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代的江苏无锡,山明水秀、气象万千的锦绣太湖美
发布时间: 2023-07-11

无锡,古称梁溪,地处江苏南部、太湖之滨,无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渠流纵横,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上世纪50年代的无锡梅园,梅园位于无锡西郊的东山和浒山南坡,地处太湖之畔,园内遍植梅树,是江南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梅园始建于1912年,是无锡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建,当时利用清末进士徐殿一的小桃园旧址,植梅数千株,经十余年建设而成。当时所植梅花多为果梅。

1950年代的无锡蠡园凝春塔,凝春塔,坐落在蠡湖之滨的蠡园。凝春塔建于1936年。凝春塔和湖心亭隔水相望,五层八角,红砖青瓦,小巧玲珑,中西结合,是蠡园中的著名一景。

展开全文

1950年代的无锡太湖的晚景。太湖古称震泽、具区,又名五湖、笠泽,太湖之美,气象万千。太湖和无锡有着极深的渊源,有道是: 绿水青山太湖景,人杰地灵无锡来。

1950年代的太湖三山远景。太湖三山,古称蓬莱,明代始称小蓬莱,又称笔架山、金龟山,位于苏州城西南五十余公里的太湖之中,三山岛因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联缀而得名。三山岛虽无高峻巍峨之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逶迤铺展,舒起缓伏,苍山碧水,风景优美。

1950年代的无锡,远眺太湖的园林景色。上海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曾对无锡太湖园林做了如下赞誉:皇家园林看北京,私人园林看苏州,现代园林看无锡。无锡太湖园林有着公众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恰与时代相合。

1950年代的无锡太湖三山帆影。太湖蓬莱三山岛是饱览吴中山水、欣赏太湖美景的绝佳处。

1950年代的无锡鼋头渚黄婆墩。黄婆墩旧名黄埠墩,也叫小金山,又称皇甫墩。黄婆墩有一个显赫的头衔,被称作为无锡古运河的“天关”。

1950年代的无锡鼋头渚园林景观。鼋头渚,位于太湖之滨,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是太湖第一名胜,来无锡旅游,鼋头渚是必到之处。鼋头渚最为有名的是春季的樱花。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