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唐朝22位皇帝——重游大唐兴衰岁月,解读帝王双面人
发布时间: 2023-07-17

1.唐高祖李渊(566—635)

李渊能当上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有一个人功不可没。这个人就是史世良。

这位姓史的狠人手无寸铁,他是用嘴帮李渊上王者的。

史世良不是能征善战的将军,也不是运筹帷幄的谋士,他只是个算命的。

《旧唐书》:“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愿自爱,勿忘鄙言。”

但算命先生史世良业务能力很强,最擅长给人看面相,早年间他曾给李渊相过一次面。

他细细端瞧李渊,表示李渊骨骼惊奇,以后已经能干大事,能当皇帝。他还鼓励李渊,要信心坚定,从现在开始就要树立当皇帝的梦想。

李渊直呼内行,此后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喊一遍:加油加油我最强,加油加油我最棒。

果不其然,天下归李。大唐王朝就此开篇。

2.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资治通鉴》:“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当初征战天下的时候,李渊曾经拍着肩膀告诉李世民,老爸最喜欢你了,以后立你当太子。

唐朝建立之后,李渊二话没说,把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立为了太子。

李世民表示:我信了你的鬼。

被自己老子摆了一道的李世民非常气愤,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拳打大哥李建成,脚踢三弟李元吉。

李渊一看,自己儿子这是发疯了,保命要紧,于是让出军权政权,不久传位李世民。

李世民开创了唐朝皇位争夺战的先河,以后的百年里,皇帝的位子让这帮李氏子孙抢的是乌烟瘴气,玄武门也成了大家夺权必去的打卡景点。

3.唐高宗李治(628—683)

李治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就已经向李世民表露了他想当皇帝的愿望。

俺虽然人小,但是俺志气高。

《酉阳杂俎》:高宗初扶床......角边画处成草书“敕”字。

襁褓之中的李治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拿着毛笔乱涂乱画。身边的太监宫女一看不能让他老往墙上画啊,于是让他在纸张上涂涂写写。

李治小手一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敕”字。

这可了不得了。要知道,唐代朝堂上,群臣商议出来的一些政策、想法和内容,皇帝拿来审批的时候,就在上面写一个“敕”字。

李世民知道这事儿之后,焚烧纸张,并且下令不许外传。

李治:这个皇位我先预定了。

长大之后的李治比李世民还狠,堪称“灭国专业户”,西突厥、百济、高句丽都被李治按着头在地一顿猛锤。由于李治的扩疆行动,他在位时,唐朝的版图达到了历史最大。

4.唐中宗李显(656—710)

作为武则天的儿子,李显压力很大。

因为他妈真是个六亲不认的主,虐待起儿子来一套一套的。

李显先被囚禁,后被废。这个皇帝让他当的一点牌面也没有。

规规矩矩小老弟,忍辱负重很多年。

好不容易趁着武则天岁数大了,发动政变复辟,当了皇帝没几天,居然被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给下毒害死了。

李显:我妈、我媳妇、我女儿。他们仨没有一个是好东西啊。

李显的一生,标志着唐朝权力中心的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家权力从皇帝手里移动到百官手里,从百官手里又移动到后宫手里,从后宫再到宦官。权力的动荡不安,是贯穿唐前中后期的一个标志。

5.唐殇帝李重茂(695—714)

毒死亲夫的韦皇后要么是脑子不好使了,要么就是发高烧了。

她居然想照着武则天那一套来一次cosplay。

她安排自己的儿子李重茂当上皇帝,自己临朝称制,把持起了国家大权。

唐朝臣民们愤怒了。

我们允许一个武则天骑在大唐头上作威作福,但是绝对不允许第二个。

不久,临淄王李隆基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李重茂也被一脚踹下台来。

李重茂:堂哥你轻点~人家还是小孩子嘛~

一个无辜的孩子被推上权力顶峰,仅仅在位17天。

在这17天里,无数的腥风血雨扑面而来。

他短暂而又悲哀的一生似乎从他呱呱落地诞生在皇家就已经注定。

6.唐睿宗李旦(662—716)

同为武则天儿子的李旦,命运比李显要好上那么一点。

毕竟武则天还是把他拉上了皇帝大位,让他舒舒服服的当了几年傀儡皇帝。

傀儡皇帝是什么皇帝?简而言之就是没人权、没自由、没话说。

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李旦和李显一样,被自己的母亲无情的从皇位上撸了下来。

事过情迁,武后已经完蛋,成为历史。

自己的哥哥李显当了皇帝,干了没两年就领了便当。

哥哥的儿子干了不到一个月,也被人拳打脚踢,赶下皇位。

这回终于轮到自己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皇太子李隆基不讲武德,背后搞偷袭,李显大意了昂,没有闪。没办法只好禅位。

7.武则天(624-705)

作为唐太宗的才人,唐高宗的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母亲,武则天的一生是这四位皇帝串起来的。

先皇的懦弱是她发家的资本,子孙的羸弱助她登上九五之尊。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正规正式的女皇帝,我想武则天从某种意义上讲,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用感性一点的话来说,她曾经拯救过大唐,也中兴过大唐,祸乱过大唐,也让大唐摇摇欲坠,岌岌可危过。

她真心爱过皇帝,也真心爱过大唐。

可她也曾对李氏政权恨之入骨,对大唐充满了失望。

她的一生波澜壮阔,简直比整个盛唐的历史还精彩。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她给自己立了一块墓碑。

修碑有什么稀奇的?历代王侯将相,不是都会给自己修碑立传,让后世歌功颂德吗?

武则天没有,她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的墓碑,是非功过,千载之后,留给后人再评说。

8.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能让李隆基名留青史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还因为他和杨贵妃凄美的爱情故事。

故事很漫长,但概括起来很简单。

李隆基开创盛世之后,觉得万事大吉了,开始和杨贵妃谈起了你侬我侬的恋爱。

谈恋爱就耽误搞事业。

边疆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一看,趁你和杨贵妃在中路游走,我把你基地水晶给偷了。于是发动“安史之乱”,李隆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皇出逃。

逃跑路上,这帮文武大臣越想越不是滋味。要不是皇帝天天搞对象,至于现在连家都丢了吗?

臣子们还算有良心,他们不敢把这份脾气发到李隆基身上,转而把矛头转向了杨贵妃。

士兵发动兵变,要求李隆基处死祸国殃民、狐媚祸主的杨贵妃。

小杨同志替李隆基背了锅,惨死马嵬驿。(陕西省兴平市)

通过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隆基是个渣男,嘴上说爱你爱你永不分离,大难临头,果断拉杨贵妃垫背。

9.唐肃宗李亨(711—762)

李亨也是个偷塔狂魔。

眼看唐玄宗一路小跑,仓皇出逃,李亨寻思我也别跟着他干了,没啥前途。于是拥兵自立,直接把玄宗封了太上皇。

兵荒马乱,李亨是个乱世天子,注定他这个皇帝位子,坐不消停。

因为当时叛乱频发,李亨没办法,今天拳打史思明,明天痛殴徐璜玉。

王业不偏安这个道理,李氏子孙心里最清楚不过。

李亨开启了战斗模式,整日纵马疆场。

大部分史学家对这位皇帝评价是一句话:顾头不顾腚。

因为皇帝老是在前线转悠,导致唐朝后宫和宦官的势力做强做大。

世间万物,总难两全。历史的规律就是如此。

这是李亨的不幸,也是整个唐王朝的不幸。

10.唐代宗李豫(727—779)

豫哥是个狠人。

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收复过长安和洛阳,加封过楚王、成王。

当了皇帝之后,把吐蕃小老弟按在地上一顿摩擦。转头又平定了仆固怀恩之乱。

收拾完外部环境,李豫一脚一个小朋友,权宦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纷纷被痛殴一顿,宰相元载也老老实实挨了一顿胖揍。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一位基本上挑不出来什么毛病的人。

和他的前辈们相比,他没有什么不良的兴趣爱好,身在皇帝位,专干皇帝事。

跟他的后辈们相比,他有胆识有魄力,肯干且能干,在位期间,丝毫没有怂过一次。

我想当李豫在大明宫驾崩时,一定是问心无愧的去见列祖列宗的。

他是最有底气拍胸脯告诉天下的人:我无愧大唐。

11.唐德宗李适(742—805)

李适这个皇帝很奇怪,你说他人坏吧,还不怎么坏。

你说他人好吧,他还有点傻不拉唧。

一日小李同学到一个叫辛店的地方去打猎,碰到一个农民。

《资治通鉴》:上曰:“今岁颇稔,何为不乐?

天高皇帝远,农民没见过皇帝,也不知道李适就是皇帝。

李适发问:你幸福吗?

农民说:我姓王。

李适:我问你幸不幸福,快乐不快乐?

农民说:赋税太重,劳民伤财,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