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常见的六种打法类型(乒乓球打法有几种打法
发布时间: 2023-07-08

本文目录

乒乓球打法有几种打法

  乒乓球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打法,还有多种战术。不管是什么打法,战术如何变化多端,乒乓球技术都离不开四个基本要素,那就是: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乒乓球打法类型有许多种,无一例外地体现了这四种要素的完美结合。结合这四个基本要素,乒乓球球的打法可以概括成以下五种:
  1、弧圈打法:弧圈打法多站位于中远台,较多采用摩擦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大,击球时尽量大幅度的引拍以增加击球时的力矩,这样可以尽量的增加球的旋转性。由于退台拉弧圈时球在空中飞行速度时间较长,对方有充足时间准备,所以弧圈打法的选手要注意拉球线路的选择。
  2、快攻打法:快攻打法多站位于近台,较多采用撞击式击球方式,引拍动作较小,击球时需加紧大臂,利用腰部转体的力量去击球。这种类型的打法主要是追求速度,在击球瞬间需要把握来球的旋转,若上旋较强需压拍,若下旋较强需立拍。此种打法要求球员需有较快的反应速度。
  3、弧圈结合快攻:在现代的打法中很少有纯弧圈或纯快攻的选手,大多将两个技术融合运用。如果弧圈多一些快攻少一些那么这种打法成为弧圈结合快攻。这种打法多站位于中台,若来球较短则上步使用快攻技术,若来球较长则撤步使用加转弧圈球,若来球不长不短则多站位中台使用前冲弧圈球。
  4、快攻结合弧圈:与弧圈结合快攻相比,它们的打法风格有些类似,快攻结合弧圈的选择更靠近球台,站位于中近台附近,各种技术特点与弧快打法类似。快攻结合弧圈多常见一面反胶,另一面为生胶或正胶,正手以拉打为主,反手以弹击为主。
  5、削球打法:此类打法发球或接发球完毕后便会退到远台进行防守型的削球,这种类型打法的乒乓球器材比较特殊,底板版面较大,正手多为弹性较好胶皮较软的反胶,反手多为长胶。凡是这种打法的球友多为高手,正手可拉可削,反手可拱可削,削球选手的技术运用是最多的。

乒乓球有几种打法分别是什么

1、直拍快攻打法,直拍快攻打法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刘国梁他使用的就是直拍快攻打法。他的球拍是直板,正面正胶,反面反胶。打法是直板正胶快攻的传统左推右攻,后期刘国梁也加入了一定的直拍横打。在打法风格上,先快再凶,还要有变化。

2、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这个打法的代表人物是马琳。他严格来说是直板反胶快攻结合弧圈加直拍横打,但有段时间,马琳也会运用我们传统的直拍反面攻的技术。这个打法对于运动员要求发球抢攻能力强,对下旋球能起板突击,正手连续进攻好,对反手位的球也有较好的实力。推挡能加力后侧身进攻,反手反面能连续拉冲弹打。

3、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是目前最主流的打法。也是现在马龙、张继科这些超一流运动员的打法。在早期,我们的横拍打法学习自欧洲,孔令辉就是横板弧圈结合快攻的代表。他最大的优点是没有明显的漏洞,相持能力很强。随后这种打法的代表人物是王励勤,此时我们国家也提出了得正手得天下的思路,所以中国运动员的正手位能力,要突出很多。王励勤对于横拍弧圈快攻也统治了相当长的时间。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变化,正反手更加均衡,但同时上手质量更强,横拍弧圈快攻也受到了影响,代表人物就是德国的波尔,他反手具有反拉弧圈球的能力。让我们的运动员对于中台反手的相持能力也重视起来。训练思路的转变,才造就了马龙和张继科这样反手速度快旋转强,正手凶狠的球员。

4、横板快攻结合弧圈可以说,现在的横板弧圈快攻打法比较少了。 目前比较活跃的是瑞典选手卡尔松。这种打法既有横板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又有弧圈球的旋转技巧。既能以攻为主,以快为主,又能以旋转相持过渡和反击。我们国家队之前的一名老队员詹健也是这种打法。

但是这种打法在正手相持时,对站位和击球点、发力的要求非常高,一旦命中就有可能直接得分,但同时失误也多,对选手的能力是个考验。

5、横板削球,削球打法是个古老的打法,在现代乒乓球的初期,他是最主流的打法。但是随着发展,削球也不是一味的防守,削球也成为了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手段。削球打法对于步伐的要求很高。因为这种打法,前后左右移动范围大,只有步伐到位,才能保证击球技术正确。

乒乓球打法分类

可以分为6大类型:

快攻打法、弧圈打法、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快攻结合弧圈打法、以削为主的削球打法、削球和进攻结合的削球打法。

国际乒坛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法:

1、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国台湾的蒋澎龙、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

2、直拍横打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马琳、王皓、李静、许昕。

3、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

4、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例如中国的邓亚萍、张怡宁。

5、削攻结合,例如韩国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国的丁松。

扩展资料

历史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五十多年来,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初期,运动员使用的球拍虽形状各异,但都是木制的,击出的球的速度慢。力量小,谈不上什么旋转;打法也单调,只是把球推来推去。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

这一打法在欧洲流行长久,不少运动员采用这种打法获得了世界冠军。 这一时期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57、5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

五十年代初,奥地利人发明了海绵球拍,日本运动员道德在世界比赛中使用,并一举夺取得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的四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

由于日本运动员利用这种球拍创造的远台长抽进攻型打法,具有正手攻球力量大,速度快,发球抢攻威胁大等优点,因而速度慢、旋转弱、攻击力不强的欧洲防守型打法被逐渐取代,使日本夺得了五十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

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次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

1959年,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逐渐形成了以“快、准、狠、变”为技术风格的直拍近台快攻打法。

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远台长抽加秘密武器——“弧圈球”打法的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

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中国近台快攻的优点是站位近,速度快,动作灵活,正反手运用自如,比日本远台长抽打法又大大前进了一步。六十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