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垣残壁的意思(把二战的胜利归功于美国的原子弹是否合理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把二战的胜利归功于美国的原子弹是否合理

肯定是不合理的,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各大洲,美国用原子弹轰炸长崎\广岛时,欧洲,非洲的战事已经结束,德国巳经投降,轴心国就只剩下日本还在垂死挣扎,百万苏军进东北,中国全国展开大反攻,日本失败巳成定局。即使不放原子弹,日本也撑不下去了。美国人在冲绳战役中伤亡惨重,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伤亡更是无法预料,美国人为了减少伤亡,刚好原子弹试验成功没几天,拿到战场试验正逢其时,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选择了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的长崎.广岛作为投放地点。只能说美国投放原子弹加快了战争进程,是促使日本投降的一个因素,但不能说是决定性的。

美国帮谁谁输,这是不是成个铁定的规律了

美国帮人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利益驱动,不丢掉美国优先理念,哪个国家能真正受益?不改变他强加给各国的美国价值观,他目前能赢什么?中东北非拉美被美国扶持的力量甚多,到头来结果如何?不是与美反目就是被拖至战争泥潭不能自拔,美国好自为之吧,收起你的魔爪,让世界多份安宁吧

历史上有哪些战役打的是极其的惨烈的

上甘岭战役:

首先,此战结束后,我们看看中美两军对参战战士的表彰:

美方:两台内颁发三块象征着军人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而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只颁发5块。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只才颁发了4块。

再看志愿军方面:志愿军15军中立三等功以上的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志愿军有至少38位有名有姓的志愿军战士通过拉响炸药(手榴弹,爆破筒)、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等方式与敌人同归于尽。无名英雄更多。

其次,我们看看双方的弹药消耗。

上甘岭战役发生在3.7平方公里(3700000平方米)大小的山地上,美军发射了190万枚炮弹和5000枚航空炸弹,平均每2平方米,落下一发炮弹!要知道,一发105毫米榴弹炮弹的杀伤半径是10米到20米左右。。。

战后,我方固守的阵地被削低2米,许多坑道别削去五六米。有人在上甘岭阵地上随便抓起一把土,数出32粒弹片。

对于我守卫阵地的战士来说,最喜欢的武器就是手榴弹,掷弹筒。这主要是因为机枪需要维护保养,同时,弹药消耗大,后勤保障困难。四十五师一个师就消耗10.65万颗手榴弹,4.6万颗手雷和1500余根爆破筒。

最后,再看看伤亡情况。

志愿军:投入4.3万人,阵亡7100余人,伤8500余人。以1号坑道为例:前后投入三四百人,最后只活了8人。这八人中,有两人在撤退时牺牲了。活着走到军部的6个人中,又有一人吃饼干和罐头撑死了。这个1号坑道,就是“一只苹果”故事里的主角。

联合国军:投入4万人,伤亡15000人。

此战中,志愿军凶悍的战斗作风,让美军胆寒。

(文|勇战王聊历史)

孔尚任在泰州完成了《桃花扇》第几稿的写作如何评价这部作品

谢“时过境迁08”贤友的邀请!让我来回答“孔尚任在泰州完成了《桃花扇》第几稿的写作?如何评价这部作品?”这样一个问题!在没有回答今天的问题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下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是我国清代优秀的文学家、著名戏剧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是孔子64代孙。他历经十年的时间,终于铸就了一部不朽的戏曲名作《桃花扇》,此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孔尚任的一生,走过了求学、入仕、罢官、归隐的曲折道路。35岁以前,他一直在曲阜县北的石门读书。他爱好诗文,精通音律,学习的范围很广。在他35岁(1684)那年,康熙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子,孔尚任有机会在皇帝面前讲说经义,并受到称赞,第二年他被任命为国子监博士,从此登上了仕途之路。

长期的地方官吏生活,使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腐败和人民的痛苦生活,触发起他对前朝兴亡的感叹,加之明朝灭亡之后,不少明朝的遗老(注:如刚直不阿的贾凫西、明·弘光朝做过刑部郎中的孔尚则等)不时聚会,抒发亡国之悲和人生愤慨。孔尚任的父亲孔贞播就是其中的一位。孔贞播重气节的品格、忧世的心肠、归隐的行为,无不对孔尚任产生了重要影响。再加上孔尚任的岳父秦光仪经常向孔尚任讲述弘光遗事,此终于使孔尚任萌发了创作《桃花扇》的动机。

之于您问到说“孔尚任在泰州完成了《桃花扇》第几稿的写作?”在这里我们当知,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39岁的孔尚任以钦使身份奉旨随工部侍郎孙在丰来泰州督办治水工程。有史料介绍,孔尚任初到泰州时,曾怀有报国之心,有拯民于水患的愿望,治水期间恪尽职守,备尝艰辛。后因上层对治水方案有分歧,工部侍郎孙在丰的治水方案被否定后,受到降职处分,于1687年三月停工,致使“下河前工,付之东流”。从此,他的河督职务处于半闲置状态,地方官员亦不将其放在眼中。他原本住在州署内,后被搬迁到陈庵。那时的陈庵已不见了往日气象,残壁断垣,破败不堪,只剩下一座藏经楼,甚至连围墙也塌了。那段时间,孔尚任连一日三餐都不得保障,他在一首《典裘》诗中写道:“抱裘典千钱,割爱亦云毒。”可见其生活十分困厄。读书人到了这种地步,只得以文会友,以书取乐。于是再拾继续创作《桃花扇》的想法,孔尚任寓居泰州三年,完成了《桃花扇》第二稿的写作。

《桃花扇》历经10年,三易其稿,最后终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六月完稿,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再现南明兴亡始末,用儿女之情衬托国破家亡之痛,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的动荡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斗争,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文学史上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悲欢离合,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桃花扇》的出现,使这类创作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剧中人物的构思与描写颇具匠心,剧中词曲清婉流畅,感情色彩极为浓重。《桃花扇》中其语言之优美,极具诗的特色,无论叙事、抒情和描写人物性格,都有很强的表现力,堪称是一部忠于史实的优秀历史剧!!!

有些人提到安徽代表就说是黄山,为什么还有呼声是用徽州代替黄山的

我是安庆人,你是徽州人,咱俩合在一起才叫安徽人。作为一个安徽人,一直坚持要把黄山市地名恢复老地名——徽州市。

当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人,为了发展旅游事业,要把黄山这块牌子打出去,在国家撤地改市期间,1987年11月,撤销徽州地区,并同时撤销县级的屯溪市和黄山市,设立地级黄山市,原来县级的黄山市变成了黄山区,于是,在当地就出现了三个“黄山”地名:“黄山市、黄山区、黄山风景区”。这样一改,买机票、火车票,看高速公路出入口,对外地的游客来说,都是傻傻分不清。外地人到黄山旅游不管你乘什么交通工具,首先要到黄山市驻地——屯溪区,其实从屯溪区上黄山风景区还有65公里,无形中给外地游客增加了不少麻烦。要知道黄山只是一座山,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而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概念,起于宋徽宗宣和三年,至今有800年历史。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