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诗句豪情诗句(关于马的豪放诗句
发布时间: 2023-07-18

本文目录

关于马的豪放诗句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王昌龄《出塞二首》

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5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0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其五》

赞美马霸气诗句

谢邀,我推荐晚唐诗人唐彦谦的《咏马》(其二)。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

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唐彦谦(?—约893),字茂业,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曾任晋、绛二州刺史,晚唐诗人。

注释:

1.崚嶒:原指高山峻貌,这里指马骨嶙峋。

2.苜蓿:俗称金花菜,野生草本植物。

导读:

这首诗是唐彦谦《咏马》两首诗中的第二首。古代战争中,战马既是军人的忠诚战友,更是重要的战斗力。

这首七绝诗通过描写一匹百战沙场、出生入死的老马对往日疆场的眷恋,表达了对建功边关的快慰和牺牲奉献的无悔。

诗作第一句展现了一帧虽骨瘦嶙峋却雄风犹在的战马剪影;第二句由近及远,描写卸下鞍鞯的战马,悠闲自得在春天的郊区外绿草地里吃草;三四句从静态景致的勾勒转向动态思绪的描写: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虽然老去,但浴血征战的经历从来不曾忘记,边关的安危时刻萦绕在心头。

诗作以马喻人,托物言志,霸气十足,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感言:战马眷恋征途,是因为曾经的艰辛与辉煌;军人志在疆场,那里是施展才华、赢得荣光的地方!

古今中外有哪些豪情壮志的诗句朗朗上口,百听不厌

我认为还是伟人的诗词、读起来非常的舒畅、有悲愤激昴感、意深远、还好理解、毛泽东的作品、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之间最精的作品、也是家喻户晓的名著刊得上是、世界之榜首

关于马的诗句有哪些

好的,关于马的诗句,我推荐曹植的《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三国时期魏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诗作以五言为主,代表了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

注释:

1.白马篇:乐府诗题。

2.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部分地区,古时此地出了很多侠客。

3.宿昔:指向来。

4.楛(hu)矢:用楛木茎做的箭。

5.控:拉开;左的:左边的箭靶。

6.摧:毁坏,与下文的“散”,都有穿透之意;月支:与下文的“马蹄”都是箭靶名称。

7.猱(nao):猿类,善攀缘,行动如飞。

8.剽:行动快捷。

9.羽檄:插上羽毛以示紧急的军事文书,等同于鸡毛信。

10.中顾私:心中顾念私事。

导读:这首诗又名《游侠篇》。游侠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言必信、行必果,救人危难,不图回报。特别是在敌人入侵,国难当头之际,有的游侠更是抛家别子,奔赴前线,杀敌报国。本诗就是一篇赞美忠勇爱国游侠的名作。

诗作开篇借马写人,描绘了纵马飞驰的游侠形象,接着以设问句式交代了主人公的来历。“宿昔”以下八句为铺叙,用一连串对偶句极写游侠客超群的武艺;“边城”以下六句遥接篇首,既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又以俭省夸张的笔墨概述其杀敌壮举;后面八句进入抒情高潮,揭示了主人公忧国去家、视死如归的高尚境界和无畏气概。

全诗情节曲折动人,文笔奇警飞动,流淌着一股高亢激昂、奔腾跌宕的意绪。

感言:军人是刀尖上的舞者。唯有矢志精武,才能无所畏惧、克敌制胜;唯有心怀家国,才能舍生忘死、纵横沙场。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微信