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率十万部队进攻蜀国,蜀国将领王平是怎样应对的?蜀汉为何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曹爽率十万部队进攻蜀国,蜀国将领王平是怎样应对的

正始五年(244年),曹叡病重期间任命的辅政大将军曹爽,为了顺利执掌朝政,急于以军功树立威信,于是向蜀国汉中发动进攻,因主要发生在兴势山附近,故又称“兴势之战”。这是一场典型的防御战,镇守汉中的王平得知魏军来犯,并没有采取固守待援的策略,而是主动出击占据险要之地,魏军因补给困难而兵疲意懈,无奈之下只得撤兵,却又被费祎切断退路,导致损失惨重。

背景:曹爽为树立威信起兵伐蜀,诸葛亮死后王平镇守汉中

此战的背景我们魏蜀两方面来介绍,方便大家理解。

魏国方面: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期间,任命曹爽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并将太子曹芳托付给曹爽和司马懿,令二人共同辅佐年仅八岁的少主。曹芳继位后,曹爽起初还事事与司马懿商议,且身为尊敬,但却开始逐步削去司马懿及其心腹兵权,意图将军权牢牢握在手中,经过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后,曹爽开始将司马懿扔到了脑后,开始自专政事。

△曹爽

由于司马懿长期掌兵,军中多其心腹,曹爽虽然将高级将领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却很难在军中树立威信。于是乎,在邓飏和李胜等人的建议下,曹爽开始积极准备伐蜀,意图建立军功、树立威信。

蜀国方面: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此后蜀国开始进入战略防御阶段。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因与杨仪不和,于军中“作乱”,王平奉命率兵进攻魏延,魏延引兵来战,却不想手下士兵竟被王平的嘴遁给遣散了,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杀。同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蒋琬病重之后,王平被升任为前监军、镇北大将军,开始统领汉中防务。

此时的蜀国,马忠驻守南中防备南蛮,邓芝驻守永安防备东吴,王平则镇守汉中防备曹魏,三人各守一方,以保蜀汉平安,平安三侯之威名至此而始。

曹魏正始五年(蜀汉延熙七年,公元244年)3月,曹爽来到长安,任命夏侯玄(夏侯渊之孙,玄母为曹爽姑姑)为征西将军,督雍、凉军事,另命雍州刺史郭淮为夏侯玄军前锋。曹爽自己则从长安率数万军队出发,和夏侯玄军队于骆谷会合,统兵十余万,自骆谷口攻汉中。兴势之战爆发。

过程:王平据守险隘,曹军被阻兴势,费袆援军断后,曹军惨遭大败

曹军十余万来犯,而此时汉中守军不足三万,得知情况的汉中诸将大惊。于是有人向王平建议,仅凭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驻守关隘,收缩兵力驻守汉、乐二城,放魏军进入汉中,等到涪城援军到来之后,再抢回阳平关。

△兴势之战示意图

王平仔细分析后却认为,汉中距离涪城足有一千余里,如果坐视魏军夺取阳平关,恐怕等不到援军到来,汉中便已经要失守了。应该派遣刘护军、杜参军率兵据守兴势山,自己则率领大军为后援,如果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兴势东侧),由自己亲自率兵救援,只有这样才能够等待援军的到来。于是大家便按照王平的安排部署,而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也先后率军赶往汉中。

于是,曹爽率领的魏军在兴势山受阻,根本无法再进一步。再加上骆谷路况最糟,且极度缺水,导致大量负责运输的牛、马、骡、驴等牲畜因缺水而渴死,在物资逐渐消耗光之后,魏军兵疲意懈,已经没有了多少战斗力。

魏国残军杨伟认为形势已经极为不利,劝曹爽应该立即退军,或许还能保存实力,但却遭到曹爽心腹邓飏的反对,双方在曹爽面前展开争论,杨伟气得大骂“邓飏、李胜两人拿军国大事开玩笑,应当斩首!”曹爽听后极不高兴,不愿退兵。关键时刻,司马懿给夏侯玄写信,认为此时已经不利于进攻,如果后路再被蜀军包抄,便有了全军覆没的危险。夏侯玄大惊之下,也连忙跑去劝谏曹爽撤军,曹爽这才答应。

同年五月,费祎得知魏军将退,于是率军绕道占据沈岭、衙岭、分水岭,断其后路。曹爽撤退途中遭到截击,历经一番苦战,在死伤惨重的情况下才退回关中。

△曹爽偏偏选择了傥骆道


综上所述,兴势之战的取胜,有王平的应对之功,但与曹爽的糊涂指挥同样密切相关。其在军中根基本就尚浅,所用之人大多不知军事,而在进攻路线的选择上,偏偏选择了子午谷、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四条路中的傥骆道,虽然这条路线最短,但偏偏是最难行的,且是三条路中缺水路段最长的,最终导致大军缺乏补给,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蜀汉为何重用姜维、夏侯霸、王平等魏国降将

刘备入川后,一时人才济济,究其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早年跟从刘备起兵的元老龙从,如关羽、张飞、赵云、简雍、孙糜竺等。二是在荆州时招纳的人才,如诸葛亮、黄忠、魏延、蒋琬、马良、马谡等。三是在益州投过来的人才,如孟达、法正、李恢、李严、黄权、吴懿等。其他零星来源则如马超、马岱等。从人才结构可知,正如《后出师表》后说,“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正是有这些人才存在,以孤穷的刘备,奔逃四方,一得益州便如鱼得水,龙腾上天,三分天下。

蜀汉的三足而立并持续几十年,得益于四川天险之地,北部有秦岭和大巴山米仓山双道屏障为依托,东部则有巫山和长江天险。从关中长安等地出发,需先经秦岭古道进入汉中,再经金牛道、米仓道等方可入蜀,真正的割据胜地,易守难攻,以曹魏之盛时,对上略显疲弱的蜀汉,也毫无胜算。(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发生于244年的魏蜀兴势之战,很好的说明问题,王平据险而守,曹魏十多万兵马立即陷入被动岌岌可危,连司马懿也说有后路被断,全军覆没的危险。有此天险,虽能保国,但也隔阻了古时四川与外地的人才交流,而仅靠本土派人才的更新,是不可能取得天下的。这与刘备诸葛亮他们的兴复汉室目标相去甚远。

自身人才有限,那么,只有向外索取招揽,人才的进入有主动和被动二种,但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士子游学求官,在中原等富庶地区只要不发生大变乱的情况下,极少会有人冒险入四川找不自在。那么只有另一条路,主动招降出川物色人才为己用,所以,汉中之战王平来投,即被刘备拜为牙门将、裨将军。后期更是大放异彩,证明确是人才。(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夏侯霸因高平陵政变,曹爽族诛,夏侯玄被召回京而心不自安降蜀,他的来降,给蜀汉带来极大的政治优势,作为夏侯渊的长子,曹魏的旁系,蜀汉的死敌居然降蜀,本身就极具标签广告作用,一入蜀即受到赏识重用,刘禅亲自出迎并与他攀亲,封为车骑将军,有千金买马骨的意思。而姜维,本人的才能虽不如演义所说,但也是诸葛亮看重,称为“凉州上士”,后来所作所为,证明也非凡物。这三个人,都不是四川土生土长,各自因才能和其他原因而见用,根本原因是蜀地人才的极度匮乏。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何宁愿重用王平、姜维等降将,也不重用吴懿、张嶷等益州本土将领

诸葛亮确实有意限制益州本土人士。不过,在将领任用上,诸葛亮基本上是依其资历、才能任用的。

套公式一般的偏见

作为外来政权,蜀汉一直对益州本土人士有所限制。

不过,历史绝非套公式这么简单,更不应该为了套公式而避重就轻,甚至歪曲历史。

比如,题中所提到的王平、吴懿等人。

王平确实是从曹营加入刘备集团的。

不过,王平本人就是巴西宕渠人,如假包换的益州本地人士。

在曹操平定张鲁后,张鲁率巴西地区的七姓夷王归顺,王平也跟着一起去了北方。

汉中之战时,王平主动率部归顺了刘备。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