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什么奇人异事的故事,哪些是你认为最为真实的?有什么关于老子的故
发布时间: 2023-07-17

本文目录

历史上有什么奇人异事的故事,哪些是你认为最为真实的

历史上真实的“燕双鹰”,比电视剧真实、更厉害

在《多伦县志》中,有一段民国初年的往事,这段往事令人称奇:

民国二年(1912年),外蒙军首领玛克萨尔扎布率兵越过乌珠穆沁进攻塞北贸易中心多伦。袁世凯见蒙古骑兵来势汹汹,当即派出手下大将王怀庆前往征讨。王怀庆不负众望,九战九捷,一举收复了蓝旗、白旗等地。

为阻击蒙古军进攻,王怀庆请来了一个高手,此人叫高青山。高青山飞镖神准,杀死了与外蒙军勾结的汇宗寺住持甘珠尔瓦。外蒙军不甘心失败,又以给住持复仇为借口挑起战事。

9月12日,玛克萨尔扎布率领8000蒙古骑兵围攻多伦。当时王怀庆只有3000人马守城,而且多半兵力都已受伤战斗力不行,能战斗的人员只有1000人。王怀庆请求和谈,玛克萨尔扎布拒绝和谈,扬言要攻破多伦,杀死高青山。经过多番斡旋,扎布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交出高青山,二是筹集8万块大洋给他,钱人必须两天内交齐,否则他就踏平多伦。王怀庆觉得很为难,但不得不回去和高青山商量。

最后,王怀庆与高青山认为,扎布狼子野心,即使交出他和大洋他也不会放过多伦的百姓的。王怀庆为此事犯难,高青山却拍拍胸脯说只要把他的兄弟李明珠请来,一切都好办了。随后,高青山在王怀庆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王怀庆立刻集中兵力在北门为高青山打出了一条路,高青山骑着他的快马冲出了多伦城。

高青山冲出去后,王怀庆立刻让城内的商户筹集大洋,商户们都不情愿交出大洋。王怀庆无法,当即保证说他们的大洋筹上来后一定会一分不少地送回去给他们。商户们还是将信将疑,王怀庆写下字据,商户们才勉强答应凑钱。

第二天中午,高青山回来了,他带来了结义兄弟李明珠。其实,王怀庆、高青山和李明珠多年前就是结义兄弟,王怀庆鬼点子多,所以是大哥;高青山擅长使用飞刀,人称“高飞刀”;李明珠枪法很准,人称“神枪李”。后来,王怀庆投军当兵,成了袁世凯的心腹大将,高青山、王怀庆则习惯了游侠生活。但是只要兄弟三人其中一个有难,两个兄弟一定来帮忙。三兄弟聚在一起后,王怀庆定下了擒贼先擒王的计策……

通牒最后期限那日,王怀庆让伤兵们走上城头,城墙上放着几大筐银元。王怀庆让士兵们抓起银元,静静等待命令。一切准备就绪后,王怀庆对城下的扎布说道:“扎布大帅,您要的8万块大洋准备好了,高青山也绑来了,现在可以交货了吗?”

扎布得意洋洋地大喊道:“赶快把银元丢下来,把高青山推下来!”王怀庆当即下令:“把银元扔下去!”

“哗啦啦”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响起,8万块银元如天女散花一般洒向城墙下去。蒙古骑兵看着这白花花的银元,双眼都瞪得大大的。蒙古骑兵欣喜若狂地蹲下去捡银元,阵势当场大乱。

扎布身边的六个卫士,此时也忙着去抢银元。就在此时,多伦城门突然大开,高青山骑马冲了过来,六把飞刀甩去,杀死了扎布的六个卫兵。紧接着,“神枪李”李明珠骑马飞奔而来,他双枪齐射,两颗子弹瞬间命中扎布的脑袋。扎布还未来得及反应,就一头扎倒下来死了。就这样子,外蒙一代名将扎布就这样丢了小命。

扎布死后,多伦城内的高青山、王怀庆等人趁机杀出,蒙古军失去指挥乱成一团。王怀庆告诉蒙古兵,不想死的就丢下银元缴械投降。蒙古兵有的丢下银元投降,有的负隅顽抗,有的捡起银元就跑。王怀庆让士兵们骑马追赶,狙杀逃窜的蒙古骑兵。八千多蒙古兵骑马飞奔,带着银元撤退。他们来到距白音卜罗村约50米的地方时,又遭到了王怀庆布置的伏兵。蒙古兵兵败如山倒,纷纷丢下银元作鸟兽散。

经过清扫战场,共捡回银元计78101块,少了1099块。王怀庆让城内商号的老板来领钱,不足的部分王怀庆自己掏腰包垫付。城内商号的老板见状,纷纷表示愿意出这笔钱,不用王怀庆出。

战后,王怀庆给两个兄弟送行,让他们隐姓埋名,远走天涯。因为他们如此了得的身手,若是被袁世凯知道了,肯定会让他们去南方打革命军的。王怀庆告诉手下,不准对高青山和李明珠两个人的事情向外透露,众人都说会保密。两年之后,王怀庆被召回北京,袁世凯逼着他去打蔡锷的部队。王怀庆拒绝,就被袁世凯关押。袁世凯准备杀了王怀庆,却还未动刀袁世凯就死了。

一直到后来,多伦人为两位侠客建立纪念碑,纪念他们帮助王怀庆率领3000残兵击败8000蒙古兵的事迹。高青山、李明珠被多伦人称赞为“草原双鹰”、“草原双飞鹰”。高青山、李明珠就是“燕双鹰”的原型,电视剧虽然夸张过度了,但草原双鹰的事迹却是在真实的。

有什么关于老子的故事

唐初,门阀士族的传统势力还很厉害,不是名门出身,很难在社会上得到重视。李家皇帝,为给自已脸上贴金,抬高自家门第,便找到道教的大教主太上老君,与李老君攀亲,叙上家谱,尊其为始祖,自称是老君后代,所谓“神仙之苗裔”。唐朝也出现了不少关于老子的故事。

《旧唐书》卷一载,唐公李渊起兵之初,在霍山与强大敌军相峙,不能取胜,李渊万分焦急。这时突然来了个自称“霍山神使”的白衣老人,求见“唐皇帝”李渊,暗示了进攻路线,终于取胜。此事在道书《混元圣记》卷八中,干脆说成霍山神是太上老君派来的,并称“唐公当受天命”,唐公“必得天下”。

李渊称帝后,又出现了他是太上老君的后裔的说法。《唐会要》记载:武德三年(602年)五月,晋州人吉善行于(浮山县)羊角山,见一老叟,乘白马朱鬣,仪容甚伟,曰:“谓吾语唐天子,吾汝祖也,今年平贼后,子孙享国千岁。”高祖异之,乃立庙于其地,并把浮山县改为神山县。

唐高宗李治在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以《道德经》为上经,令王公百僚都要习诵,甚至规定为士子考试的内容。唐玄宗在天宝十三年(754),上玄元皇帝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同时下令天下诸州普遍建立玄元皇帝庙。

唐玄宗的年号“天宝”也与李老君有关,公元742年春正月,有个参军叫田同秀的上言:“玄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故宅。”李隆基马上派人去函谷关尹喜故宅,果然得到了老君的“灵符”。接着群臣上表,以函谷宝符潜应年号,请于尊号加“天宝”字,天子从之。田同秀也升官当上了朝散大夫。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