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妻“息影”12年,黄金配角因反派爆火,冯恩鹤到底有啥本事
发布时间: 2023-07-11

文|叶

编辑|怕姐

“我出道34年,从未演过反派!”

2008年,正在筹拍电视剧《潜伏》的导演姜伟,找上冯恩鹤,让他演个大反派。

一听这话,冯恩鹤不乐意了。

他百般劝导演,让自己演个好人,可导演只说了一句话:演个笑面虎。

到底是什么原因,姜伟导演非得让冯恩鹤演反派?

演了34年正派的冯恩鹤,又有什么魅力呢?

01

冯恩鹤出生在1948年10月1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

展开全文

他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也都是普通人。父亲在附近的一家工厂上班,每天起早贪黑,却只能换来微薄的薪水支撑家里的开销。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时候的他特别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以便承担家里的责任,减轻爸妈的负担。

可他年纪尚小,还做不了太多,只能在父亲回家前凉好温水,为回家后的父亲捶肩膀,捶走一天的劳累。

父亲每次都会一把抱起他,然后哄着他一起入睡,生活简单又温馨。

渐渐地,他到了该上小学的年纪。有天,父亲特地起了个大早跑到县城里,给他买来新书包、新文具。

看着面前崭新的“装备”,他开心极了,一下子扑到父亲的怀里。

“给你买这些不是为了玩,是让你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父亲摸着冯恩鹤的头,话里是满满的期望。

父亲的话犹如真理,冯恩鹤谨记教诲,努力学习。别人在玩,他在学习,牢记“使命”的冯恩鹤,成绩自然也不会差。

直到上了中学,与父亲之间已经没了小时候的亲昵举动,但他知道,每次拿着奖状回来,父亲心里依旧十分欢喜。

因为他看到父亲笑得脸上皱纹都少了许多。

1968年,高中毕业的他和很多孩子一样,为响应号召开始了下乡干活的生活。许是家庭原因,冯恩鹤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子,所以干起活来,十分利索。

种地、锄草、浇地等农活,他全都干过。因为手脚利索,人又实诚,有时候他忙完了手里的活,还会帮一帮别人,大家都很喜欢这个热心的小青年。

一天,有位老师傅突然肚子痛去了厕所,没想到回来后,冯恩鹤全帮他忙完了。为表谢意,老师傅便教他吹小号。

他觉得很有趣,老师傅教得仔细,他也学得认真,很快就把乐器摸索会了。

老师傅也发现他在艺术方面很有天赋,学得极快。

后来冯恩鹤每当闲暇时,就和师傅一起给大家吹小号,看着大家高兴他心里十分欢喜。

这样的生活过了有一年之久,大家都满含不舍回归自己的生活。

彼时已经高中毕业的冯恩鹤,在父亲的建议下,选择在当地的中学做老师。

但毕竟男儿志在四方,当时的冯恩鹤虽也满足于和同学之间的安逸生活,但心中还隐藏着一颗不安跳动的心,他想要闯荡一番。

终于事情迎来了契机。

1969年,有人来村子里寻人入伍。冯恩鹤听到消息后,激动万分,他瞬间觉得好像有一束光,直接照在他的心房。

这么光荣的一件事情。他想去!他特别想去!

放学后,他赶紧回到家与父亲商量此事。父亲表示十分支持他的决定,为儿子的心中报复感到骄傲,于是冯恩鹤大胆地报了名。

同年,22岁的冯恩鹤如愿加入队伍,开始踏上新的旅程。

队伍中的人们待他很是友善,训练之余他还会把自己的手艺拿出来秀一把,大家都为他的才艺表示赞赏。

有时候队里有什么活动,大家都会喊他出来表演,每当这个时候,冯恩鹤就笑着走出来,大大方方地秀才艺,空气中弥漫着一片欢声笑语。

可能彼时的冯恩鹤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技之长,会让他踏上另一条不归路。

02

1971年,北京的话剧团来到队伍中选演员。不知谁大声喊了一句,冯恩鹤多才多艺,他肯定行。

冯恩鹤直接被队友带了过来,话剧团的人请他秀一段才艺。冯恩鹤没有犹豫,拿起他的小号表演了一段。

因为两年的训练,他的身体素质更加强壮,整体形象和气质十分正气,加上出色的才艺表演,让话剧团的人眼前一亮。

“你这身板不错,跟我去话剧团学学表演?”

冯恩鹤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其实自从跟着老师傅学了小号,他发现自己挺喜欢吹拉弹唱的。眼下话剧团的邀请,无疑是一个实现梦想的重要机会。

经过慎重的考虑,他决定试一试!于是同年24岁的他,直接被调到了话剧团。

来到话剧团的冯恩鹤发现,这里真是人才济济!大家不光多才多艺,有的已经拥有十多年的表演功底。

但他并未胆怯,而是虚心大胆地向前辈们请教表演的技巧和方法,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他学得很快,成功有了上台表演的机会。

因为正义的形象和气质,以及挺拔的身姿,话剧中的正派角色都被他承包了,而他也因为一次次的登台表演,台风与演技越发炉火纯青,与老师傅搭戏也默契十足。

每次上台前,他都会主动找搭档多次磨戏练习,有时候想到什么好的点子,也会主动找搭档一起交流。

从话剧小白成为了团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他的成长大家都看在眼里,也对他的演技实力给予肯定。

以至于后来,冯恩鹤与《南征北战》剧组结了缘。

03

1974年,导演成荫和王炎准备翻拍1952年的同名老电影《南征北战》,并紧跟时代潮流,将原来的黑白片拍成彩色片。

为了影片的还原度以及拍摄效果,两人来到了北京市话剧团寻找心目中的理想演员。

因为大家的推荐,成荫和王炎对冯恩鹤产生了兴趣。

冯恩鹤受宠若惊,但也因大家对他的信任而感动。于是在导演的要求下,临场发挥了一小段影片中的戏。

他演的是老版影片中的机枪手“刘永贵”,在率领队伍成功渡过大沙河后,感叹道:又喝到家乡的水了。

这个角色,在老版电影中由老艺术家仲星火饰演,仲星火将角色拿捏得十分到位,且生动自然。

而冯恩鹤也即将上演如此经典的一段,虽然倍感压力,但他很快调整好情绪,彼时的他仿佛就是“刘永贵”。本身就给人一种正义感的他,将角色的神态及情感演绎的十分精彩。

两位导演在看完他的表演之后,相视一笑。

“不错!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得到导演赞许的冯恩鹤开心极了,话剧团的人也为他感到高兴。导演当即将“刘永贵”的角色交给他来演。

冯恩鹤由此开始踏入影坛,也开始了在大师带领下对电影、表演的学习之路。

因为拍戏,冯恩鹤来到剧组生活,但他毕竟之前演的是话剧,和拍电影是有些区别的,若将之前的经验和技巧照搬过来,是不适用的。

但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大艺术家成荫和王炎,王炎给予了他很多指导,给他讲述可能表演十多年都不一定能够体会到的心得和经验。

可以说他是跟着两位大师出道的,在起点上已经学到了很多的内容。

当然还不止于此,在剧组他遇到了进入电影界的第一个老师——葛存壮。

葛存壮在戏中扮演的反派人物。当时他和葛存壮住在一个房间,葛存壮是他的组长。葛存壮为人亲切,对他这个新人很是照顾,不光关心他的衣食住行,更关心他的表演。

知道他曾经演过话剧后,每到看样片的时候,葛存壮都会详细地为他讲解,作为话剧人应该怎么表演,作为演员应该怎么表演,业余的人会怎么演,一次又一次的给他讲解,不厌其烦。

他在葛存壮的指导下,受益匪浅。这部影片拍摄非常成功,他也在电影界崭露头角。

因为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1975年,他又接到了来自钱江导演的邀请,让他出演影片《海霞》中的“阿洪”,他欣然接受了。

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他又遇见了几位影响了他一生的恩师们,其中就有影片的导演钱江、陈怀皑、王好为以及编剧谢铁骊。

尤其是王好为,一直在背后关注他的成长,在他爆红之时,还会打来电话向他祝贺。

每一位恩师都是他人生当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因为他们他才能够在电影表演的路上,走得异常顺利,越来越远。

冯恩鹤的事业又因为这部影片迎来新的浪潮,他的事业发展的蒸蒸日上,没想到爱情也悄然来临。

04

1978年,30岁的冯恩鹤还没有谈对象,在一位热心人的介绍下,冯恩鹤认识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姑娘——季颖。

当时,热心人认识季颖的姐姐,于是找到了季颖的妈妈,开始给季颖和冯恩鹤牵红线。

“他是一位演员,曾演过阿洪哥,但是人非常的朴实,不如让他俩见一见吧!”

季颖的妈妈一听是个老实人,所以就同意了,热心人也开心地告诉冯恩鹤,让他好好准备见面。

但季颖当时在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因为工作太忙空不出时间,导致见面的事情就一再被推迟了。

冯恩鹤就听话地等着,一直等了四个月才见到了季颖。但冯恩鹤却很开心,觉得好不容易可以等一个人了,心里还挺甜的。

见面的那天,冯恩鹤早早就到了约定的地点,没一会季颖也来了。

季颖看到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真壮啊!

冯恩鹤之前练过几年的健美,所以身材看起来有些许魁梧。

冯恩鹤见到季颖,主动打起了招呼,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倒是非常聊得来,这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