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野兽朱元璋(有没有写朱元璋的书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有没有写朱元璋的书

1、《朱元璋传》-吴晗

《朱元璋传》是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吴晗。本书讲述了明太祖朱元璋从一名贫穷放牛娃,经过自身努力奋斗,最终创立明朝,成为明太祖的传奇一生。

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2、《权力野兽朱元璋》-张笑天

历史小说《权力野兽朱元璋》与《权力野兽朱棣》为其巅峰之作,因从精彩繁复的正史中,充分还原历史人物的权术细节与心路历程,自出版以来,深受读者喜爱。

《权力野兽朱元璋》:全面讲述朱元璋无权、谋权、夺权、掌权的权术人生!朱元璋对待权力,拥有野兽对待猎物一样的本能:强烈的欲望,可怕的耐心,漫长的潜伏,混乱中保持警醒,判断出真正的机会,露出獠牙,发出致命一击。这个嗜权如命的明朝开国皇帝,留给世人的却是一个太平盛世,史称“洪武之治”。

3、《黑白朱元璋》-龚笃清

本书记录朱元璋从小和尚到开国皇帝的传奇故事,揭示农民皇帝剥皮肃贪诛杀功臣的心路历程。

作者龚笃清,也曾打过工,也曾教过书,有幸从北京师范大学获得过硕士头衔,便投身于出版生涯,为文全凭兴趣,兴之所至,东涂西抹,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曾写过小说,也曾写过散文、文学评论,有中短篇小说集《色癫》及长篇小说数部问世。

后进行学术探究,出版过《冯梦龙新论》和《明代八股文史探》,眼下正在撰写《明代科举史探》,钻研点人弃我取的学问。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理事,湖南省出版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

4、《明太祖传》-陈焕铖

《明太祖传》依据正史,抉取明太祖朱元璋一生的典型事迹,以人物为脉络,汇为一编。举凡明太福成长轶事、揭竿起兵、逐鹿中原、登基称帝、巩固政权、经济政策、文化教育等事迹,全部囊括其中。

本书采用人物小传的方式,除明太祖外,还介绍了与明太祖有关的近六十位人物,包括前后帝王、后妃公主、近幸列侯、文臣武将、割据群雄等,并作了分类,厘清了传主与明太祖的关系。本书为读者了解明太祖、了解明朝历史,提供了一个便捷、可信的途径。

5、《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明河在天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纵观他的奋斗历程,比最荒诞的小说都显得更不真实,他的奋斗比历代帝王的成功之路都更惊心动魄和值得考究。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体内究竟蕴藏着怎样一种能量,能将自己从弃石点化成黄金,将众人化腐朽为神奇?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是历史和机遇选择了他,还是他去创造了历史和机遇?

朱元璋的故事,或许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传奇,而应该是我们的人生范本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吗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的权力都是很大的,不只是朱元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等每一个皇帝在开国初期只要是官僚阶层被清洗过一遍后,军队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新生的官僚还是依附于皇权的时候,其权威还不能被分割,皇帝随时有掀翻棋盘重来的权威时候,那么皇帝的权利都是理论上无限的。朱元璋虽然大杀官员,但是国家建立的根基很牢固,基本上没有玩脱,其后朱棣靖难之役等同开国,自然也是权力很大不下于朱元璋的。

朱元璋为何把孟子“赶出”了孔庙

洪武五年的一天,对于已经去世几千年的亚圣孟子而言,并不是个好日子,这一天,以草根皇帝起家的朱元璋,除了屠杀功臣之外,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盛怒的朱元璋把孟子的牌位从孔庙撤了下来,此举让天下饱读儒家学说的学子们面如死灰,心中的信仰摇摇欲坠。

这件事的可怕程度不亚于一场侵略战争,因为动摇了人心中的信仰,让儒生心中的价值体系崩塌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这么痛恨孟子,不惜动摇大明尚未站稳的根基呢?朱元璋之前做过和尚,所以他有一部分是尊崇佛教的,但是治理江山不能太佛系,而且朱元璋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上位后,时而重用佛家道家礼法,时而一怒之下杀了和尚和道士,重用法家儒家礼法。

朱元璋骨子里严苛、残暴的性格是法家的,虽然他经常大骂韩非子,但他治理国家的精髓是法家的。

朱元璋一开始,对孔子的态度是恭敬的,毕竟他需要争取天下儒生的支持,《明史·太祖本纪》中曾提及朱元璋下令“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甚至他还接待过孔子的后人孔克坚,而且对他的态度极为亲切友好——诏“衍圣公袭封及授曲阜知县,并如前代制”“养之以禄而不任之以事”。

朱元璋性格极为刚愎自用,可以说他是自卑而导致的自负,对一切学说都不看在眼里,唯我独尊的性格特质,导致了他对孔子的态度说变就变了。洪武二年,他就要下诏让天下儒生不必通祀孔子,群臣慌了,进行死谏,劝住了患了失心疯的皇帝,让朱元璋暂时压下了对儒家的一腔怒火,免得得罪天下读书人。

朱元璋压制的怒火总要有个出口,他是那种豁达良善之辈吗?当然不是。后来朱元璋在下朝之余,翻阅了《孟子》,本想从中挑出反对儒家学说的部分,看到的内容把他气个半死。

孟子说了一句话,彻底得罪了朱元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儒家学说和各种流派里,孟子的“民本”思想最重,他认为,王是百姓的王,应该为百姓服务。朱元璋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成为普天下最“尊贵”的人,他想做什么,还需要百姓比手画脚吗?他为什么就是那个“轻”?到底谁“轻”谁“重”?

他认为,孟子的意思是残害百姓的王,不配得到天下,正好触碰了他的心事。但其实孟子的思想是适合春秋诸侯争霸那个时代,因为那时群雄争霸,每个王都希望扩展疆土,抵御敌国,甚至一统天下。所以孟子提出——“保民为王,莫之能御也”。这个言论最终是为了维护“王权”,只是采取了赢得民心这样一个方式而已。

我们也不能说朱元璋就是错的,因为时代变了,实现“王权”的方式也要跟着变化,明朝已经统一天下了,不需要“莫之能御也”,皇权的集中首先要价值观统一,如果人人都迷信一个学说,把它当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那整个国家岂不是混乱不堪了?而且朱元璋明显只希望,全国最好只有一种信仰,一个神明,那就是朱元璋他自己,他就是神,他应该是百姓唯一的信仰。

抱着这样一个目的,他将以孟子的学说是歪理邪说为由,将孟子的牌位逐出孔庙,也发泄一下他对于儒家学说的不满,此举果然激怒了天下士子。

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天下的读书人,朱元璋没文化,如果没有读书人的帮助,他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功,他现在成功了,怎么能随意将读书人心中的“神”请出孔庙呢?

于是,朝廷上不停地有人死谏,连掌管天文的官员也对朱元璋说,文曲星暗淡无光,恐怕是大凶之兆,对大明江山不利。

时隔一年,朱元璋在刑部尚书钱塘的誓死进谏下冷静了下来,以“孟子辨异端,辟邪说,发明孔子之道,配享如故”的由头不情不愿地将孟子牌位请了回去。

但是作为泄愤和维护统治的要,他将《孟子》删减了不少,并以“删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