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母是什么意思(沅江弑母案的发生,很多人认为是家庭所致,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沅江弑母案的发生,很多人认为是家庭所致,你怎么看

近日,湖南沅江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用刀砍死了妈妈,事件迅速传至网络,轰动全国,更为可怕的是杀死妈妈后还能轻松说出:“我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这是何等的让人震惊!

弑母案的背后,家长才是真正的凶手!

吴某康,今年十二岁,正读小学六年级。12月2日,因为抽烟,气愤的妈妈掂起皮带抽打孩子,谁知他直接拿起刀对妈妈狂砍20多刀,妈妈当场死亡。砍死妈妈后,吴某康不慌不忙,还接听妈妈的电话,还用妈妈的口吻向老师请了假。直到家人觉察,警方到来,吴某康才神情淡然地说:“我就是恨她!“

吴某康曾是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很少和孩子交流,爷爷奶奶又非常溺爱他,所以他很叛逆,不听话,逃课,打游戏成了日常。两年前妈妈怀了二胎,才回了老家,但孩子已很难管教,便动起了手,最终酿成惨剧。

在这个家庭中,我看到亲情冷漠,孩子的父亲失去妻子,但一脸漠然,看不到悲伤,爷爷奶奶这时候还想着咋上课。隔代教育无原则的爱,使得孩子十分难管,很多父母使用了暴力,当你还觉得孩子很小很天真时,其实离孩子的内心已很远了。

玩游戏也是吴某康走向歧途的因素,游戏里面的打打杀杀,使很多小孩分不清网络和现实,把网络当成现实,游戏也害人!

未成年杀人犯背后,就是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但愿弑母案能给每个家庭以警醒,类似悲剧不再重演!

北大学生吴谢宇涉嫌弑母背后,是教育的缺失,人格分裂,还是社会环境所造就

昨天,北大弑母案嫌疑人吴谢宇被抓了!

吴谢宇,福州中考状元,高中提前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北大研究生,准备赴美读博,他是高中同学眼中的“宇神”,他是北大学生眼中的“大神”,他是篮球场上的“篮板大师”,他是邻居眼中的乖孩子。

2016年情人节这一天,他用极其残忍的方式杀害了他唯一的亲人,他的母亲,并用他的高智商让他的母亲的尸体在宿舍躺了半年之久,而在事情暴露之后,他用20张身份证在国内躲藏了3年之久。

认识吴谢宇的女孩说:“她太优秀了,优秀到女孩不敢跟他谈恋爱。”熟悉吴谢宇的人说:“我们宁愿相信自己杀人,也不相信他回杀人。”这么一个完美的人,为何会做出如此残忍的事?也许随着他的落网,一切都会水落石出。

有人说:“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问题的家庭和学校。”

一、我们的学校,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提高一分,干点千人”,我们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了功利主义者,培养成了冷血动物,他的同学不再是朋友,而是要被他们“干掉”的敌人。

“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学习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学习成了学生的唯一。

这一点,在尖子生中尤为突出!

我们这里为把最好的学生,组建了“奥赛班”,这些全市最优秀的学生,目标就是通过奥赛进入北大清华,通过降分,进入名校。但是,这些学生在一起,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功利主义”,什么叫“利己主义者”,一切和奥赛无关的学科,他们坚决不学,学习态度极其恶劣,不仅如此,对待老师,也没有应有的尊重和热情,除了对于他们“有用”的学科和“有用”的老师之外。而在其他班级,情况完全是相反的。

当然,在普通班级,尖子生和普通生也是有差距的,所以有人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十名现象”,班级里10名左右的学生,是以后发展最好的。

有的学校,学生每年都会出问题,有的学校,从来没有出现问题,学校的教育理念,真的很重要!

二、我们的父母,也许正在毁了孩子

吴谢宇的家庭,并不是一个原生态的家庭,父亲在他小时候因为癌症去世。母亲是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平日里,母亲往往会表现为“要强、忠贞、刻板、道德洁癖”的印象,而这一切的完美人设模版更会在长年累月之中加载到自己的亲身儿子身上。

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大的孩子,孩子会完美的伪装自己,伪装到迷失自我。而吴谢宇在弑母之后,和一名特殊身份的女子的交往,这完全能说明这一点,他被压抑的太久了!

我是谁?我为什么而活?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恰恰是他们很少思考的,因为他们一直为别人而活。

北京大学教授曾经对北大的高一新生做过统计,其中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意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而这些,都是大家眼中的“天之骄子”。

当分数成了培养孩子的唯一时,我们的家长似乎忘了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有尊严、有价值、有意义地活着。

三、生在教师家庭,是幸运还是不幸?

吴谢宇的母亲是一名中学老师,这一点也需要我们思考,老师的孩子往往会走极端:要么特别优秀,要么特别顽劣。

北大教授对38个有自杀倾向的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想知道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职业的孩子更容易出问题,更容易尝试自杀时,得出的结论竟然时——中小学教师!因为这38个学生中,50%的来自于教师家庭。

当片面追求分数的老师,成了家长时,这个家庭就会一切向分数看,忽略了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老师会把他的教育观变本加厉的实施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当分数不能成为孩子的刺激时,当孩子无法从分数中得到满足时,这样的孩子,就更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且,越优秀的学校的老师,越优秀的老师,似乎越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们的学生太优秀了。

确实,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是一个问题的学校和问题的家庭!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从古至今,弑父弑母都是人伦大恶,十恶不赦,对吗

弑父弑母大逆不道、猪狗不如!百善孝为先,中国历来讲究尊敬父母师长,养儿防老。做出弑父弑母的事情在古代是比较少的,无论什么原因都会被人所不耻,即使没有被处死也会活在社会强大的舆论之中不得好死。

《礼记》中记载:“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在《孝经·五刑》中又记载:“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在《唐律.名例》中,不孝父母被列入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等10种行为不能赦免。历朝历代对于不孝敬父母都是不可饶恕的,弑父弑母更是重罪,必诛!

在当前,对于一些不良少年弑父弑母的行为也是严惩的。

宁夏郭银山由于与父母之间存在一些矛盾,于是将其父母杀害。2004年12月,郭银山被判处死刑。

兰州少年许福斌沉迷网络,被父母责骂,遂将其父母残忍杀害。2007年2月,许福斌被判处死刑。

2009年,中山少女齐萍萍由于父母吵架离婚遂将其父母杀害分尸,被法院判处死缓。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即使在当代对于弑父弑母的行为都是不可饶恕的,嫌疑人都会受到法律重处。

父母养育子女不易,子女孝敬父母理所当然。孝敬父母就要从眼下做起,从小事做起,趁自己父母健在,经常回家看看,抽时间陪伴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别让孝敬父母成为自己一生的遗憾!

13岁男孩弑母,到底是教育之失还是游戏之过

《12岁弑母男孩的作文曝光,揭露男孩因何走向深渊!》

据最新消息,12岁弑母男孩目前已经被送往长沙的一所机构接受为期3年的管束教育。(具体见文末链接《12岁弑母男孩被送长沙管束教育3年,是在长沙的这一所学校?》)

据新京报报道,记者在男孩的爷爷家中,看到了男孩五年级时写的作文(男孩今年六年级)。

<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