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的简介(历史上姓李的将军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历史上姓李的将军有哪些

李是古今第一大姓,名将辈出,战国李牧,汉朝李陵、李广,唐朝李孝恭、李靖、李勣、李愬、李光弼,五代李克用、李存勖,明朝李文忠、李成梁、李如松,太平天国李秀成……

近现代史上,人民军队也有不少李姓将军。1614名开国将帅中,李姓足足有110名,仅次于张姓的120名,人数位居次席,其中上将6名,中将6名,少将98名,虽然没有元帅和上将,但胜在人数多。下面,重点介绍一下李姓开国上将和中将。

李达,陕西眉县人,开国上将

李达,陕西眉县人,早年效力冯玉祥的西北军,参加宁都起义后成为红军一员。李达一生担任的军事职务几乎都是参谋长,土地革命时任红军师参谋长、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战时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任中原军区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其参谋长的名头,仅次于以“叶参座”文明的叶剑英。

李达的参谋长生涯中,辅佐过五位开国元帅,最重要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李达辅佐刘伯承元帅长达11年,深得刘、邓两位首长信任,刘伯承曾赞誉“李达是活地图。”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开国上将

李克农,安徽巢县人,隐蔽战线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与钱壮飞、胡底并称“龙潭三皆”与周恩来、陈赓一起,奠基了我军的情报特工事业,被誉为“红色特工之王”。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李克农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始终从事情报特务工作,多次为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立下特殊功勋,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仍任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负责军事情报工作。

国民党著名特工之王戴笠被誉为“蒋介石的佩剑”,字雨农,而李克农将军的名字“克农”恰好有“克制雨农”之意,最终戴笠身亡,克农健在。事实证明,在国共两党隐蔽战线的较量上,我党始终处于上风,这与李克农为代表的隐蔽战线工作者的牺牲和奉献是分不开的。

有人说,“国民党没有戴笠的话历史会重写,我党没有李克农历史会改写!”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据说李克农将军1962年去世时,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都放假庆祝。

李涛,湖南汝城人

李涛,湖南省汝城县人,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知名度不高的特殊将军,他和李克农类似,从事一份特殊的职业——军事情报和机要工作。

李涛在长征期间开始担任党中央和领导安全保卫工作,抗战期间历任中央情报部第三室主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部长,协助叶剑英抓情报、机要通讯、高参室、警备团工作,成为党中央和领导层的首席高参,牵头建立了全军的战略情报搜集机构,并受党中央和毛主席委托,执掌中央军委印信。叶剑英评价李涛说:“能力很强,既是位好领导,也是位好老师。”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

李天佑,广西临桂人,早年参加百色起义,精通武术,擅长“壮拳”,掌上功夫一流。

李天佑是四野名将,也是林彪麾下爱将,他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大多数时间都隶属林彪麾下,对林彪的军事思想和指挥风格知之甚深,林彪对他也十分信任和器重,在林彪麾下,李天佑先后任东北野战军一纵司令、四野38军军长,被誉为四野第一虎将,尤其在四战四平中,林彪对李天佑委以重任,每次都让他担任前线总指挥。

在辽沈战役时,林彪把一纵这支最强部队留作预备队,更彰显对一纵和李天佑的信任。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

李志民,湖南浏阳人,我军政工战线杰出领导者,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李志民担任的几乎都是军队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职务,和他搭档担任司令就有我军著名的“三杨”上将——杨成武、杨得志、杨勇。

李志民虽然主要负责政工,不擅长军事指挥,但在漫长的军事生涯中,还是留下很多“政治攻心”的成功案例,他还擅长合唱指挥,在1959年的建国十周年庆典上,100多名开国将军组成一支特殊的“将军合唱团”合唱红色歌曲,合唱团总指挥就是李志民。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

李聚奎,湖南安化人,57名开国上将中最后一个被授衔的人。

李聚奎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的主要职务是参谋长,一直在军队从事军事指挥工作,但新中国成立后,李聚奎因工作需要调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按照当时规定,不在军队任职的是不授衔的,所以1955年授衔时没有李聚奎,但到了1958年,李聚奎又重返部队,没有军衔就很不合适了,于是军委又研究决定授予其上将军衔。

李姓的开国中将有:李耀、李天焕、李成芳、李寿轩、李作鹏、李雪三,详细事迹略。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最近看了功勋里的第一个故事能文能武李延年,大家有什么感受

李延年,1928年11月出生,男,汉族,河北昌黎人,中共党员,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5年10月入伍,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边境防卫作战等大小战斗20多次,荣立特等功1次,三等功、小功若干次。

而在剧中展现的就是李延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中发生的故事。那时战争已经快要结束,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得寸进尺,无法使谈判顺利进行,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把美国重新打回谈判桌上,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李延年所在的连队奉命攻下并守住346.6高地。在没有补给,没有火力支援的情况下,李延年凭借着高超的战场经验,率领全连一次次打退敌人潮水般的进攻,最终成功守住高地。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让亲人过上安稳的生活,我们不得不抗美援朝,将侵略别人国家的美国鬼子赶走,虽然这个过程有很多人已经看不到胜利的场景了,但正如剧中李延年所说的,正是因为了有了他们,才能让亲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祖国无比强大,不容欺辱。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有了像李延年这样的无数个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也敢于牺牲的的革命先烈们,才有了我们现在无比幸福的生活。

在广州开办的黄埔军校培养出了哪些在后来的战争中闻名的指挥官

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该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人日后成了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就有很多拥有黄埔背景杰出的军事人才。

1、林彪

黄埔四期学生。黄埔军校成立不久,师生分成两股势力,聂荣臻是政治教官,又是共产党支部负责人,面告十八岁的林彪,你毕业后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向叶挺团长报到。

1927年在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和刘伯承指挥下,在南昌向蒋介石部队进军,林彪占领了南昌的交通要道,蒋介石一片惊慌,急调两个军向南昌进发,周、贺、朱、叶、刘决定撤退南昌,林彪率部到瑞金,已升为营长。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但军事天才不一定都是政治天才。“文革“中被迫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坠人亡,给后人留下许多谜团。

2、徐向前

元帅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一个农民家庭。他一生说山西话,爱吃山西饭,平生没有官气,平常话不多,生活简朴,不讲究吃穿,给人的印象比较“土气”,人称“布衣元帅”。这位“布衣元帅”的革命生涯就是从黄埔军校开始的。

军校开学不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是北洋军阀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孙中山来到粤北的韶关,把这里作为大本营,准备利用北洋军阀的矛盾,挥师北伐。徐向前所在的黄埔军校第一队,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