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明寄语(清明时节雨纷纷,疫情期间的清明节你们想对逝去的亲人说些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7

本文目录

清明时节雨纷纷,疫情期间的清明节你们想对逝去的亲人说些什么

  • 谢谢???邀答:“冲破黑暗夜、重现满天星”。白衣执甲、英雄归来!但我们没有忘记世者。
  • 思似柳絮雨如烟、
  • 逆行大爱贯天地。
  • 舍身忘我谁能记?
  • 花献世者敬白衣。

参加清明节祭祖扫墓活动时,我们应该从中接受哪些正能量教育

在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中国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清明节马上就要到来,受疫情形势影响,不一定能如往常一样前往陵园对祖先进行祭拜。但是扫墓祭祖活动给我们的重要意义仍不言而喻。

一、回望来路,传承先祖精神

人生于世,最重要的课题是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扫墓祭祖就是解释这个课题的重要渠道。

很多的家庭、家族在清明扫墓祭祖时,长辈们大都会讲一讲逝去的祖先的故事,让后辈人知晓他们经历的风雨曲折,而他们又是以何种高贵的精神歌方式去面对。

或者有的家族或家庭,会拿出长辈们传承下来的家训,向后辈们进行细致的讲解和传达。许多的家训中,都包括诗书传家、勤俭节约、廉洁奉公等一些为人处事最基本的原则,而这些内容放到现在仍然不过时,甚至有更积极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口口相传,精神上的要求会融入到后辈们的思想和血液当中。

这些先辈们的经历和家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够激发后辈人孜孜以求,努力奋进的精神斗志,让他们明白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二、增进融合,凝聚团结力量

在中国,扫墓祭祖,是每个家庭、每个人都极其看重的事情。清明节前购买鲜花、香烛等等物品,来敬献祖先,都是一件郑重的事。特别是这个时候,大家心中的崇敬、平和之心都被不同程度地激发。

一些分支比较大的家族,或者成员比较多的家庭,在日常的一些事情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愉快,或者口角相争之事。但到扫墓祭祖之时,却往往又能放下心中成见,提前相约一起祭拜祖先,或是在陵园坟地相遇,那种暴戾之气、心中隔阂会相应有所减弱,因为心中都觉得此时此刻有祖先在凝视,在关注。

这个时候,如果再有家族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人进行适当调解,往往之前的关系会缓和许多,甚至又会恢复到往日的亲密,让家族成员再紧紧地拧成一股绳,在往后处理事情特别是对外的时候更齐心,更团结,更一致。

三、增进了解,领悟长幼有序

伴随着人类发展的进程,不得不说一些传统文化还是有一定的流失。比如近些年来,由于每个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少,加之经济发展导致许多家庭的成员居住比较分散,家族或家庭成员的交往变得稀疏。

因而一些后辈,特别是一些年轻的孩子们,对家族的辈分不甚清楚,对一些长辈也不能够准确称呼和认识。但清明的扫墓祭祖活动往往成为一道加强沟通的桥梁,能让这些对家族历史鲜有了解的后辈明白长幼有序,谁大谁小,通过对家族人员的客观了解,构建起一种家族或家庭的意识。

四、崇尚文明,行动更加理性

这些年,人们对生态环保的概念更加重视,在扫墓祭祖的时候也更加注意方式方法。

比如之前要点燃大量的纸钱、香烛,甚至还有泼洒长面、罐头、水果、肉臊子、炒菜等等,容易造成大气污染,甚至引发火灾。

但现在基本上都是以敬献花圈或者鲜花为主,这种方式更加符合环保的理念,又能达到祭奠先祖、表达缅怀的目的。

加之今年比较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为避免相互传染,可能在家中网上祭奠会成为新的主流。而广大群众可以在疫情过后,另行到户外陵园或墓地祭奠先祖,以表达心中的敬仰和怀念。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延续原有正向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清明节扫墓祭祀已体现出越来越多的新理念、新文明,而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现代社会中的正能量,需要我们更好的接受、继承和发扬。

2020的清明有孩子的家庭父母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2020的清明有孩子的家庭父母会对孩子说什么呢?

2020年的清明节,正是全球新冠疫情大爆发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清明节。作为父母,有些话是必须对孩子说的。

一、告诉孩子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

疫情期间,人人自危,危险来自病毒。因此,孩子,认识病毒,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这样才能知道怎么去防范病毒,只有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在清明节注意扫墓的安全,这才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护。

二、告诉孩子一定要正确看待死亡。

死亡作为疾病的一种转归,也是生命的必然规律,生老病死,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孩子,先人在我们之前离去,我们终有一天也会离开人世,告别亲人。我们的亲人在清明节这一天也会到我们的墓前祭扫。正因为知道会死亡,所以活着,就要好好地活,这就是向死而生的含义。

三、告诉孩子一定要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这次疫情,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孩子,假如人人都怀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没有谎言,没有压制,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生命流逝,就不会让悲伤逆流成河。我们既要祭祀自己的亲人,也要哀悼在这次疫情中牺牲的烈士和同胞,还要哀悼全世界所有在这次疫情中失去生命的人们。因此,生而为人,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是每一个生命的使命所在。

四、告诉孩子一定要有环保意识。

清明扫墓,文明祭祀。孩子,去掉破坏环境的祭扫方式,保护我们的环境,用一颗最真挚的心,用一腔最纯真的情,用一种最文明的礼,寄托我们的相思之情,这种意识应该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内心,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我们的下一代。

五、告诉孩子一定要有安全意识。

年年的清明祭扫,都会有火灾发生。孩子,很多坟墓都在山野,注意用火,排除安全隐患,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自己的行动做出安全示范。

六、告诉孩子一定要珍惜亲情、善待家人。

亡者已去,死者已矣。你看到疫情之中逝去的亲人连告别的机会都没有,怎么会不落泪?当再多的问候已经无法传递,再多的关心已经无法送达,再好的孝敬已经无法享受,孩子,在寄托相思之时,珍惜当下,善待家人,让亲情温暖着你的一生,让亲人没有遗憾地走完一生,你也才会无愧于心。

七、告诉孩子一定要阅读世间百态。

疫情来临,灾难骤然而至,人性在灾难中也得到了放大。美丑善恶,暴露无遗;真假虚实,无处藏身;世间百态,展示空前;灵魂碰撞,纵横激荡。孩子,你一定要好好阅读疫情这些生活大书。你读懂恶,才会弃恶;你读懂善,才会从善;你读懂真,才会求真;你读懂美,才会尚美。希望你一生都在弃恶从善,成为真善美的使者。

八、告诉孩子一定要多诵多记诗词。

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把我们带入清明的纷纷细雨中,让我们触摸到了凄迷哀伤的情;“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让我们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由落花引发感伤,由感伤透露出温和的责备。孩子,传承我们的文化,多诵多记,博古通今,一定会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