的国民党相提并论。

那么,这个所谓的“革命党”,在当时具体分了多少派呢?小的派别就不说了,就说当时的三大派:同盟会、光复会、以及各省的地方实力派。

先说同盟会。这个同盟会,就是后来国民党的前身。当时,同盟会也是个统称,其内部分了十几小圈子。比较有名的圈子有:兴中会、华兴会、文学社、共进会。

其中,兴中会和华兴会的宗旨类似,都是靠华侨捐款发动革命建立共和,主张实行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领导人包括有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注意了,这两个小圈子才是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核心朋友圈。

↓兴中会、华兴会主要领导人

跟兴中会和华兴会相比,湖北、湖南的共进会跟他们的主张就有很大的分歧了。共进会不同意搞土地改革,有些政治追求跟孙中山的主张分歧很大,这是他们始终跟孙中山貌合神离的原因。(领导湖南起义的焦达峰就是共进会大佬)

文学社也是湖北的革命团体。当时的湖北还有一个日知社,领导人叫孙武(很多人以为孙武是孙中山的弟弟)。这个日知社偏重文斗,也就是写文章骂清政府;文学社就不一样了,属于军人革命团体,参与武昌起义的湖北新军几乎都是文学社的党员。

但是,这两个圈子跟孙中山的圈子也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比如文学社的领导人蒋翊武就跟孙中山有政治上的分歧。(蒋翊武一直怀疑孙中山的领导能力)

以上都是同盟会中的大圈子,还没算上当时全国各地那些号称自己是“同盟会”,但其实跟同盟会没有直接联系的热血青年和投机分子的团体,比如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熊克武。

试问,如此复杂的同盟会,又怎么可能有实力对抗袁世凯的北洋系呢?

再说光复会。早年时,光复会曾经加入过同盟会,但由于分歧,光复会后来退出了,单独搞革命。比如著名的徐锡麟、秋瑾便都是光复会的党员。

那么,光复会和同盟会有什么矛盾呢?用一句话说:就是除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政府外,这两拨人的政治主张完全尿不到一个壶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