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佛祖头上的肉髻到底是什么?泰国最厉害的拳王叫什么名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西游记佛祖头上的肉髻到底是什么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如来佛祖的头上有一头的肉髻,那这个肉髻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为了装饰的效果,也有人说是代表修行非常高,更有人说是脂肪肿瘤,那真相到底是什么?

如来可以说是整个仙界中最顶层修行者,不论是妖魔鬼怪,还是其他仙界人员,都以如来为首,这也是代表着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看过西游记的人一定会非常好奇,如来头上的肉髻到底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只有他会长,其他人都没有长。

佛祖的真相

佛祖的简称为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623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他本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由于自己内心一心向佛,所以就脱离了世俗,入了佛道。成道后就被世人称作为“释迦牟尼”。相当他就是整个佛教的创始人。

再到后来的西游记中听如来,也是由当年释迦牟尼一代一代相传下来的。在这再给大家解释一下如来的基本情况。

如来简称多陀阿伽陀,佛的十大称号之一。而他的由来就是指凭借着真如之道,通过努力,不断累积善因,最后终于成佛。有一句成语是这样形容的,如诸佛而来,故名如来,这就是如来一词语的由来,

如来并不是指某个人专用的名字,而是对圣人的一种尊称,比如西游记中也是称为如来佛祖,可以简单理解为一种职称,类似世界各国的总统、主席等,

而除了如来佛祖的称呼之外,还有释迦牟尼如来,燃灯如来等等。

西游记佛祖头上的肉髻到底是什么?

西游记佛祖头上的肉髻到底是什么,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由头发演变而来

上面也和大家解释了,佛家是来源于印度,当年的如来佛释迦牟尼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他是雅利安人血系,因些他头上的秀发就为卷头发,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到有一些人的头发也是卷的一是个道理。

释迦摩尼再出家之前是有头发,而对于印度的僧团来说当年他们是不剃发的,据说剃发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只有罪犯和奴隶才会剃发。

而释迦牟尼就一直坚持必须剃发,一方面就是为了证明自己入佛道的自信,永世不还俗,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显得与传统的僧团有非常大的区别,相当自己才是正统。

所以当他成佛之后,人民为了给他雕塑一个好的作品,就把他还没有出家前的照片当作一种怀念,而此时他是有头发的,为了突现他头上的这些卷发,所以就画成了这种黑色的肉疙瘩,这是第一种来源,但是这种好像并不太可信。

第二种:佛的形态

如果你看过经书就知道,上面显示佛祖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佛祖的一些特点,而佛祖头上所谓的肉髻就是三十二相中的一种,意思为“顶上肉髻相”。通俗的一点讲就是佛祖头上长出来的肉。再经过一断的时间之后就慢慢形成了这种肉髻,这并不是什么脂肪肿瘤,而是真正的肌肉。

据经书中记载:盖此肉髻相,乃佛及观音菩萨所现有者,惟诸佛之相极殊胜,观音菩萨之相则略输之。

翻译过来就是:长有肉髻的男人是真实身份高贵的代表,一般人想长还长不出来!而相比观音菩萨来说,他们是没有这个长相的,所以不论是地位,还是修行都比佛祖低一点。

从古至今,可以说没有几个人可以长出像佛祖头上那样的肉髻,因为这个并不是你想长就能长的,他不是需要你有一定的修为,据说能够长出来这些肉髻都是一些大佛,都是德高望重,修为十分高的。比如:文殊、普贤两位的头上也长有。

第三种:由菩提子演化而来

上面也给大家解释过了,释迦牟尼在没有出家之前,是印度北部国家的一位太子,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但他为了想要摆脱生命的轮回,也为了想要去拯救世界,普化众生,所以就放弃这样的生活。踏上了修行之路。

而修行的过程中,他曾在一棵菩提树下静坐了七七四十九天,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战胜自己心中的恶魔,当然最后他是成功了,也悟出了佛教的一些道理。

据说他在修行的过程中受到菩提树的影响,就导致了他的头上出现的肉髻是与菩提树一样,异常的突起。但是后期也没有得到过证实,终究是一个传说而已。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来,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佛祖头上的肉髻代表的是一种法相,换句话说这是形容佛祖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佛,对佛教的影响很深。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从这也可以证明,佛祖头上的肉瘤不是头发,而是肉髻。

那肉髻到底是什么?

肉髻又可以称作:乌瑟腻沙,也可以称为肉髻相、顶髻、顶髻相等等,是因为骨血突起,类似和髻一样,所以就叫做肉髻。

这种肉髻是佛道一种专有的特性,代表着高贵、德高望重,是佛相的三十二相之一。西游记中如来佛祖的头上就是这种肉髻,其他菩萨也有这样肉髻,只不过相对比较少。佛祖是最多的。

所以我们看到西游记佛祖头上的肉髻其实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简单点来说就是代表着德高望重,不管是从修为上,还是从心态上,都是有着与其他佛不一样的特性。

最后:

佛祖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心胸坦然,是人们对于佛教的一种信仰,所以佛祖头上的肉髻也算是一种独有的象征。

泰国最厉害的拳王叫什么名字

泰拳近代高手录

由于泰拳数百年来久盛不衰,值得传颂的人物和事迹极为丰富,能与国际职业拳坛相媲美。限于篇幅,我们仅从本世纪30年代迄今众多名高手名家中,选出10名技艺与成就超著的泰拳拳师,列为近代泰拳坛英杰,按功绩排名,籍以纪念他们和在泰拳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及伟大事迹。

(一)乃蓬.拍巴铃:拳龄(1929—1954),级别为(羽量—轻量—沉量级)。泰.西拳术高手。

被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拳坛高手乃蓬,武艺卓绝,其超凡的成就,在长达25年拳斗生涯中历经350战,无一次被对手击倒。以其作风引用拳谚“艺高人胆大”一语至为合适,拳坛人士因其拳术精博,当以“学富五车”喻之,其武艺之高可见。乃蓬生于泰国华富里府,因在擂台上骁勇善战,而获“野牛”绰号。其人身体异常坚实,一副冷酷面相,肤色赤铜,俨然天生战士之才。加上矫健敏锐的身手,美妙的搏击技艺,深受当时拳迷的爱戴。其擅长反肘招数,被拳评家认为拳坛史上的绝诣。    1933年,乃蓬崭露头脚,连战皆捷,与国柱拳场挫名拳师甲蒙获羽量级英雄衣,武名益彰。其最出色的一仗,是与1937年在国柱擂台上战胜西洋拳名家他旺,荣获军部奖杯,成为全国最强拳师。1938年在萱昭拳场,与“拳宗”巴硕展开连场大战,壮烈凄绝,震撼拳坛,予拳迷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拳坛复兴,乃蓬老当益壮,以西洋拳力敌“星马拳王”颂蓬,战胜巴硕,击败新锐“美男子”差猜,以泰拳逼和名将他旺。上述名拳师,全属体重140—150磅的拳坛虎将。乃蓬驰聘拳坛多年,力战当代最强的拳师,如巴育,通拜,宝攀等,后负与喃隆勒,即知命收山,时以14岁。退役后曾设馆授徒,门下不乏高手,后期投身警界,为民服务,卒与1976年,享年62岁,其绝世武艺,犹烙于泰国拳迷心中。(记录:350战310胜21负19和)

(二)亚披勒.宝希兰:拳龄(1955—1978年),级别(沉量级),泰国拳王,远东国际拳击冠军。20年前威震拳坛的泰拳高手亚披勒,原籍泰国中部夜功府,1941年生,学艺与其中学体育教师,积30战不败记录,入京进驻“宝希兰”拳馆,获女经理人阿婉.炎屏如之助,即扶摇直上成为当代拳坛的皇牌偶像。亚披勒身高175厘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